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2019-01-14严海霞
严海霞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包括文学、节日、服装、书法、雕塑、绘画、音乐、体育等,不少内容都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需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区域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对后世影响巨大。但是在幼儿教育行业,由于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西式幼儿园、双语幼儿园层出不穷,中华传统文化反而不受重视,幼儿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是刻不容缓,教师应当引领他们更好地继承与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 根据幼儿特点筛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环节,通常是根据办园理念与发展目标确定的,教师需认真考虑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年龄阶段对应的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等,并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中筛选最适宜的教育内容,再经过适当加工与改进科学应用至区域活动中,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针对性。
比如,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可围绕剪纸来开展,提前准备好红纸、剪刀、固体胶、白纸板等材料,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带领幼儿欣赏一组优秀的剪纸作品,像灯笼、喜字、十二生肖、喜鹊登枝、翎花花卉等,激起他们的创作兴趣。接着,教师重点呈现“灯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赏析,一起小结:灯笼的两边都是对称的,用对边折剪的方法制作;灯笼上镂空各种漂亮的花纹,有月牙纹、小圆孔等。然后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创作,使其边看步骤图边创作作品:对边折剪、画样稿图、沿样稿剪、自由镂空,并做好巡回点拨工作。当幼儿完成作品后相互介绍,一起分享创作的乐趣,使他们体会到剪纸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开展区域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需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目标来设立,利用个别结合与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主题活动则是幼儿园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且教师给予适度实时引导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融合其中,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借助主题活动引领区域活动,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区域活动中,推动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幼儿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诸如,在“爱我中华”主题活动中,教师可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一系列区域活动。其中在表演区,教师可准备一些传统舞蹈的视频,如:《盘鼓舞》《白纻舞》和《霓裳羽衣舞》等,幼兒通过观看可以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模仿学习,学会一些有趣且简单的传统舞蹈动作。在建构区,教师可以鼓励与指导幼儿尝试搭建一段长城或天安门城楼,提供实物照片,让他们结合图片设计长城烽火台的数量,天安门城楼的层数,使其通过观察与操作了解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在阅读区,带领幼儿阅读一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诗词、童谣等,使幼儿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 巧妙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区域活动
传统节日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范畴。适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腊八节等,这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切入点。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自身的庆祝方式与习俗,涉及吉祥物、食物、挂饰等。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具体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开展区域活动,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与活动形式,使其在欣赏、游戏、操作中增强体验,让他们深入感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在这里,以“中秋节”为例,教师可在各个区域内开设相关的活动。如,在阅读区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起源,民谣《拜月娘》《中秋拜月歌》,古诗词《月赋》《古朗月行》,及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在美术区展现中秋习俗,指导幼儿用橡皮泥制作月饼,用彩纸、画笔、胶水、空瓶子、色纸、彩灯制作宫灯。在表演区,带领幼儿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和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让他们学唱歌曲并尝试编创舞蹈动作。如此,结合节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意蕴,使其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习俗,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结语: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广泛收集、精心筛选出符合幼儿兴趣爱好与身心特点的教育内容,坚持全面性、整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16.
[2]王淑会.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29.
[3]杨佳儒.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的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9(1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