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字技术钳入小微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9-01-14徐博欢陆岷峰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小微金融机构

徐博欢,陆岷峰

1.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46

一、引言

据银监会数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17645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了39640亿元,增长了14.3%,由此可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有明显的增加。从企业数量看,小微企业占比约为95%,创造了大约60%的就业岗位、50%的税收、60%的GDP①。因此,可见小微企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面临经济下行和转型压力的当下,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

但是,小微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与其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截止20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3%②,获得的金融服务不足10%。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助力不足是桎梏当前我国小微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1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政府部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当作一项长期工作。

数字技术凭借其自身技术优势能有效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小微金融上的劣势。数字技术正在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流程改造、模式创新、服务升级,这使得金融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更全面。数字技术为解决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存在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文献综述

数字小微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运用到为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贷款、保险、理财等多种业务上的新型金融服务,本质上是金融机构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小微金融发展,具有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特点。正确理解数字小微金融的内涵,可以从小微金融、数字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关于小微金融的相关研究

小微企业一直受“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扰,原因有很多。一是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缺陷。陆岷峰(2017)指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小微金融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由于小微企业信息难获得、生存周期短等原因,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成本高,风险相对较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二是我国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苏静(2017)从商业银行政治收益、社会责任和经济利润三种偏好和偏好形成机制分析了小微企业受到商业银行排斥的内在原因,认为小微企业不属于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的、正常的客户范围。三是现有的金融体制的制约。贝多广(2014)指出现有金融体制框架约束了小微金融的发展。从金融结构看,县域以下金融服务严重短缺,严重阻碍了小微金融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运用,可以发现数字技术在小微金融领域的运用能弥补开展小微金融服务时面临的各种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不足,如何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小微金融上是理解数字小微金融的关键所在。徐崚峰(2017)在结合小微企业特点和大数据技术后,从小微金融产品的风险防控、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三个维度提出了大数据技术下小微金融的转型提升策略。耿心伟、张宁、胡程慧(2017)提出了未来大数据助力小微金融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推进金融产品的迭代创新,二是打造银行同业合作新模式。李菲雅、蒋若凡、陈泽明(2017)阐述了产业链金融下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业务的障碍,提出区块链技术解决产业链金融中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方法,认为未来10年里区块链与产业链的结合将是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小微金融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在小微金融上的运用。

(二)关于数字金融的相关研究

从定义上看,数字金融是指金融科技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王勇(2017)认为数字金融指的是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武装金融体系,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更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及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数字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

对于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金融业务上,丁蔚(2016)认为,商业银行首先需加强战略引领,明确数字金融转型方向。转型是整个流程系统的重塑,涉及所有业务和科技部门。其次要强化数据资产理念,整合内部数据、对接各级政府部门共享大数据、外部企业数据合作,构建数字化经营能力。最后可构建起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字流为新驱动力的平台经济生态圈。

对于如何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金融体系上的运用,吴江涛(2012)认为只有在政府、监管层、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群策群力下,完善科技型小微金融制度创新体系,才能形成持续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推动商业银行科技型小微金融服务的发展。陆岷峰(2017)提出了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对策,认为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应转变发展思维,制定科技化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定位,构建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注重科技创新,构建具有知识产权的金融服务;植入科学元素,培养金融科技能力;引入新兴技术,创新中小银行产品服务体系;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加强风险控制,切实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相比于数字金融,数字小微金融将广大的服务对象明确为小微企业;相比于小微金融,数字技术的运用是其特色。因此,正确理解数字金融是理解数字小微金融的前提。

(三)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

数字技术的运用能提高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效率,使得普惠金融应用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迪恩·卡尔兰等(2016)对数字金融的普惠逻辑进行了研究,指出金融服务创新能够为人民福利带来正面影响,这也是发展数字金融的意义所在。宋晓玲(2017)通过实证的方式证明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传统普惠金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商业可持续性不强等缺陷,数字技术的运用恰好弥补了传统普惠金融的缺陷,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更具优势。余文建、焦瑾璞(2016)指出普惠金融和数字技术的加速融合创新为解决传统普惠金融缺陷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数字普惠金融对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规模、深化金融服务具有重大意义。陆岷峰、徐阳洋(2016)指出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并且构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普惠金融体系总体架构,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不足的缺陷,扩大了客户服务半径,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式,创新了金融服务的方式。

对于如何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普惠金融中,吕家进(2016)在实践中总结和思考,指出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营销批量化、管理精准化、作业自主化和风控系统化是商业性普惠金融重要的发展方向。数字小微金融是为服务小微企业而存在的,仍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因此,普惠性是数字小微金融重要的特征。

