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分析
2019-01-14樊颖
樊颖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格局,也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新战略对人才的渴求,构建更加国际化、专业化、职业化、开放化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一、“一带一路”视域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指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具备时效性,指标、权重等的制定能够顺应”一带一路”倡议要求,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和实际教育教学情况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客观确凿地反应评价体系成长的状态。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指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权重等制定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切忌一味标新立异而忽视了评价的本质内涵,应符合职业发展规律,使用者在进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时得心应手。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指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完成后应实现共享,杜绝私有化,坚持共享发展,加快建构和完善已有评价体系,在开放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订,蕴涵系列评价内容,建立更加公平、公正、持续发展的体系。
4.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指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市场需求、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特点等多方因素,予以归纳总结提炼,综合分析、统筹兼顾,达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目标,充分展现出对教育质量的综合判断。
5.周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指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部分指标、权重制定应给与充足的时间经受考验,评价要素制定是否合理也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对于耗时较长的评价项目可适度延长时间再来评判,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6.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指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独特因子,应区别与其他评价体系并能够根据职业院校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制定,在大方向一致的基础上赋予特色化,充分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拓展性和稳健性。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标准
1.评价动态标准。动态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考评,区别于静态评价,动态评价突显科学性,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临窗分析不断进行修正,最大程度降低错误评价的风险,完成全过程动态监测,以其独特的互动方式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2.评价可行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充分结合职业教育内涵及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考虑其可行性。如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完全适合职业教育,职教需体现自身特性,体系应用应达到促进专业发展、学科进步的目的。
3.评价开放标准。评价体系一经确定,应先广泛征求意见,并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做好各项数据的统计。学校应充分考虑和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等,多方共同检验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富有科学依据,并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教育质量评价使用。
4.评价综合标准。评价体系综合衡量是很成熟的体现,方方面面都要仔细商榷方能成系统。在过程性评价中不是单独指标依次完成,而是多种指标评价同时完成,同时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配,突出重点评价指标,全面综合地计算出评价分值,得出相对合理的评价结论。
5.评价周期标准。人才培养的成效周期很长,教育质量的成效需要时间进行考量。应给与评价体系适度的时间进行考证,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评价需要根据指标等具体情况核定。考虑评价周期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教育质量,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6.评价创新标准。评价时间、期限、方法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打破传统评价标准,积极创新评价方法,如跟踪评价,可充分体现每一阶段的人才培养成效。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概览
(一)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定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及权威性,鉴于此,科学制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意义重大(如表1所示)。
(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解析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一级指标8个,每个一级指标下设4个二级指标,共32个。
1.“专业建设”指标解析
(1)课程改革。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核心理念。在“一带一路”契机下,要更新观念,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课改。如:运用商务模拟软件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开展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拒绝哑巴英语,在商务类核心课程中采用“双语”授课,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术语等。
(2)课程实施。着力开发“双语”经济类课程,重点开展专业课程建设,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精益求精,强化信息化实践教学。通过网络课程、第二课堂、实践周等环节学习实践跨境电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一带一路”讲座等。
(3)校内外实训基地。成立“一带一路”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专项实践技能实训,校内、校外密切配合,协作培养人才。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训基地,重点进行专项语言实训,培养相关人才。实训基地配合人才的培养、储备、深造、输送等。
(4)硬件设施建设。拓展实训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化与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合作,积极引入新的考评系统和实训设备。建设职业教育“百家大教室”,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教学线上互动。
2.“人才培养”指标解析
(1)课外教育。大学生的求知欲比较旺盛,爱好广泛。课外教育可以不受课程大纲、计划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等,选择性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汲取更多的知识。课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更好的培养学生顺应新时代的能力。
