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
2019-01-14包学来
包学来
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这就是说,学习书法有两点最重要:用笔与结字。古人所谓“结字”(或结体、分间布白),即今人所说的间架结构,指书法中汉字的各种笔画及偏旁部首的组织与布局。明代赵宧光在《寒山帚谈》中说:“能结构不能用笔,犹得成体;但若知用笔,不知结构,全不成形矣。”这里强调了学书必须先学间架结构。对于学写字的人来说,学习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匀称好看是第一要紧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笔,是对想成为书法家的人的高要求。
对于汉字的间架结构,古人做过艰苦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从总体上看汉字结字规律。蔡邕《九势》提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相背。”古人对间架结构总的基本要求,是各部分之间要有联系,不可散乱分裂。梁武帝萧衍《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云:“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损,谓有馀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这里显然注意到了汉字结构“分间布白”问题。唐虞世南在《笔髓论》中则把结构与布阵相提并论:“故兵无常阵,字无常体矣。谓如水火,势多不定,故云字无常定也。”唐孙过庭《书谱》提出了学习“布白”的三段论:“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可以理解为从体势谈间架结构。清包世臣在《艺舟双辑〈述书〉》记录了邓石如传授给他的一句话:“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邓完白强调了疏密对比的布白之法,“虚”与“实”、“黑”与“白”须相辅相成。
在对结字总体把握的前提下,古人对间架结构的具体方式,即点画或偏旁部首如何组合形成各个汉字,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东汉许慎曾对9000 多个大、小篆文字进行分类,提出了“六书”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他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形声相益,故谓之字”。清代段玉裁解释说“依类象形,谓指事、象形二者也”“形声相益,谓形声、会意二者也”。又说:“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即象形与指事为独体文,形声与会意为合体字,转注与假借为独体文与合体字的衍生使用。今人在此基础上将汉字分为独体结构和合体结构,合体结构包括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数以万计的汉字经过这样的分类,便能化繁为简、举一反三,这是我们学习古代书论结字研究的基本思路。
最早系统研究楷书结字具体方法的,是唐代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以下简称《三十六法》),它其实是对“欧体”楷书间架结构方式的总结,提出了三十六条结字基本规律:
排叠 避就 顶戴 穿插
向背 偏侧 挑扌窕 相让
补空 复(覆)盖 贴零 黏合
捷速 满不要虚 意连 复(覆)冒
垂曳 借换 增减 应副
撑拄 朝揖 救应 附丽
回抱 包裹 小成大 小大成形
小大大小 各自成形 相管领 应接
褊 左小右大 左高右低左短右长 却好
对于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可称之为上称下载。《三十六法》提出采用“排叠”“顶戴”“复盖”“复冒”“贴零”等方法进行组合。写这类字的时候要注意字的笔画疏密,特别是笔画较多时,要排列匀称不可过长或过宽。当遇到上部偏大的字,要注意上面的部首要能够罩住下面的部分,但也不能过宽;遇到下部较大的字,要注意下面的部首要能够承载上部,但亦不可过大,影响美观。
对于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可称之为左顾右盼。《三十六法》采用“朝辑”“向背”“相让”“垂曳”“应副”等方法组合搭配。写这类字时要注意字的左、右或左、中、右要相互照应,既有势的相向,也有势的相背。有时须注意字与字之间相互避让,对于左大右小、左小右大或中间大两边小的字要充分考虑。
对于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的字,《三十六法》用“包裹”“却好”“回抱”“捷速”“满不要虚”等方法组合搭配。写这类字时,首先是字的外围要能够包住里面,勿使溢出。然后才能讲结构里面要充满,空白不能太多,达到端庄流丽;规范中要求得遒劲飘逸,勿使呆板呈正方形。
对于独体结构的字,《三十六法》用“偏侧”“挑扌窕”“撑拄”等方法组合搭配。写这类字时,应考虑其笔画相对较少,但笔画越少越难写好。有的要疏密得当,有的要长短适宜,有的要搭配相宜,有的要掌握重心,勿使偏侧。可将它们分为这样几种关系。(1)离散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互不接触。写时要注意距离不可过大,注意疏密。(2)连接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互相连接。(3)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4)综合关系:即离散、连接、交叉等多种关系综合在一起。
《三十六法》中提出的“避就”“穿插”“黏合”“意连”“救 应”“附 丽”“应接”“相 管 领”等 方 法,主要是解决单字内笔画之间和偏旁部首之间的联系,强调单字结构的整体性及各部件相互联系的情意、趣味,适应于所有类型的间架结构。古人以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谈论这个问题,可见单字内各部件相互联系的特别重要性。这八种方法针对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而言,须用心分辨、灵活运用。
《三十六法》中的“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各自成形”四法,是着眼全幅整体,通盘考虑每一个单字在整幅中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处理每个单字间架结构的依据。这种整体观在书法中很重要,并非每个单字间架结构写好了整幅就一定好;必须调整好整体关系,每个字在其中恰如其分、各得其所才是好。而所谓“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讲的是初学结字容易犯的毛病。所谓“褊”,欧楷的字形狭长瘦高已为人所共知,已成为古今学欧者的基础常识。但还应该知道欧楷的结字,更重要的是收敛紧密、排列清楚、次第分明、宽狭得宜,这样才可生成一种成熟、苍劲、古朴、深沉的“老气”,正如孙过庭所说“书为风神,密为老气”。
至于《三十六法》中的“借换”,多适用于古代异体字,“增减”考虑笔画的多少,增加或减少影响字的美观。此二者今多不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结字三十六法》归为六类,每一类中包含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更便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以此为基础,便可以进一步学习明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