三、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现状

图1 小微企业融资方式

如图1所示,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该方式占据了小微企业贷款额的66.7%;向亲戚朋友借款的方式以11.6%占据第二。我国小微企业多为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融资等管理模式都未能走上正规化,这也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民间借贷和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方式分别占6.8%和6.0%,这两种融资方式由于过高的融资成本通常只在小微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时才会考虑。

可见,相比于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等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显得单一,资金来源方式匮乏。小微企业存在严重的“融资难”问题的同时,“融资贵”问题也特别突出(见表1)。

表1 中国社会(企业)平均融资成本

表1中,银行贷款、小贷公司、网贷是小微企业可以获得融资的主要渠道,而其平均融资成本分别达到了6.6%,21.9%和21.0%。除从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较低外,小微企业向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融资的平均成本都远远超出了中国企业社会融资的平均成本(7.6%)。银行贷款融资成本虽低,然而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有限,只有小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得到满足。

商业银行是小微企业融资来源的重要部分,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20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3.8和5.8个百分点。2017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3%,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3.4万亿元,同比增加3967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9.9%,比上年高9.2个百分点。近年来,虽然小微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额逐渐增加,但是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的起点低,所以仍然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见,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然不足,无法匹配小微企业在我国当前经济环境中的作用。

图2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比例

总体来看,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将越来越好,政府政策不断关注、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17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为“融资促进”增设专章,制定了11条具体条款,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但不可否认,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没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小微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

(二)小微金融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是限制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根源。由于我国小微企业多为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企业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部分企业仍是家庭式的经营模式。同时,财务制度不健全,在经营中常以现金支付,较少利用商业银行的支付服务,导致商业银行很难接触到小微企业日常的信息。小微企业也没有完善的年报制度,不会定期披露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因此,外界难以通过财务报表等常规材料判断其信用状况。金融机构在面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时,往往表现得非常“谨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2.高成本、低利润下传统金融机构助力小微的动力缺失。小微企业收入较低,经济规模偏小,金融需求复杂多样,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从单户小微企业身上获得的收益较少。同时,由于金融机构缺乏小微企业关键的经营信用数据,使得金融机构在贷前的数据收集成本相对较高。在贷中评审中,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审批流程几乎是一样的,审批时间长、流程繁琐,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小、频、快、急”等特征,使得金融机构给小微企业提供单笔融资服务的收益低下,因此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助力小微企业的动力。

3.风控水平薄弱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瓶颈。小微企业违约风险大,风险难控制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商业银行在融资过程中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但在小微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计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尚未建立起高技术含量的风险管理系统,因此缺乏全面识别小微金融风险的能力。虽然有些小微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还款能力,但由于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商业银行难以对这些小微企业进行合理的评价,可能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逆向选择。因此,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建立良好的小微企业风险和评价机制是限制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传统金融结构限制了小微企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从金融结构来看,我国金融机构种类丰富,不缺乏大型金融机构,但县域以下金融服务严重短缺,导致我国金融服务覆盖面窄、服务半径小、服务不全面细致,影响了我国小微金融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在人口密度低或者经济活动不活跃的地区,传统金融机构设置的网点数量少,服务能力弱,导致大量的银行服务空白,造成我国县域以下的农村地区、小城镇得不到储蓄以外的金融服务。

5.数字化发展时间短对小微金融促进作用不明显。郭峰(2018)通过抓取银行年报中的“互联网”、“电子”、“数字”等关键词研究银行对数字技术的重视程度,发现在五大国有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反应最早,2012年“互联网”被广泛提及,其他四大行从2013年才开始显现出对互联网的重视。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从2013年才开始提及数字技术,2014年开始重视数字技术应用。可见,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结合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传统金融在支持小微金融发展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直制约着小微金融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技术凭借其技术优势为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然而,我国小微金融数字化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对小微企业促进作用还并不明显。

四、数字技术助力小微金融发展的优势、运用及路径选择

(一)数字技术助力小微企业的优势所在

1.解决传统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金融机构可以从数量巨大、来源分散、种类多样的数据中进行采集、储存和分析,从中发现和创造价值,提升金融机构数据利用的能力和效率。数字技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字技术使得几乎所有的数据都能得到记录与保存,通过对小微企业综合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如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企业情况、账户流水、经营绩效、员工信息等,能深入分析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2.缩短业务流程,节约借贷成本。传统金融业务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专业门槛,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且传统商业银行的获客成本、运行成本、风险成本等都较高,与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相比,数字小微金融的运营效率高、客户体验好、覆盖面广、边际成本低。随着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必然能得到相应的解决。