表1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分布
(2)品格塑造。“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深刻体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在此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品格塑造。良好的品格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勇敢,富有创新和团队精神。因此,品格塑造应贯穿于全部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
(3)人才国际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推动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合作共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依据“大综合试验区”建设理念,融合各类优质资源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
(4)人才职业化。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职场体验,身临其境感悟职场氛围,接受岗前培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术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标。
3.“校企合作”指标解析
(1)学校投入程度。运用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协商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2)企业投入程度。企业投入先进的设备和选派专家能手赴学校指导实践教学,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人才。
(3)学校受益情况。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可提升知名度,在招生就业、招商引资方面获取突破性进展。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通过与“走出去”企业合作还可以增加学生境外学习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对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才。
(4)企业受益情况。与职业院校签订“订单班”、“现代学徒”等协同育人机制等,可为企业培养、选拔优秀员工。校企深度合作,企业还可享受国家给予的相应政策支持。
4.“国际合作”指标解析
(1)优质资源共享。“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在引进国际宝贵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经验,各国将优质资源充分共享,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切勿盲目引入与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相违背的理念,事倍功半。
(2)教学团队共享。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经济发展到哪里,人才的培养就要覆盖到哪里。教师团队携手共育人才,增进友谊、加强协作、互学互鉴,共同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
(3)人才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平台,鼓励我国更多的职业院校走出去,开阔视野,输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教品牌。能够充分吸收先进的资源为己所用,系统梳理、总结职教发展经验,推广自身经验,全面提升职教国际化水平。
(4)人才请进来。推动“一带一路”职教互通互助,积极引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将优秀的教学人才引进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5.“教科研能力”指标解析
(1)教学设计能力。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特点等,并转化为教学指导思想。经常开展教学设计类竞赛,通过比赛可提高教学团队教学设计环节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2)教学执行能力。在教学实施整体过程中能够科学运用教学策略,有效管理组织课堂,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具备信息化执教能力,能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带动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信息化使用水平。
(3)科研开发能力。整合职教研究资源,围绕“一带一路”职教发展与改革创新,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致力于科研开发,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
(4)成果转换能力。通过科研开发,将研究成果用于职教发展,推广优秀成果。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组建、学术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6.“监督检查”指标解析
(1)校内督导反馈。对教职人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进行测评,以加快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
(2)校外督导反馈。校外督导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配合校内督导完成各项测评。
(3)用人单位反馈。综合评价数据信息可为企业提供学生在学期间和实习期间的学习实践状况,便于用人单位捕捉、掌握学生自身优势及劣势所在,做出相应用人判断。
(4)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家长的反馈相对比较真实,特别是性格、生活习惯的反馈结论参考意义较大,可综合运用于评价体系。运用评价结论,学生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学习实践的整体水平,配合学校、行业企业等对学生进行管理。
7.“组织保障”指标解析
(1)专门负责团队。制定具体措施,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设置组长负责制,严格履行职责。
(2)及时处理问题。发现问题后迅速反馈,便于第一时间解决。
(3)激励机制。建立专门激励机制,制定相应激励的政策和奖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纠错机制。在评价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快速反应,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以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8.“成果分享”指标解析
(1)质量显著提升。评价体系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检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增加,教学成果丰硕。
(2)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境外企业合作,在合作质量和数量上再创佳绩,提升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
(3)社会影响力。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职业院校的学访和企业的走访,增强社会影响力。
(4)辐射带动力。境内外职业教育院校均可以借鉴使用,以期为各院校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
(一)构建成对比较判断矩形
如表 1 所示,以 B 层元素 B1,B2,B3…B8,针对A层比较并按照重要程度评定等级建立矩阵, 同理以 C 层元素 C1,C2,C3…C32针对B层指标比较并按照重要程度评定等级建立矩阵。同层之间元素比较可用1—9衡量相对重要性,详见表2。
表2 元素对比赋值表
经过专家论证和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意见征集后,对B层和C层确定了两两比较矩阵。
(二)计算权向量值
通过计算,B层元素相对于A层元素的权向量值为:
通过计算,C层元素相对于B层元素的权向量值为:
(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数据后,针对各指标制定适合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权重(如表3所示),实际应用中换算分数制进行判定,供各职业院校参考选用,可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表3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