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部编新教材《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教学思考
2019-01-14宋雪地
宋雪地
[摘 要]
部编新教材历史教科书的使用已经两年有余,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深感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许多的进步与完善之处。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更加注重证据意识,减少了很多结论性的东西,却在培养学生思维提升方面有很大进步,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证据意识;考古资料;梯度设问;历史情境
一、对部编新教材中本课的教学认识
(一)系统性与完整性
部编新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这一课的标题没有变,都叫《原始的农耕生活》,但是围绕这个标题,新教材对其阐释的更加详尽,更加全面。旧教材关于这一课的论述非常简单,分为三个并列的部分,分别阐述了河姆渡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农耕、大汶口原始农耕,其中的大汶口原始农耕还是属于小字部分。通读下来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第一课讲的是《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重点以北京人为例,到了第二课就一下子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这中间人类经历了什么?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标志是什么?原始的农耕生活是如何出现的?我们今天又如何判断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旧教材对这些问题没有交代,在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方面略显不足。
部编新教材同样针对这一课,却做了不同的安排。同样是分为三个部分,却是总分的关系,先是总体阐述原始农业的发展,再举河姆渡和半坡两处遗址的例子来论证。其中在阐述原始农业发展方面提到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大约在20000年前,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这样一来,学生对从原始居民的采集狩猎到原始农业的起源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另外,在总体阐述原始农业发展时还提到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四大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这一点相比旧教材而言是更加明确了标题“原始农耕生活”的概念,在接下来讲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学生就可以对号入座,更好地理解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原始的农耕时期。
(二)证据意识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属于史前时期文化。史前时期,文字尚未发明,也没有当时的文献记载,今天我们想要了解史前时期的社会生活,主要途径是通过考古发掘。因此,课本上所介绍到的河姆渡也好,半坡也好生活方方面面的结论无不来自对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得出。任世江在《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中提到“强化考古认知,旨在训练重证据意识”,因此在新教材中本课尤其注重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旧教材在阐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农耕时,偏重于直接告诉大家结论。比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虽然小字部分也有对出土稻谷的表述,但仍是比较有限。在原始社会,文字没有出现,也没有文献资料可以查阅,我们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同样的内容,部编新教材是这样表述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结合注释部分该遗址发现的稻谷、稻壳等堆积厚达1米,遗址中出土稻谷的数量之多,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人工栽培水稻的出现,因为如果是野生的不可能有数量如此多的同一种农作物遗迹的堆积。稻谷颗粒大小接近现代栽培稻,进一步证明人工栽培水稻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裴安平教授曾提到:“根据部分完整谷粒的鉴定,河姆渡第4层稻谷属栽培稻籼亚种中晚稻型。它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我国水稻种植已进入真正的‘栽培稻阶段”。
关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旧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为什么会在这一地区出现原始的村落?我们又如何得知这里是一处原始的村落呢?新教材在表述这一问题时,首先交代了背景:“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我们今天是如何判断这是一处聚落遗址的呢?新教材对此亦有交代:“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这一交代非常重要,通过课本的表述我们知道半坡遗址分为两部分:居住区和外围。居住区内有很多房屋遗迹,居住区和外围之间还有壕沟相隔。壕沟是环壕聚落出现的重要标志。钱耀鹏先生提出了环壕聚落的概念,并在不考虑平面形状及时空差异的情况下把环壕聚落分为三种。钱先生认为聚落环壕是指主要在居住区周围,以环状或长方形壕沟为主要防御设施的聚落遗存。由此可知,壕沟的出现是判断半坡遗址是一处原始聚落遺址的重要标志。钱先生认为早期城址与环壕聚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承袭发展关系。随着环壕聚落向城址的演变,壕沟即是后世护城河的雏形。
二、对部编新教材中本课的教学实践
(一)考古资料的运用与梯度设问的提出
新教材在本课内容编排上注重“证据意识”,因此我在教学中也无不遵守这一原则,使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这些遗迹的内涵及意义。比如讲到半坡遗址发现了壕沟时,我展示的是考古发掘现场的壕沟平面图。进而提出问题一,这是什么遗迹?学生们七嘴八舌,大体的意思是这是一条沟。再提出问题二,这条沟的两侧都发现了什么遗迹?两侧遗迹有什么不同之处?结合考古现场遗迹图和课本的内容,学生们能找到在沟的一侧有房屋,在沟的另一侧有墓地。最后提出问题三,通过阅读教材找出这条沟被称之为什么?这条沟有什么作用?学生们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快得出这条沟叫“壕沟”,起到隔绝居住区和公共墓地的作用,并对居住区起到保护作用。我们通过研究壕沟的大小深浅是否有水,还能分析其防御作用的大小。另外壕沟内侧的居住区发现的房屋共36座,更加证明半坡遗址是一处早期的聚落遗址,而聚落也就是后来的村落。从考古遗存的证据出发,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思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添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探讨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时,我搜集了这一时期考古发掘的房屋遗迹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提出问题一,这是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是一个坑,有的说这是一个窑,还有人说这是一处房子。通过学生们的辩论,最终得出这是一处房屋遗迹。因为我们观察到此处有柱洞、门道、平台、门槛等,这些都与房屋有关。再提出问题二:观察遗迹的平面图房屋内人类活动的平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房屋内的人类活动平面要低于周围地面。进而提出问题三,课本把这种特点的房屋称之为什么?为什么会建这样的房屋,不担心夏天雨水倒灌吗?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本找到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他们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分析了北方干旱少雨,建造这样的房屋不会担心雨水倒灌,而且还会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最后提出问题四,北京人住在山洞里,而半坡人建了房子,这又说明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为什么要过定居的生活?这又与原始农业的起源有关。由此把聚落与原始农业的起源联系起来,学生自然而然得出原始农业起源的标志之一是聚落的出现。由考古遗迹这个证据,分析研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得出课本上的结论,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历史情境的创设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历史情境,是指“与某一历史事件相关的情景、背景或环境”。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以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就播放了一小段我亲自参与的考古工地现场发掘视频,带学生“亲临”现场,了解遗迹遗物是如何出土的,运用这种直观材料的展示,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把遥远的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学生们热情高涨,大胆猜想,激发了对考古发掘资料探究的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本课在学习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时,引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带领学生们回到考古现场,学生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对某些考古遗迹或遗物的作用进行小组讨论与探究,在老师的梯度设问引导下,一步一步思考分析,最终根据证据得出了课本上的结论。对学生来讲,这样的探索无疑是有趣的,珍贵的。历史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小结
总的来说,新教材在本课的内容编排当中尤其重视“证据意识”。在历史课堂中重视“证据意识”是唯物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是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在普及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學习积极性,锻炼其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部编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固然有很多的完善与改进之处,但同时对一线老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只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可能有很多不当之处,后面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以期能有更多的收获。
[参 考 文 献]
[1]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
[2]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J].农业考古,1989(2).
[3]钱耀鹏.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J].文物,1997(8).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