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以人为本”教育思想,优化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2019-01-14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沙 宁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就要时刻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在“人性化”管理的模式下为中职学生营造一片生命的绿洲,让他们健康成长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将来中职生踏上社会,服务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优秀的班主任都有正确的学生观,他们把学生当朋友看待,欣赏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相信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打造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中职学生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他们身上有很多坏习惯,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老师要以一颗赤子之心加以引导帮助,挖掘每一位学生旺盛的生命能量,相信他们都能学好,相信他们都能成功,期待他们绽放出独特的又朝气勃勃的青春之花。
然而,很多班主任在实际教育中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他们常常自以为是,自行其事,以自己的一套管理学生,对学生发号施令,基本上不顾学生的喜好。有的暴躁型班主任看到学生不按自己的意愿办事,立马“怒发冲冠”,甚至罚站、训斥、责骂;有的严肃型班主任,做事一板一眼,威严逼人,学生心存顾忌,不敢亲近老师,也怕犯错遭遇老师批评,压抑的班级氛围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的温和型班主任,虽然说话和颜悦色,口口声声“我都是为了你们好”,其实为了那几个奖金软硬兼施地逼迫学生符合他的量化管理,只要学生乖乖地听话不犯错误,班主任就获得班级高分也就得到了高额资金。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班主任,也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总之不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是达不到管理目的的,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是戴着面具在接受班主任耳提面命式的教育,不是发自肺腑的接受,转过身去,依然故我。
二、将学校班级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求
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校规班规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更是加强监督和管理学生的有效手段,学生也因有班规的约束而遵章守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而要借助班干部的力量,让学生管理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况且,同龄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也知道同学之间的需求和爱好,班主任老师只要在中间起到穿针引线作用,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杜绝用人为的强制手段横加管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化需求,充分发挥不同禀赋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例如,对于学校日常开展的“夜自修”“早锻炼”“创四好”的评比活动,学校都有常规的要求,班主任老师不妨换种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化死板的规定为启发式教育,我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心理需求,经常启发式地问学生:“一个是处处落后的班级,一个是事事争先的班级,你们愿意呆在哪个班级?你们是喜欢干净幽雅的学习环境,还是喜欢污浊肮脏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不容置疑的,在我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也愿意用实际行动来维护班级的荣誉,事事争先为班争光。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我也采取人性化的处罚形式,化处罚为做好事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给学生将功补过的机会,学生乐于接受也长了记性。这种灵活多样的变通方法让常规的班级管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也能在快乐中遵守学校和班级的日常规定。
三、尊重人的本性,顺其自然地加以引导
西方国家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不以追求知识渊博为唯一目标,而是注重学生独立判断、独特个性的培养,教育宗旨体现着个人本位论思想。这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们现今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班主任要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的学生观,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具有独特感情的人看待,而不是当作授予某些东西的冷冰冰的物体,在班级管理中,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本性,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追求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本性,班主任老师首先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学会“蹲下来”说话,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交流,从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需求入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感化他们,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倾听得到他们的心声,有道是“亲教师,信其道”,你把学生当“人”看,学生就把你当“神”敬,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善于放下架子,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宽容学生,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但决不纵容学生的不规行为,本着耐心细致的引导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班级管理应该提倡“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班级管理应该统而不死,活而不乱。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进行规范、引导、教育,给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从而培养中职学生文明礼貌、勤奋努力、和谐的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