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9-01-14胡三金
摘 要:图形观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便学生直觀认识图形的性质与概念。基于“数与代数”的知识背景,教师要有效融合,发展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把复杂知识简单化,结合教学目标,有序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几何,优化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数字”与“图形”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巧妙设计,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创建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数与代数”领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7-0062-02
引 言
“数与代数”在图形中的应用是为了解决基本运算和图形面积问题。数学教师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数与代数”呈现在图形应用解答中,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几何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教师要构建完善的教学框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实践,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学习方向,为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几何直观能力的内涵
“几何直观”是指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这是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关系着“几何图形”的学习进度。教师要精心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几何直观能力,深入感知和解决几何图形问题。在目前的数学教学环境下,“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基本图形思维,利用实物模型、几何图形教导学生,促使学生展开联想,进而自主想象构思图形的空间分布,这是几何直观能力的根本性质。
二、借助“数与代数”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与代数”起着连接和整合的作用,学生可以依据数字概念计算几何图形,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学生会从多个层面分析,以空间思维来计算图形的面积。因为观察和分析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所以教师要不断锻炼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
几何直观涉及小学数学的各个领域,借助“数与代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推动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理解。数字与图形是息息相关的两个知识点,数学教师要合理整合设计,利用图形生动描述数学问题,直观分析解答思路,这是理解数学知识概念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以“数与代数”为基石,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展现多彩的图形世界,直观思考和解答几何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用几何直观能力描述分析问题,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3.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数学概念的发展模式主要为“直观—形式—直观”,所以,几何直观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意义重大,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主要以分类为主,学生要明确各种数字类型,如质数、偶数、奇数、小数、分数等,运用“数与代数”概念认识图形,可以快速理解图形的构造,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和表面积。
4.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科目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数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发展趣味性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图形是学生关注的知识点,借助数字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数与代数”领域学生图形直观能力的培养策略
1.聚焦概念,奠定图形观察能力基础
“数与代数”的中心是数字,是数学科目的基础内容,也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起点。教师要巧妙灵活运用,根据知识点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察能力。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发展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几何图形是形象具体的,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提升其观察和运算能力。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时,教师可以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表达能力,方便学生理解时间概念,并运用知识概念。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学生有序理解“时间”。首先,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图片资料,制作成PPT课件,通过多媒体来播放,让学生对钟表模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的钟表,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把钟表看作一个大的长方形,然后沿着分针、秒针以及时针的方向画出长方形中的不规则图形”,进而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间可以展开积极讨论,先观察钟表上每个部分的面积,再利用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将分割后的图形面积计算出来,标记在旁边。为了增强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用分数表示,并给出类似探究性问题供学生课后研究。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下,学生会学会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运用法则,培养抽象图形思维
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运用概念法则,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目前,新课程计划逐步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整个教学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几何图形,掌握最全面的知识概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循序渐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综合发展[1]。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时,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可以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进行,先布置习题任务,如“我们常用的数学课本的长度是多少?常用的英语课本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多少?”此时,学生会陷入思考和想象,以抽象化的方式思考课本长度和宽度的具体数值。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出课本的具体图形结构,即长方形,再进行长度测量。或者,教师使用画笔工具,在电子屏幕中绘制两个课本,让学生先在脑海中想象猜测课本的具体长度,勾勒基本图形框架,再结合图示分析,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增强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3.掌握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学习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学生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同时,教师要正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学习基础的知识概念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数与代数”的教学背景,教师要精心布置教学内容,按步骤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数学教师可以先拆分图形结构,让学生知道正方形是由长方形变换过来的,是长方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导入微视频,以“动画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长方形是怎么变成正方形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面积间的进率。之前已经学习过米、分米以及厘米之间的进率,但如何计算面积之间的进率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次研学活动,让学生测量校园中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物体的面积。然后,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问学生地砖的总数。当学生基本掌握面积间的进率换算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用直尺测量家中卧室的地砖面积,据此计算出卧室的总面积。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非常重要。数学教师要规划详细的教学方案,把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直观数学图形,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丽娟.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胡三金(1977.12—),女,福建上杭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