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冲突有办法
——四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0-01-18刘秀英

江苏教育 2019年96期
关键词:纸鹤张英冲突

刘秀英

【设计理念】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凸显,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们在面对与同伴、父母、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开始有了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需要对他们进行情绪上的缓解和方法上的引导。

本课围绕“冲突”这一主题,设计了感知、认识、接纳、化解四个环节,通过故事、活动体验、案例辨析、分享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感受,学会接纳,探索化解冲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感知冲突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对对碰”的游戏。请同学们两手握拳,拳背相对,使劲碰三下。

教师:什么感觉?

学生:很疼。

教师:那我们换一下,右手变掌,左手握拳,拳背碰掌心,再来三下。此刻什么感觉?

学生:还是有点疼。

教师:现在请两手打开,十指相扣,轻轻握起。这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跟刚才两次相比,舒服多了,感觉很温暖。

教师:三次不同的体验,哪次是最疼的?

学生:第一次。

教师:是的,两拳相对、互相碰撞,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这时带给人的是一种疼痛感。那么,在我们平时交往中,是否也会遇到类似拳头与拳头相碰的情景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冲突”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注意力特点设计的热身活动——对对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学生通过三次不同的体验,对“冲突”这个话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漫画运用,认识冲突

教师:那么,什么是冲突呢?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

PPT 出示漫画1(见图1)。

图1 意见不一生分歧

教师:漫画中的两位同学因为什么发生争执?

学生:他们为选谁去参加演讲比赛,产生了争执。

教师:意见不统一,会发生冲突。

PPT 出示漫画2(见图2)。

图2 误解产生小矛盾

教师:这两位同学又是为什么吵了起来?

学生:两人因为黑板是谁擦的产生误会,吵了起来。

教师:是的,同学之间产生误解也会引起冲突。像这样争吵的画面,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看到过呢?

学生1:体育课上,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为争抢一根跳绳吵了起来。

学生2:上次,爸爸和妈妈为去哪里玩吵了起来。

教师: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小分歧、小矛盾,互不相让出现小摩擦,彼此因为误解产生矛盾或抵触而发生的争执或争斗,就叫冲突。

设计意图:运用漫画的形式,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对“冲突”有具体的认知。这样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建构。

三、回归内在,接纳冲突

教师:像这样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冲突,我们有没有亲身经历过呢?课前我做了个小调查,大家一起来看数据。

PPT 出示调查数据(见图3)。

图3 调查数据

教师:通过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很多人都曾与别人发生冲突。

教师:是的,现在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最近有没有和谁发生过冲突?或者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冲突是和谁发生的,怎么发生的?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心灵空间”纸鹤,按照“我和——因为——而发生了冲突,当时我很——”的句式来写一写。

学生1:我和同桌,因为他未经同意拿了我心爱的钢笔,把它弄坏了,而发生了冲突,当时我很生气。

学生2:我和妈妈,因为考试没有达到她规定的分数标准,而发生了冲突,当时我很委屈。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发现大多数冲突来自同学之间。那么,当冲突发生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难过、气愤、委屈……

教师:如果给这些心情涂颜色,你涂什么颜色呢?

学生:涂灰色。

教师:看来,冲突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很糟糕,我们会生气、伤心、难过……这些情绪反应都是负面的,不积极的,也是我们不希望的。在生活中,有的冲突是外在的、表现出来的,叫“外在冲突”;有的冲突是内在的,不一定表现出来。如老师批评你,或者长辈冤枉了你,你很委屈,但由于他们是老师或长辈,你不敢或不能表达出来,可是你内心的不愉快、委屈、难过的情绪是在的,这就是“内在冲突”,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伤害。

设计意图:调查数据让学生对冲突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冲突在人际交往中会经常发生,大多数人都会遇到。通过分享,学生感受到冲突带来的负面效应,全面了解冲突。

