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个间架结构量奠基规范汉字书写科学化
2021-12-30刘晨明刘振宇
刘晨明, 刘振宇
(1.辽东学院 师范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2.丹东市振安区高级中学,辽宁 丹东 118003)
国家对写好汉字一直都很重视。从1984年以来,教育部(包括原国家教委)针对中小学生写好规范汉字问题已经下发多个文件,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若干意见》指出:“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该加强,不应削弱。”[1]文件还强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1]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汉字书写课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然而,虽然国家对写好汉字高度重视,但要使国人普遍写好规范汉字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笔者曾撰文对国人普遍写不好汉字的原因做过系统探讨,认为汉字结构复杂是影响人们写好汉字的本源性客观原因[2]。本文将进一步深入到汉字构成基本要素即笔画层面,把古人常用的间架结构概念锁定在笔画书写要求与组合搭配关系的八个属性上,进一步揭示本源性客观原因影响写好汉字的根本所在,并沿此思路奠定汉字书写科学化的基础。
一、汉字书写训练走向科学化的必要性
事物质变与量变的规律决定了人的认识由定性走向定量的发展趋势。汉字内在所具有的质与量的双重规定性决定了汉字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汉字书写的难度:结构上要精准定量,功能上要恰当表意,形式上要实现审美愉悦,最终达致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这种兼容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复杂属性使写好汉字难度倍增,成为影响人们写好汉字的本源性客观原因。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运用人文科学的思想方法,也需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前一领域,千百年来书学大家的著述汗牛充栋,后一方面,迄今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汉字书写训练走向科学化不仅是汉字内在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汉字书写研究在思维方式上存在重大缺陷这一现实状况的真切呼唤。
(一)对汉字结构科学定量认识的必要性
汉字是笔画按规则有秩序地组合搭配起来构成的文字,这种形式叫间架结构,通常也简称结构。间架结构是汉字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本文把它称为构造性。汉字结构与客观世界的结构具有同一性。在构造性的基本特征中,还承载着汉字的重要特征——定量性,即汉字结构有精确定量要求。汉字结构具有定量性这个重要特征,是影响写好汉字的本源性客观原因的关键所在,正是它让写好汉字有了很大难度。
精确定量要求是汉字结构本身的规定性。具体要求是想要书写好汉字就必须把每个笔画都精准地处理好。精准到什么程度?通常用0.5~0.7 mm的钢笔或中性笔书写8~12 mm大小的汉字。就笔画长短来说,误差不能超过一个笔画粗细的量,也就是0.5~0.7 mm。超过这个限度,所写的字可能表意不正确,看上去也可能不美观。比如,书写“未”“末”两个字时,两个横的长短如果出现一个笔画粗细的误差,就可能导致意义完全不同。书写门字框构成的“间”字,第三笔横折钩的收笔,一定要比左边的竖向下长出至少一个笔画粗细的长短,如果写短了或者平齐,看上去就会感觉斜扭,因为失去了横中线的对称性。
我们都知道汉字有大小,笔画有长短,排布有远近。故书圣王羲之也有“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3]的感慨。这样的认识,对汉字结构属性没做定量区分,而是定性描述。主观认识上的模糊、概括性,就无法对书写汉字给予正确指导,势必导致写字过程对间架结构的处理不能准确到位。由此可见,对汉字结构的精确定量认识是汉字书写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和必解难题。
