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性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

2019-01-14芦鸣祺刘文利

江苏教育 2019年96期
关键词:全面性艾滋病价值观

芦鸣祺 刘文利

一、全面性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价值观教育概述。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认定事物、辨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态度和思维层面的培养,而态度和思维方面的教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的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历史的积淀等,都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和作用。这使得价值观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种过程性、互动性、探索式的教育。因而,价值观教育需要在具有社会互动性的场景中开展,学校教育就是开展这一教育的良好平台。

2.在全面性教育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当今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阶段,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中运行的价值观和书本上所倡导的价值观有时并不一致,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无论在何种教育内容中,价值观教育都可谓是一个大背景,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价值观教育在全面性教育中亦是如此。

正如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以下简称《纲要》)对全面性教育的解读中所指出的,全面性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传递某种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探索自身价值观的机会,以培养其自身处理有关性的问题的能力。《纲要》中提出全面性教育包括8 个核心概念:(1)关系;(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3)理解性别;(4)暴力与安全保障;(5)健康与福祉技能;(6)人体与发育;(7)性与性行为;(8)性与生殖健康。每个核心概念都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有关人类性征准确的、科学的、客观的和不带价值评判的信息,如成长与发育、性解剖和生理学、性传播感染、文化和性、不歧视、平等与性别角色、性的多样化、基于性别的暴力等,促进学生思考宽容、尊重、性别平等、人权以及平等等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决策制定、自信、交流、协商拒绝和寻求帮助等方面的相关技能,鼓励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抱着对所有人的尊重、宽容和同情之心,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负责,从而促进学生探讨与性行为、健康、冒险和决策有关的价值观、态度及各种行为规范。

简而言之,《纲要》希望为学生提供正确科学的性教育内容,当学生掌握了有关性教育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后,就为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学生所秉持的价值观会影响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一种对健康成长有利的良性循环。

二、全面性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

刘文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珍爱生命》)一方面通过倡导和开展《纲要》规定的全面性教育内容,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作为已经在小学实验了10 年的性教育课程材料,《珍爱生命》也通过学校这一最佳平台践行着全面性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

《珍爱生命》在开展价值观教育时,使用对话情景式的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思考、讨论和扮演,建立起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这些对话情景的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希望传递给学生尊重、接纳、平等、同情、互惠和多元的价值理念,培养学生决策和对行为负责的能力。价值观教育贯穿《珍爱生命》的六个单元:“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

1.在“家庭与朋友”单元。

《珍爱生命》传递给学生家是关爱、信任和有规矩的地方,是爱的港湾,也传递给学生家庭有很多类型,有大家庭、小家庭,也有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领养家庭。通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类型以及家庭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家庭,理解父母的离婚问题,从而对婚姻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同时,传递给学生有关朋友和友谊的意义,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从家庭扩展到朋友和同学,在另一种环境下懂得如何宽容、接纳和尊重朋友。

2.在“生活与技能”单元。

《珍爱生命》一年级上册开始教授学生有关决策的知识,到五年级时教授学生如何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培养学生有效决策的能力,还介绍了关于交流、协商、倾听、表达、理解、求助和拒绝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珍爱生命》在读本中教授学生协商和拒绝的方法,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加深理解,并在课后设计情景题目,让学生思考在具体情景中应该如何做出判断。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3.在“性别与权利”单元。

《珍爱生命》从性别、性别平等、社会性别3个主题逐层递进,让学生了解性别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认识并尊重自身和他人的性权利、性倾向;学会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

通过访谈发现,学生一开始判断事物合理性的依据往往来源于生活中是否见过,如当询问幼儿园阶段的学生“男生是否可以当护士”时,学生回答“不可以”,因为没有见过。所以,在六年级上册“性倾向”主题中,《珍爱生命》为学生介绍了“性倾向类型”“不同性倾向者的权利”“公平对待不同性倾向者”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性倾向,建立尊重、多元等价值观念。同时,基于学生从网络媒体中了解性知识的普遍性,《珍爱生命》还介绍了书刊、电视和网络中的性信息,帮助学生识别大众传媒中的性信息,并建立自己的选择和价值判断。

在三年级“社会性别”主题中,《珍爱生命》向学生介绍传统社会性别、现代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平等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文化价值观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影响和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

4.在“身体发育”单元。

《珍爱生命》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介绍生命如何诞生,一直到青春期的到来,教授学生正确的卫生保健知识,告诉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在五年级下册“月经与遗精”主题中,通过介绍月经和遗精的特征、卫生保健和可以持有的积极态度,让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产生积极的认识。学生学习到正确科学的身体发育知识后,就更能懂得如何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在“性与健康行为”单元。

《珍爱生命》主要围绕身体的隐私部位和青春期的困惑,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困惑,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尤其是在五年级下册“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告诉学生如何认识和应对青春期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对青春期感情的积极态度,形成负责、尊重、接纳、关怀和付出的态度。

6.在“性与生殖健康”单元。

《珍爱生命》主要介绍了传染病、性传播感染、艾滋病和怀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爱护自己身体、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价值观。

在五年级下册“预防和应对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主题中,《珍爱生命》向学生介绍了“阻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提高预防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能力”“防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等知识,从科学知识的角度,告诉学生艾滋病是可预防的,提高学生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能力。通过法治教育,向学生传递《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权利受法律保护的知识,让学生尊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权利,减少社会歧视,建立尊重、平等、关怀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全面性艾滋病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 世界艾滋病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