四、集思广益,化解冲突有方法

教师:既然冲突带给我们的是一些不好的情绪反应,有什么好办法来减少或避免这些冲突呢?当冲突不得不发生时,我们有哪些好办法来化解呢?让我们互相帮助吧!请各小组长把同学们刚才写的“心灵空间”收集起来。

(小组长收集“心灵空间”纸鹤,打乱放到纸盒中。教师请学生随意抽取其中一张纸鹤,并读出纸鹤上的内容,其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学生1:当同桌不肯承认错误时,建议他求助老师。

学生2:对于弟弟妹妹的蛮不讲理,选择宽容礼让。

教师:礼让会使你和妹妹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吗?

学生2:后来妹妹有什么东西会先给我,再也不抢我东西,还让我和她一起玩。

教师:的确,宽容谦让不仅能让自己减少麻烦和不开心,说不定还能收获更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个特别有名的景点。

PPT 播放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教师:关于“六尺巷”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

PPT 出示故事内容:张英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大学士,他老家的邻居姓吴,也是一位官宦人家。有一年,姓吴的邻居盖新房,就想占用与张英家相邻的中间那块空地。张英老家的父母兄弟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想要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于是,相府家人就写了封信送到京都给张英,张英看完书信,立即写了一封信寄回,信里写道:“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张英写的回信,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觉得张英说得很有道理,邻里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而应该互相礼让。立即让人把自家围墙拆让三尺。吴姓邻居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两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如今的六尺巷已经成为当地非常有名的风景区了。

教师:从故事中你听出了什么?

学生:我觉得张英很了不起,他虽然当了大官,但不仗势欺人,反而主动礼让,才有了这一段佳话。

教师:是的,张英主动礼让,不仅让出了六尺巷,还让出了一段佳话,让出了后人对他的高度评价。

教师:其实,同学之间的一些冲突就是因为彼此不懂得宽容谦让而引起的。请大家来看这样的一个情景。

PPT 出示情景:课后两位同学因为坐在里面的同学想出来,而坐在外面的同学不肯让出位置,双方发生争执,导致一同学面部受到严重创伤。

教师:看了这样的场景,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生:同学之间一定要懂得礼让,不能让小事变成大事。

教师:像这样因为小小的冲突而发展成伤害事件甚至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情况还有许多。对于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面对冲突,我们需要冷静,不能过于急躁,更不能采用不合理的手段。

教师:是的,面对冲突,我们要学会冷静,想办法消除化解,彼此接纳,友好相处。除了这些,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方法,请大家来分享。

学生分享并自由板书:冷静面对、及时沟通、宽容礼让、换位思考。

教师:学到了这些好方法,我们一定能很好地面对并化解冲突,重新获得友谊、亲情,拥有更多的快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再来看当初的那些冲突,你是否有一些新的感悟?

学生1:学会谦让,拥有更多友谊。

学生2:面对冲突,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一份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互助的方式,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反观内在,找到合适的化解冲突的办法。通过“六尺巷”这一典故,让学生从故事中懂得宽容礼让在个性品质中的重要性。案例的选择来自学生的日常交往,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面对冲突时需要冷静。最后,让学生再次回到现实,面对自我,调整人际关系的应对方式。

【教学反思】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要素。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创设心理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在“感知认识冲突”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借用漫画,看冲突;交流分享,说冲突;“心灵空间”,写冲突。随着活动的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从了解冲突到接纳冲突。

在“化解冲突有办法”环节,充分运用学生课堂中生成的学习资源——“心灵空间”千纸鹤,案例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互相帮助的形式,找到解决冲突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实际课堂效果和学生的表现来看,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能由发生在他人之间的冲突联想到自我,愿意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冲突,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冲突的办法。而如何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有效地迁移,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是本课需要继续努力并探讨的地方。

猜你喜欢

纸鹤张英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深秋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艺术百家 张英
迷上千纸鹤
纸鹤的声音
千纸鹤能不能有一千种样子
纸鹤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