(二)对汉字双重功能科学认识的必要性
汉字是先民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字符号,它能够记录现实,表情达意,实现人际和代际的沟通交流。汉字结构具有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特点,让汉字具有了表意和审美双重功能。其中,表意功能是汉字创造和存在的基本功能,这也是人类各种语言文字的共通性。此外,书写得体的汉字还能给人审美享受,产生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是汉字独有的艺术功能,即审美功能。“在世界上,汉字是唯一的既能记录语言又能作为高级艺术品供人们欣赏的文字。”[4]表意和审美双重功能都与汉字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汉字结构的定量性影响的也是这两重功能,写好汉字的各种要求也是由此产生的。
对汉字审美功能的认识,在规范汉字书写(简称“写字”)与书法作品创作(简称“书法”)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写字以表意实用为目的,审美要素以规范、端正、整洁为基础,它的美应符合客观世界的对称平衡等规律。这种美具有确定性,审美要素可以计量,具有最大限度的可通约性。书法则以审美艺术境界创造为目的,旨在凭借汉字书写创意来抒情达意,充分展示书家个体的创作体验和审美趣味。这种美主体感受性强,个体差异性大,具有不确定性,更无法计量。不同的审美观念能对汉字书写产生不同的影响。不能用书法艺术的审美理念指导写字,也不能用写字的审美标准去左右书法。审美观念上的差异是写字走向科学化、书法走向艺术化的分野依据和必然趋势。
二、汉字书写训练走向科学化的可能性
在明确了汉字书写训练科学化的必要性后,下一步就要解决这种科学化训练的可能性问题。我们的研究显示,用科学计量的思想方法,从汉字本身的规定性中找出决定间架结构的属性,使处理间架结构有了精确定量的依据和标准,汉字书写走向科学就成为可能。
(一)对汉字构成要素属性做科学分类处理
汉字书写走向科学化需要对汉字构成要素属性做出细化区分。我们知道,汉字构成有三个层面,即整字—偏旁—笔画。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属性:在整字层面,有大小、高矮、宽窄、比例、均衡、对称、形质、气韵、品格、意境等众多属性;在偏旁即部件层面,有长短、宽窄、比例、排布形式(并列、垒叠、拼组等)、位置关系(平齐、错落、穿插)等属性;在笔画层面,则有形状、方向、长短、弯度、刚劲、柔韧、粗细、排布、位置、间距、连接、均衡、对称、平行、疏密、力度、质感、流畅、圆润、枯涩、虚实、苍劲等众多属性。我们需要找到标准进而对这些属性进行分类。
根据能否计量这个特点,能把汉字属性分为两类:科学性属性和艺术性属性。能够计量、也需要计量的属性,称为科学性属性,它们都属于量;不能计量的属性,称为艺术性属性。其中科学性属性对间架结构影响比较大,艺术性属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把汉字的间架结构纳入科学量化体系
基于以上认识,再看汉字的大小、比例等属性与什么有关——与偏旁的属性有关,偏旁的大小比例又与什么有关——与笔画的属性有关。也就是说,是笔画的属性决定了偏旁的属性,也决定汉字的属性。汉字的各种属性都与笔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也是承担汉字结构关系的最小单位。把决定汉字结构的因素锁定在笔画上,下一步就要甄别筛选是哪些笔画属性决定着间架结构。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笔者经过十年筛选,从众多的笔画属性中确定了八个决定间架结构的属性,分别是笔画的形状、方向、长短、弯度、位置、间距、连接和均衡对称性。其中前四个属性即形状、方向、长短和弯度是笔画自身的,后四个属性即位置、间距、连接和均衡对称性是组配笔画架构成汉字产生的。这些属性都是需要精确计量的量[5]。由此,我们把这八个笔画属性定义为汉字的间架结构量。实际上,这八个间架结构量我们并不陌生,它们从汉字诞生和书写汉字开始就一直存在。由于影响汉字功能的属性太多,也由于认识方法的历史局限,尽管古今书家在处理间架结构的实践中也自发地运用它们,但却没能系统完整地明确它们对间架结构的决定作用,致使人们处理间架结构时仅凭个人经验而无定量依据。定义了决定汉字结构的八个间架结构量,就使书写者处理汉字间架结构有了人人可以掌握的科学方法和量化标准,也为汉字书写训练走向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八个间架结构量对处理间架结构的决定作用
