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2019-01-14林燕钦
林燕钦
摘 要:幼儿诗歌能够给予幼儿创造诗意的世界,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幼儿教育中依然有部分幼儿教师难以正确认识幼儿诗歌的价值,对此笔者认为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转变观念,文章通过援引实际幼儿教育教学案例,探讨幼儿诗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诗歌;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4-0111-02
现代教育很容易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板块,由此使得幼儿教育展现出功利化的特点,这是不健康的教育价值观,应该积极摒弃。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渗透幼儿诗歌,在诗歌的海洋中实现幼儿教育,塑造儿童人格思想,关注幼儿精神诉求,滋润幼儿情感世界,这些都将引导幼儿教育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一、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诗歌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层次:从语音维度来看,多数诗歌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感明显,朗朗上口;从内容角度来看,多数都比较生动形象,可感性强,是良好的语言范例,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教育性角度来看,多数诗歌都有趣味性、实践性,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诗歌上述的特点,决定其可以成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教学素材。
比如幼儿教育中教师将以下诗歌作为教学素材,希望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诗歌的内容为:我们是一群不会偷懒的小工人/搬不动哥哥的故事书/拉不走姐姐的花毛线/我们来抬小妹妹吃剩下的碎饼屑/下雨了/有小菌子给我们撑起了最漂亮的伞/过河了/有花瓣儿给我们摇来了最稳当的船。
上述诗歌有着很强的形象性,每个字每个词汇每个句子都使用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手法,使得对应形象朝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搬不动”“拉不走”“抬”“摇来了”这些动词都十分鲜明,由此塑造出了更加具体的形象,幼儿在这样的动词理解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对应的内容。这是因为幼儿诗歌中很多形象的塑造,都是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进行的。再者,上述案例中的诗歌情感性明显,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充分体现出幼儿特定的童趣和天真。小菌子成了最漂亮的伞,花瓣儿成了最安稳的船只,这些都是很有趣味性的比喻手法。幼儿在这样的语言熏陶中,语言的感知能力也会不断强化。最后,幼儿诗歌语言有着很强的审美情感,艺术化的语言可以更快地带领幼儿进入对应情境中去,实现幼儿原有艺术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巩固和强化,这样可以使得幼儿早期艺术思维得到良好的保护。
上述案例仅仅反馈出幼儿诗歌在幼儿艺术化语言发展中的效能,实际上幼儿诗歌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价值体现是多样化的。详细来讲述,实际的幼儿诗歌教育中还需要考虑如下几点:其一,实现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诗歌中包含很多词汇,有的使用了叠词叠韵,使得韵律处于优美的状态,展现出很强的音乐感,这样可以使得诗歌念起来朗朗上口。在诗歌朗诵的过程中,幼儿的唇、舌、牙齿、下颚的发音练习会得到强化,也因此掌握实际的发音方法,由此实现了语音的训练。实际幼儿诗歌中也会出现很多的幼儿词汇,接触这些词汇,幼儿会拓展词汇量,同时通过长期的幼儿诗歌朗诵,幼儿会实现良好语言的培养。其二,幼儿诗歌的渗透,还可以实现幼儿倾聽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下将其归结为:有意识倾听的能力、幼儿评析性倾听的能力、幼儿欣赏性的倾听能力。幼儿诗歌节奏明快、形象生动,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在语言朗读的过程中,幼儿聆听的能力会得到培养,此时如果可以融入语言鉴赏等交互板块,幼儿语言倾听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满足幼儿审美的需求
幼儿诗歌中往往充满了趣味性、幻想性、快乐性、情感性等,可以有效满足幼儿对审美对象的诉求。快乐的音韵节奏可以实现幼儿生命的渗透,真挚的情感可以滋润幼儿的心灵,丰富的幻想可以使得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培养,自由的精神可以增强幼儿的审美体验,由此使得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比如在幼儿诗歌《菊花开》教育教学过程中,诗歌所塑造的就是快乐的氛围,可以实现幼儿生命的浇筑。《菊花开》诗歌内容为: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
整个诗歌内容简单明快,节奏流畅,简洁工整,错落有致,在这样的诗歌吟诵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喜悦和动感,甚至整个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如果幼儿能够达到快乐的状态,这种氛围的效用会更加明显。再者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在感受到部分诗歌充满童趣的同时,也会渐渐感受到其内在的意蕴。
比如下面幼儿诗歌《小象》的内容为:送两只鞋给小象/象叼起来望了望/说是太小,它穿不上/一对不够,得给两双。
整个诗歌的核心内容为给“小象穿鞋子”,幼儿思维十分明显,因为只有幼儿才有这样纯真的想法和举动,并且在穿不上之后,意识到一对不够,就穿两双,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儿童的天真。很多的幼儿诗歌内容看起来十分违背常理,展现出荒唐可笑的一面,内容中没有任何的铺垫,天马行空,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但是这些内容的渗透,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轻松的快意,是摒弃了各种法则常规的快乐。
