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心”养“情” 培养“合理”儿童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2019-01-14陈国钰

江苏教育 2019年96期
关键词:心育心理健康心理

陈国钰

一、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行政管理中心主任、年级组长及心理健康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确立了德育校长分管抓,德育处具体抓,心理辅导中心具体落实的“三位一体”层层负责的管理机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有力推进、高效实施。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

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学校不仅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落实、期末有总结。同时,建立了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如《正则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员工作制度》《团体辅导室管理制度》《沙盘游戏室管理制度》等,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机制。

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的工作考核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日常德育工作及常规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学校重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在评优评先、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的同等待遇。

二、规范的教师业务培训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如“江苏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镇江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培训、丹阳市心理骨干班的培训等。还组织他们赴上海、南京等地学习心理健康技能和实操,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的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活动过程有计划、有记载、有小结。学校还多次承办心育研讨活动,借助研讨、交流、反思,提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能力。

2010 年,学校加入丹阳市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通过参加共同体组织的研训、研讨活动,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心育水平得到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得到了拓宽。

2.树立全员育心的意识。

学校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师”的意识,要求全校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图书室购买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书,供全校教师阅读学习。同时,邀请专家,定期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讲座,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和实操水平。

3.重视课题的专业引领作用。

近两年,学校围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同质性问题学生的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进行小课题研究,开展不同主题的家庭团体辅导活动。在课题的引领下,学校每学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集中开展1 次专业理论学习、1 次心育公开课评比、1 次心育经验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三、独特的阵地建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1.心灵驿站,学生的心灵乐园。

完备的硬件设施为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学校多功能、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灵驿站,由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室、个别咨询室、心理测评区、音乐放松治疗室、沙盘室、教师办公室组成。心灵驿站精心设计了温馨活泼的笑脸园、心愿墙、梦想梯,在这里,学生能够找到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此同时,为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学校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对于学生信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正则之声”红领巾广播或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学校的“心语小屋”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定时开放,心理健康教师严格遵循《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对个别咨询做到有记录、有存档,并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真诚、热情、尊重、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纳每一个前来咨询的学生,帮助和陪伴学生走出心理的困境。

2.营造氛围,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创设符合心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正则之声”广播和“正则电台”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设有“心理健康”专栏,普及相关的心育知识。

学生层面:“午间快乐一刻钟”,每天中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活泼和快乐;“英子老师讲故事”,每周三的心育专题晨会通过校园广播给学生讲心理小故事,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

教师层面。“心理疏导”微型讲座,校长每周组织全体行政人员开设生命、生活、人生等多个主题的微型讲座,引导大家学会自我调节,以满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心理按摩”,每周的教师例会都由一位行政人员带着全体教师一起做心理小游戏,或缓解一周的工作压力,或调节产生的不良情绪,或带来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年级组风采演讲”,学校期末都会组织年级组风采演讲,让教师回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寻找身边的感人小事,做现实中的“最美教师”。

3.活动渗透,心育无痕。

每年的心理活动月,学校都会组织“热爱生命,健康校园”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懂得关爱自己,热爱生命。低年级围绕“认识生命,感受幸福”的主题,制作“亲子共绘心愿卡”;中年级围绕“呵护生命,珍惜幸福”的主题,制作“生命诚可贵书签”;高年级围绕“珍爱生命,幸福成长”的主题,制作“生命教育手抄报”。

除此之外,还有“新生入学礼”,通过尊师礼、友爱礼、父母礼,让学生感受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孝敬父母的可贵;“十岁成长礼”,通过向父母写感恩卡,让学生学会感恩;“毕业礼”,学生向母校赠送礼物,校长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让学生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在“校庆日”,各年级组举行旱地划龙舟、包粽子、编丝线等活动,学生的人际交往、团结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春游、秋游活动中,针对各年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关注“人与自我”,中年级关注“人与自然”,高年级关注“人与社会”,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的心理素养得到提升。

四、有效的课程建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1.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于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节课,隔周进行,由正副班主任授课,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进行。另外还要做到“四定五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材、定辅导教师,有计划、有备课、有巡查、有教研、有考核。

2.编写校本教材,心育活动有依托。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阳光“心”语》。教材分低、中、高三册,每册从“自我、学习、情绪、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生涯与生命”六个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每一年段的教育目标达成度从低到高,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3.做好学科渗透,心育活动有载体。

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育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在备课中设计心育目标,安排心育的内容和方法;在课中捕捉学生的心理行为,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开展社团活动,心育活动有拓展。

学校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快乐大本营”,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认识自我的精彩、感受友谊的快乐,学会与同伴交往。

五、密切的家校合作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枢纽

家长的心理健康普及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开设“做有效能的父母”“集中与坚持”“家庭教育,从‘心’开始”“读懂孩子心理,陪伴孩子成长”等讲座,通过讲座唤醒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新思考,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在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努力学习做有效能的父母。

2015 年,学校启动了“千师进万家”家访活动。每周五下午为学校的家访日,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填写好家访预约单,然后进行家访。学校要求班主任先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对于班级中的特殊群体,组建家访小组,校长室、德育处和班主任共同进行家访工作。并建立家访档案,便于班主任更好地跟进。

2018 年,学校被定为“丹阳市落地式家长学校”,在13 个试点班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家长们积极参与,线上线下读书活动有序开展。线下:每月定期组织读书沙龙,班级家委会委员分工协作,完成家庭教育读本的推荐工作,统一布置阅读任务和作业,促进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线上:每周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家长轮流朗诵相应章节,围绕主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

另外,学校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同质性问题学生的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通过连续、多次的学习体验活动,帮助家长探索并认识孩子产生偏差行为的原因,调整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为孩子成长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和完善。我们将继续以培养“合理儿童”为追求目标,开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心育心理健康心理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理小测试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