八个间架结构量都是需要精确计量的决定汉字结构的笔画属性。它们都对间架结构有不同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下面分别阐释八个间架结构量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一)笔画形状
形状是笔画自身的属性,是指笔画外轮廓所围成的图形的样子。这个间架结构量是区分笔画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笔画形状不一样,同一类笔画的形状也是变化的,需要定量表述。可以说在汉字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笔画,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通常根据笔画形状的相似程度,运用概括和区分两种方法,把笔画分成不同类别。横、竖、撇、点、捺、提、折、钩是现代汉语概括的八种重要笔形。把笔画形状确定为间架结构量的重要作用更是为了区分笔形变化。比如:司、青、同、向、勿、句几个汉字中都有横折钩,这些横折钩之间差别很大,不能互换使用,书写过程必须对它们做定量区分。
(二)笔画方向
方向也是笔画自身的属性,这个间架结构量是定量区分笔画的重要依据。它是指书写笔画从起笔到收笔的空间指向,通常用角度来计量。横的方向是从左到右,竖是从上到下,撇是从右上到左下,捺是从左上到右下。方向不一样也能造成笔画差异。比如,“千”和“生”两个字都有短撇,两个短撇的形状也很相似,就是方向不一样。“千”字的短撇比较平,“生”字的短撇比较陡。如果互换使用,会严重影响两个字的审美功能。因此,根据方向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种撇。另外,在同一个笔画内方向还有变化。比如,“孔”字中的竖弯钩,方向先是由上到下,再转向右,出钩还要再转向上。对这样笔形的方向变化就要分段表述。笔画方向这个间架结构量是汉字书写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属性。
(三)笔画长短
长短是笔画自身的属性,这个间架结构量也是区分笔画的一个重要依据。它是指从笔画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距离。构成汉字的笔画有长有短,不同类别的笔画长短不同,同一类别的笔画长短也可能不同。比如,书、午、华、而四个字中都有悬针竖,但它们的长短完全不同,不能互换使用。笔画长短可以用绝对尺寸计量,也可以用相对尺寸计量。比如,我们可以说构成“书”字的悬针竖12 mm长,构成“午”字的悬针竖9 mm长,构成“华”字的悬针竖6 mm长,构成“而”字的悬针竖3 mm长,这样计量采用了绝对尺寸。也可以说“书”字中的竖等于字的高度,“午”字中的竖等于字高度的3/4,“华”字中的竖等于字高度的一半,“而”字中的竖等于字高度的1/4,即一半的一半。用相对于字高度或字宽度的比值来计量,得到的就是相对尺寸。汉字书写过程一般都使用相对长度来计量笔画长短,很少采用绝对长度来计量。笔画长短对汉字的两个功能都会产生影响。
(四)笔画弯度
弯度也是笔画自身的属性,它是指笔画的曲直程度。笔画弯度这个间架结构量是区分笔画的一个依据。构成汉字的笔画有直的、有弯的,并且弯度的大小也不一样。规范楷体字,除了提画和悬针竖以外,其他笔形都有不同程度的弯度。从形成的机理来说,笔画的弯度是书写过程改变行笔方向而造成的结果。行笔方向不变,写出来的是直笔形,行笔的方向改变写出来的就是弯笔形。笔画弯度这个间架结构量非常不好处理,也是以往练字没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难题。笔画弯度影响汉字的审美效果。弯笔画有柔韧性和弹性,能增加汉字的生机与活力,让汉字有了刚柔相济的审美效应。
(五)笔画位置