部分诗歌中渗透着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的体验,对幼儿美好心灵的滋润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明白的是,幼儿的思维和认知,是依靠肉体感觉和情感体验微主导的,情感性特征十分明显。对于他们而言,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情感的,都是有主体意识的。比如“花儿是可以呼吸的”“窗户是房间的眼睛”等,这些都是与成人理念相违背的,但是这恰好是幼儿情感融入的方式。而在幼儿诗歌中,这种情感美会不断放大,由此使得幼儿感受到更加丰富真挚的感情、更加灵动人性的主题、更加有趣味性的情境。下述幼儿诗歌是《妈妈的吻》的内容:妈妈的吻/是一罐蜜糖/轻轻地/撒在我的脸上/妈妈的吻/是一腔欢畅/轻轻地/印在我的额上/妈妈的吻/是一束阳光/轻轻地/照在我的心上/妈妈的吻/是一声呼喊/轻轻地/叫我快快长大。
在上述诗歌中,母爱是具体的,情感表达十分贴切,幼儿都喜欢蜜糖,就能够理解母爱的甜蜜;幼儿都喜欢欢畅,就能够理解母爱的快乐;幼儿都喜欢阳光,就能够理解母亲的温暖;幼儿都喜欢呼喊,就能够理解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言中,幼儿可以更加亲切地感受到母爱,找到抽象母爱与具体喜爱事物之间的关联,由此很快进入对应情感体验状态。在这样诗歌的倾听、朗诵中,幼儿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
三、实现心智和品德培养
幼儿诗歌的文学性可以使得幼儿审美体验得以增强,同时凭借诗歌潜在的教育功能,可以发挥其在幼儿心智培养、品德培养中的效能。一方面,很多诗歌中是以某方面知识为主导的,可以引导幼儿更快地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发展自身的智慧,实现思想和想象力的不断激发。另一方面,部分诗歌中还蕴含了很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些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素材,由此驱动实际的教育教学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教育教学案例,来探讨幼儿诗歌在幼儿心智、幼儿品德培养中的效能。
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生活,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比如“小牙刷,顶呱呱,早晚亲我小嘴巴,牙膏沫,白花花,清洁牙齿笑哈哈”这样的诗歌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引导性十分明显,这与幼儿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进行引导相比,幼儿诗歌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效能。
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锻炼,实现思维能力的拓展。幼儿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形式,很多语言情境需要努力去进行解读和品味,由此使得幼儿进入思维训练的格局。也就是说,幼儿诗歌中有很多知识和智慧,这些都是幼儿思维训练的重要素材。比如“一头牛,两只角,两头牛,四只角,三头牛,几只角……”这首诗歌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但是实际的答案并没有按照常规思维来进行,而是引导幼儿从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由此寻找更加有趣味性的答案。这样的诗歌可以引导幼儿更快地理解牛角,以独有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实现幼儿思维的不断训练,拓展其思维深度,让其实现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方向转变。
有利于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比如《海水》的内容为: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海水笑着来回答/我的懷里抱着天/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海水笑着来回答,因为渔人流着汗。这样的诗歌同样是以问答的方式来进行的,主要是在赞美海洋,赞美辛苦劳动的人们。幼儿在听到《海水》的时候,就可以自主想象到渔人们不断辛苦劳动的场景,由此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劳,理解对应的艰苦朴素的品格。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感悟过程都是自主进行的,是在诗歌激发下产生的,这与教师的说教模式相比,往往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诗歌中培养幼儿心智和品德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择有对应教育意义的诗歌内容,实现有效的设计和编排,由此才能够确保实际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要引导幼儿去感受诗歌的内容,去想象对应的情景,由此才能够融入对应情景中去,继而受到对应情感、精神的熏陶,由此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幼儿诗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效能是多样化的,幼儿教师需要正确看到幼儿诗歌的价值性,然后从语言教育角度、审美教育角度、心智品德教育维度入手实现实际教学方案的调整和改善,确保幼儿诗歌课程体系得以构建,以更好地发挥幼儿诗歌在促进幼儿教育中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吴 红.浅析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与幼儿入学准备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52-153.
[2]周桂勋,陈 鑫,康国贤,等.百年以来中国幼儿园课程标准制订和实施的思考与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8):15-20.
[3]王 幡,刘在良.论日本幼儿园教育内容之演变历程[J].外国教育研究,2018(8):114-126.
[4]罗丽荣.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