人脸识别在高等院校安全防范中的应用
2019-01-14姚培军
姚培军
摘 要: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国内各领域的研发与创新。现阶段,国内人工智能、云智能、大数据、机器识别、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领域都借助愈发强大的科技力量对自身工作效率进行了提高,且将先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人脸识别付诸实践,通过对各高新领域相关技术的融合应用,研发出了全新的人脸识别系统,并得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人脸识别系统;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实践应用
实际上,我国对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时,由于国内计算机技术以及光学成像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因此人脸识别系统的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待到90年代后期,人脸识别系统彻底进入初期试用阶段,但是当时是以美国、德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实现为主。本文主要针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发展、特点以及在高等院校安全防范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一 人脸识别的特点
(一)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与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进行检验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并且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及跟踪人脸,从而完成对人脸特征的识别与验证。人脸识别系统主要依靠摄像机或微型摄像头完成识别,由于涉及深层次的可见光图像,因此对其中部分传统技术必须做到娴熟运用,处理方法一般情况采用的是人脸识别算法,试用初期主要用于身份识别。
(二)人脸识别的特点
人脸识别系统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现代社会正在不断地开发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途径,试图打造多元化的人脸识别发展趋势。我国光成像技术越发成熟,随之为人脸识别在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样、更有效的实践应用途径。警报系统是高等院校安全防范的重要一环,在警报系统中融合人脸识别系统能够提高安全防范的工作效率。通过对人脸识别系统超清成像的特点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抓拍人脸的质量。此外,具备先进科技的超清摄像机与超清摄像头能够360°无死角抓拍,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警报系统的抓拍范围。
二 人脸识别在高等院校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方案
(一)对人脸识别系统功能性的实践应用
当前高等院校对人脸识别系统功能性的实践应用内容具体如下:①人脸抓拍:众所周知,图像抓拍与视频截取是人脸识别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实际抓拍功能应用中,其抓拍次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调节抓拍的次数,甚至是距离。②前端摄像机:人脸识别系统在执行抓拍任务时,需要前端摄像机的帮助,配合人脸识别技术,这样能大幅度提高抓拍人像或物像的清晰度与准确度,切实减少图像抓拍的失误率。③多人脸识别:现阶段的人脸识别系统在执行抓拍任务时不仅能够单一进行,还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抓拍任务,换言之就是对多个人脸进行同时识别。④人脸查询:人脸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对网络传输途径的合理应用对抓拍的人像进行快速查询,进而准确定位人物身份,帮助高等院校在短时间内快速分析出被抓拍者的大部分信息。
(二)对人脸识别系统结构性的实践应用
高等院校鉴于自身的社会性质,将人脸识别系统与警报系统进行完美交互,实现了对人脸实时报警系统的研发与制造。现阶段,人脸实时报警系统主要由抓拍机、人脸实时警报服务器、管理平台等相关设备组成,其中人脸抓拍摄像机的放置对于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基于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人脸识别系统的结构性得到了改进与优化,因此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作对人脸识别系统结构性的实践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人脸识别系统合理性的实践应用
人脸识别系统安装位置设计的合理性对于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对人脸识别系统安装位置设计的合理性。具体内容如下:①安装位置选择:通常人脸识别系统的高清摄像机要安装在校门出入口处或学生宿舍区,常规高等院校的學生宿舍区出入口相对狭窄,因此抓拍到的人像或物像是非常清晰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校门出入口处一般都比较宽阔、摄像机需要配合安装补光灯、安装专门的门禁管理出入通道方可。②构建智慧平台(软件)及摄像机(硬件)的选择:构建智慧平台(软件)至关重要,它可以将所有的大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方便高等院校管理者研判分析。当然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作中所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也必须配备超清摄像机(硬件)。那么如果选对了超清摄像机(硬件),对门禁处人像或物像的抓拍自然不成问题。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作中人脸识别系统的实践应用进行阐述,首先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简明扼要的描写,其次着重论述了人脸识别系统在高等院校安全防范中的具体应用方案。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人脸识别在高等院校安全防范中的实践应用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范贤举.我国高校安全防范问题管理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0):220-222.
[2]苑彤.网络时代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分析[J].智库时代,2019(4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