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瞄准“关键矛盾点”进行古诗文教学
——以部编本八下第六单元《卖炭翁》教学为例

2019-01-14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邹宁秀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卖炭翁老翁古诗文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 邹宁秀

瞄准文本的关键点进行古诗文教学能很快切入到文本中心,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中,瞄准“关键矛盾点”进行古诗文教学应是一个教学突破点。下面以部编本八下第六单元《卖炭翁》教学为例来说。

《卖炭翁》是一篇经典的诗歌。在备课时发现,这首诗歌内容上矛盾点很多。有“老翁卖”与“宫使抢”的矛盾;有“衣正单”和“愿天寒”的矛盾;有“千余斤炭”和“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矛盾等等,抓住矛盾进行突破教学显然是很好的点。那么抓住哪个矛盾点来进行教学突破呢?

从全文着眼,“老翁卖炭”与“宫使抢炭”应该是“关键矛盾点”。 这首诗题下自注:“苦宫市也”。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诗歌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遭宫使抢炭的全部经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故事情节简单完整,矛盾的前奏、矛盾产生、冲突、完结单一简洁。从诗的主旨和内容来看,“老翁卖炭”与“宫使抢炭”应该是全诗最主要的矛盾冲突,“抢炭”是矛盾的聚焦点,应该瞄准这个“关键矛盾点”作为教学的突破。

抓住关键矛盾点,就是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卖炭”与“抢炭”是全诗的关键矛盾点,其它矛盾点应此矛盾点而生。教学本文,让学生在诵读复述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瞄准 “卖炭”与“抢炭”的矛盾冲突来赏析。我引导学生品析两组人物——卖炭翁与宫使。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终南山上辛辛苦苦地烧炭,他希望“卖炭得钱”能解决最基本的衣食问题,在大雪后的清晨,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满怀希望地赶往京师集市,想着这些炭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可是蛮横的宫使骑着高头大马翩翩而来,“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硬生生地从老翁的手里将一车炭抢走。品析这两组人物的时候,卖炭翁的“卖炭”与宫使的“抢炭”这组矛盾就清晰可感了,学生就很清楚全诗的核心矛盾,明白诗人就是要借这个矛盾冲突来揭露了“宫市”的本质。而其它矛盾点应此矛盾点而生。如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情,说明这一车炭对老翁来说是多么重要,这就加剧诗歌大矛盾的激烈而不可调和。

抓住关键矛盾点,就瞄准了文本的关键比较点,在比较中凸显矛盾,把握矛盾。“对于文章的分析来说,最为重要的不是段落大意,而是在全文中找出比较关键的语句,发现矛盾的端倪。”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描写进行比较。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与宫使的“黄衣使者白衫儿”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对比为后文的矛盾冲突做了铺垫。卖炭翁的“伐薪”“烧炭”“晓驾炭车”“泥中歇”,宫使的“把文书”“口称敕”“叱牛牵向北”,动作描写的比较,强烈突出了卖炭翁的悲苦和宫市的掠夺本质。诗歌还对“宫使掠炭”前后卖炭翁不同的心情进行对比,“掠炭”前,老翁伐薪烧炭,运炭卖炭,心里是怀着浓浓的希望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掠炭”之后,“半匹红纱一丈绫”彻底地击碎了他的希望。这是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的掠夺啊!“掠炭”前后,老翁的心情从希望到绝望。对比的运用极好地凸显了主要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抓住关键矛盾点,就能以点带面,瞻前顾后,将文本内容串成一个整体。本诗的关键矛盾点是“老翁卖炭”与“宫使抢炭”,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此为点,以点带面。老翁南山伐薪烧炭,衣单却愿天寒,晓驾炭车歇南门,却遇宫使强抢,辛苦劳作一场空。诗歌在“卖炭翁卖炭”与“宫使抢炭”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已昭然于前。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情节的完整与连贯,注意瞄准矛盾的突破,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写作意图。

利用关键矛盾点进行古诗文教学,要找到诗文中的关键矛盾点。“矛盾是潜在的,因而,任何称得上是经典文本的作品,都是隐含着内在矛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中,“生”与“死”、“忧患”与“安乐”是关键矛盾点,在这一矛盾比较中来传达观点;《愚公移山》(列子)中“坚决移山”与“反对移山”是关键矛盾点,在这一矛盾对抗中来凸现人物的性格;《渔家傲》(李清照)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是关键矛盾点,在这一矛盾的情绪中展现词人怀才不遇的命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中“才不为用的忧愤”与“求仕投官的渴望”是关键矛盾点,在这一矛盾的转化中来委婉表达诗人从政的心愿;《小石潭记》(柳宗元)中“乐”与“悲”是关键矛盾点,在这一矛盾的变化中来传达作者内心“借乐传悲”的心怀。凡此,能找到诗文里关键矛盾点的,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聚焦矛盾点,把矛盾的两面理清悟透,实现教学目标。

抓住文本的关键矛盾点,会使教学的目标清晰,教学的内容明确。教学中聚焦这个关键矛盾点来设置教学环节,创设主问题,勾连整个文本,关键矛盾点突破了,意味着学生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达成。

抓住关键矛盾点来进行古诗文教学,会使课堂教学设计不繁杂,直击文本问题核心,紧扣教学目标,不至于旁逸于矛盾之外。但古诗文并非篇篇都有关键矛盾点,即使有,也并非课课如此。教无定法,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

猜你喜欢

卖炭翁老翁古诗文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卖炭翁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丫头坪的卖炭翁
为了忘却的等待
幸福就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