位置是排布笔画架构成汉字所产生的属性,它是指把笔画写在什么地方。这个间架结构量是影响间架结构最直接、最重要的属性。笔画位置既能影响汉字的表意功能,又能影响汉字的审美功能。把笔画写在合适的位置上,是练字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6]第一个笔画写在什么地方就决定了该字的位置和大小。第一个字又决定了第一行字的位置,再依次把每一行字的位置排布好。所以,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把第一个笔画的位置确定好,再把其他笔画的位置精准处理好。特别是书写钢笔字,本来形体就不太大(一般在10 mm左右),位置误差一般不能超过0.5 mm,即不能差上一个笔画粗细的位置。这么小的误差限制,要把位置安排得准确,是有很大难度的。
(六)笔画间距
间距也是排布笔画架构成汉字衍生的属性,它是指笔画间隔的距离。在书法上,把间距称为分间布白。这个间架结构量直接影响汉字结构的紧凑程度,也影响汉字形体的大小和汉字的审美功能。书写笔画多的汉字,间距就要近一些,笔画少的字,间距就要远一些。处理笔画间距这个间架结构量要注意匀称性。该紧凑的部位要紧凑,该松散的部位不要排紧密。书法上要求“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7]。写字过程对笔画远近的处理要遵循汉字结构规则。一般规律是: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即上边和左边的笔画排列相对紧密,右边和下面的笔画排列相对稀疏,“但总的意向还是向匀称追求”[8]。
(七)笔画连接
连接也是排布笔画架构成汉字所衍生的属性。它是指汉字中笔画间的联系方式。这个间架结构量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笔画怎样连接在一起,二是笔画在什么部位连接。笔画构成汉字有三种连接形式:相离,如二、三、川、心、习等字;相接,如上、下、工、人、互等字;相交,如丈、十、井、也等字。把连接确定为间架结构量,是因为笔画连接部位需要计量。笔画之间的相互连接会对笔画进行分割,分割的比例是否合适,分割的距离是否匀称,会对汉字的审美功能造成影响,所以需要计量。如:“上”字的竖与下面的长横在中间部位接触连接,短横与竖是在中间偏上的部位接触连接;“也”字第二笔的竖与第三笔的竖弯钩都与第一笔的斜横折钩交叉连接,还把斜横折钩做了三等分。
(八)均衡对称
均衡对称也是排布笔画架构成汉字所衍生的属性,也是汉字审美属性的要求。均衡是指笔画排布所产生的视觉力矩平衡,是一种特殊的平衡;对称是指笔画构成汉字时拓展空间所产生的几何因素,相对于字内的某个点或某条线具有对应相等关系的状态。也是特殊而又具体的平衡状态。均衡对称是汉字形体美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汉字审美功能的重要间架结构量。特别是规范楷体字,均衡对称是其美的重要因素。汉字结构的对称性主要有横轴线对称和纵轴线对称。对称的空间几何因素主要有轮廓形状、位置角度、长短比例等。从外形看,“厦”和“丽”都是纵轴线梯形对称;“到”和“轻”都是横轴线梯形对称。“国”字以及前面说的“间”字则是横竖轴线都对称,书写这两个字上头要略窄下头要略宽,左边略矮右边略高,横折钩一定要长于左边第一笔的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纵横都对称的美感。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笔画的位置、形状、方向、长短、弯度、间距、连接和均衡对称八个属性都是需要精确计量的间架结构量,为了保证所写汉字的表意与审美两个重要功能,精确定量地处理好八个间架结构量是写好汉字的刚性指标。特别是书写规范楷体字,处理好这八个间架结构量十分重要。
四、定义间架结构量对推进汉字书写科学化的意义
汉字书写训练走向科学化是为了解决练字的深层次问题,揭示写好汉字规律暨汉字书写原理,把握练好字的必然性,从而有效提高练字效率。间架结构量的定义,对于明确处理间架结构的具体任务,形成汉字书写训练科学化的原理体系,对构成汉字的基本要素即笔画进行计量分类,解决传统练字过程的主客观相背离的矛盾,对全面提高国人的汉字书写效率和汉字书写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让模糊不清的间架结构问题简明清晰
间架结构是个看似清楚实则模糊的汉字书写问题。以往处理它找不到明确着力点。定义了汉字的间架结构量,使这个一直模糊不清的问题得以解决。处理好间架结构就是书写好并排布好笔画。这是写好汉字的具体任务,也是练字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怎样才算书写好了笔画?怎样才算排布好了笔画?现在可以明确回答:书写好笔画是要把笔画的形状、方向、长短、弯度定量处理好;排布好笔画是把笔画的位置、间距、连接和均衡对称定量处理好。练字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书写好并排布好笔画暨处理好间架结构来展开的。其目的就是让所写汉字既有准确的表意功能,又有和谐的审美功能。