3.深挖小微企业数据,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传统的风险管理一般采用抽样的方式,而数字技术能对所有的样本进行跟踪、整合,使得商业银行能深度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小微金融各个环节的风险。例如,阿里小贷通过挖掘支付宝、淘宝网等数据,结合大数据技术,推出了“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无担保抵押”的小额贷款,为众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4.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限制。传统金融机构要服务企业和居民,就必须通过线下网点触达用户。然而,在人口密度低或者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银行为维持线下网点商业的可持续性,设置网点数量少,金融服务不完善。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完全不受银行网点数量及服务设施的限制,客户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互联网终端就可以轻松地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客户。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为金融机构改造自身业务、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居民创造了条件。

5.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长期以来,传统金融机构一直是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但是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门槛高、审批流程严格,且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而随着小微金融数字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机构可开发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需求。

6.拓宽小微金融的资金来源。小额贷款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等凭借数字技术的运用在发展小微金融上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却因体量小、资金规模有限,从而存在资金短缺的致命问题。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互联网金融公司可开发面向社会的金融理财产品,通过投标等方式让大众直接参与扶持小微企业。这种方式不仅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拓宽了资金来源的渠道,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能更有力地支持小微金融的发展,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理财方式。

(二)数字技术在小微金融中的运用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机构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利用、价值转化等过程中展现出高效、全面、细致等优势,金融机构可以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小微企业贷前、贷中、贷后包括评估、审核等各个环节中,对小微企业贷款流程进行改造,降低小微企业业务操作成本。

1.利用数字技术对小微企业部分关键指标进行记录、分析和价值转化。各金融机构应充分依托数字技术,对小微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交易信息、业务信息、资金状况等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储存,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再将这些关键指标信息运用到小微金融中去,从而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为便利有效的金融服务,实现信息的价值转化。

2.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小微企业整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合理的评估体系是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业务的前提,然而小微企业与普通企业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金融机构应结合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联系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设立对应的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审批过程中的优势,优化金融机构审批流程和环节,节约审批成本。

3.根据小微企业需求,建立多种服务场景,设计对应金融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金融机构可以对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进行归纳、分类,对不同金融需求的小微企业建立多种服务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此外,金融机构在设计金融产品时要紧扣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开发 “短期”、“小额”、“快捷”、“无抵押”的信用产品。

4.加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定价能力,有效降低自身风险。小微企业风险类型多样,整体风险相对较高,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风险定价能力,提高风险较高企业的贷款利率。如果贷款利率都相同,优质的小微企业可能因为过高的贷款利率而选择退出竞争,留下的小微企业的质量相对较差,这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各金融机构应在对各小微企业整体情况合理评估的基础上,按照风险的不同进行收费,以便有效预防逆向选择问题,提高小微企业的质量,有效降低自身面临的风险。

5.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将各部门数据整理合并。正是因为看到了客户信息产生的价值,不少金融机构将数据“纳为己有”,这样的行为不利于数字技术整体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降低了数据转化为价值的效率。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倡导各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将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库,进行资源共享,必将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小微金融数字化的路径选择

1.转变思想观念。我国小微金融数字化进程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金融一直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小微金融成本高、利润低、风险高。实际上,当数字技术运用到小微金融上时,通过创新业务模式能大幅降低小微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机构自身收益。因此,传统金融机构要转变思想观念,要认识到服务小微企业不光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小微金融数字化更能促进我国金融环境的改变,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2.政府加大数字技术运用扶持力度。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小微金融数字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加快小微金融数字化运用进程,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其次,政府加强教育和宣传活动,帮助更多金融机构深入学习数字技术,转变思想观念。最后,政府加强数据整合应用,将多个金融体系的小微企业数据实现对接,建立统一的信用系统,有助于各金融机构充分掌握小微企业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济损失。

3.加强互联网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覆盖率。虽然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由于投资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使用费高等问题,我国贫困地区的互联网建设较差,移动通信、光纤宽带、数字电视等互联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需求。互联网的普及是推进小微金融数字化进程的基础,政府应加大互联网建设的力度,扩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加快互联网在贫困地区的普及,提高互联网的覆盖率。

4.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银行小微金融数字化的进程对促进我国小微金融数字化至关重要。银行对数字技术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口号上,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银行可通过自办电商或与电商企业合作等方式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自身经营转型的重要抓手。因此,银行应加快实现金融智能服务小微企业。

5.设计小微企业所需的金融产品。将金融科技运用到金融产品的开发中,紧扣小微企业所需的金融服务,开发“快捷”、“小额”、“短期”的金融产品。产品设计以小微企业作为中心客户,利用数字技术精准定位,从而发现小微客户中的优质群体,并从产品设计、定价等维度实现差异化服务。同时,传统金融机构还可主动向小微企业提供与差异化产品相融合的深层次的客户服务。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

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小微金融机构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微课大应用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小微企业借款人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