(二)为汉字笔画计量分类确定量化标准
笔画分类是沿着概括与区分两个方向展开的。汉字信息处理需要减少笔画数量,把汉字笔画概括为横、竖、撇、点、折五种。这样才能方便汉字输入和排序。汉字书写则需要对笔画加强区分,这就必须增加笔画的种类,以保证书写的精准性,提高书写效率。通常人们写字出现的问题大都与笔画处理得不够精准有关。根本原因在于没能对构成汉字的笔画做精确计量分类。笔者曾利用间架结构量把构成汉字的竖画做了计量划分,分成了五类15种计量笔形[9],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赞誉。
(三)揭示传统练字过程主客观相矛盾的问题
传统练字也很重视间架结构,但由于没能认识到汉字结构有精确定量要求,一直没能明确决定汉字结构的间架结构量。传统练字是在运用自发、模糊、定性的方法来处理有精确定量要求的汉字结构。这是一个主观方法与客观需要尚未适应的矛盾过程。主观认识背离客观实际,练好字就没有必然保证,练字效率自然也不会高。传统练字使用的是尝试错误的学习方式。所以,有了王献之用尽十八缸水练字的历史故事。盛唐书家张怀瓘曾提到“尺寸规度”,这也是书论中具有定量意识的概念,他的诠释却是,“谓不可长有余而短不足,须引笔至尽处,则字有凝重之态”[10]。可以看出上述说法还是定性的语言描述。间架结构量的定义明确了汉字书写的精确定量问题,增强了人们精确定量的意识,提高了定量处理间架结构的自觉性,使传统练字用模糊定性来代替精确定量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四)为汉字书写走向科学化奠定基础
科学化不是标签,也不是粉饰词汇,而是要有实在内容。科学要揭示客观规律、发现真理、创造概念、形成逻辑体系、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对传统认识质疑、拷问,对事物属性进行量化处理是科学的重要标志。
汉字构造性的基本特征,昭示间架结构是写好汉字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所揭示的汉字定量性的重要特征,告诫人们写好汉字必须对间架结构属性做精确定量处理。定义了决定汉字结构的八个间架结构量,为定量处理间架结构找到了着力点,也深层次地揭示了汉字结构的本质,把握了处理好间架结构的必然性,结束传统上模糊定性处理汉字结构的局面。这些探索为规范汉字书写走向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围绕精确定量地处理间架结构这个根本,对汉字的构成要素、构成方式、构成规则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量化整合和逻辑化组织,形成汉字学门下专门研究写好规范汉字的学科门类,承担国人普遍练好字的重要任务,让书法坚定地走向汉字书写的艺术化方向。
五、结 语
21世纪的汉字书写,必须结束几千年来仅凭书写者的个体经验,自由随意泼墨挥洒的单一局面,开启规范汉字书写与书法创作互动并进、共同繁荣的新时代,进而实现规范汉字书写的操作指导、训练方法及评价标准的科学化。笔者在揭示了汉字结构的定量性和定义了八个间架结构量的基础上,也为规范汉字书写科学化做了奠基性工作。为解决精确计量间架结构量问题,笔者发明了特殊坐标系—回田井格,它比传统的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练字格能更加自觉而精准地计量处理间架结构属性即间架结构量;还以回田井格为计量工具,创造了回田井格练字法,遵循汉字书写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11],构建了有控制反馈机制的科学练字程序,要求书写者遵循“定量观察结构—定量描写评价—定量临写评价”程序练字,帮助其直观简便地处理好汉字的间架结构,并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书写过程中的问题,防止谬习成痼。可以说,回田井格练字法是在认识并解决练字的深层次问题中诞生的科学练字方法。本方法迈出了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由定性走向定量、由经验走向科学的稳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