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9-01-13郑鹭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糖尿病分析

郑鹭艳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035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 方法 对该院2016—2018年收治34例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感染来源、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为牙源性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属为主,34例患者行切开引流和局部+全身对症支持治疗以后,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病情较为危急,需要对患者及早行切开引流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 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b)-0035-0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在患病之初没有进行及时诊治,使其发展成为多间隙感染。若是患者伴有糖尿病,感染所累及的间隙会更多,在治疗和控制上难度较大,也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采取科学、合理手段对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至关重要[1]。该文通过对该院2016—2018年收治34例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该项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34例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0:14,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0.2±4.7)岁。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和其他感染占据比例为22:8:4,所有患者在入院之间颌面部都出现了肿胀情况,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进食、吞咽困难。针对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也都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34例患者入院以后进行血常规、颌面部CT、生化功能、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等检查,并根据患者疾病症状和发展形势,联系医院感染科、耳鼻喉科、呼吸內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医生进行会诊,以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具体为:①对患者实施局部和全身对症支持治疗,为有效缓解患者痛症,可以通过局部硫酸镁湿敷实现,而全身治疗则包括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等,血糖方面可以协同内分泌科医生,选择合理降糖药物,并通过饮食调整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2-3]。②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先给予青霉素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血液、脓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最终检查结果对药物进行合理调整;③对局部疼痛、肿胀明显,有波动感,穿刺有脓的患者,及时切开引流,运用血管钳对感染间隙进行分离,在脓液引流完毕后,采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碘伏等进行交替冲洗,并根据脓肿的部位、大小留置皮片或引流管;④针对存在张口受限、进食困难的患者,需留置鼻饲管;而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行气管切开术,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2  结果

2.1  实验室结果

实验室结果包含:①血糖检测:34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在患者入院之前对其空腹血糖进行检查,血糖结果介于8.7~23.4 mmol/L之间;②血常规:34例患者白细胞均升高,白细胞水平处于(12.5~30.7)×109/L之间;③脓液培养+药敏试验:其中有28例患者脓液培养为阳性,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比例为18:10,在18例革兰阳性菌中有包含了葡萄球菌7例、链球菌11例,10例革兰阴性菌中又包含了大肠埃希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和铜绿假单胞菌1例。

2.2  患者治疗结果

34例患者均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其中有2例患者行2次切开引流术,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血糖也控制在5.5~8.8 mmol/L,住院时间12~36 d,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治疗以后创区均得到愈合,涉及到的肿胀疼痛、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也均消失。

3  讨论

3.1  疾病原因分析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是因为病原微生物侵入到患者口腔颌面部,或者是上潜至筋膜间隙,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由于口腔、鼻腔等经常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各种混合菌群也容易在其中进行定植,口腔黏膜、龈沟温度为菌群提供合适环境和丰富营养物质,促使其得到快速的繁殖和生长。患者患有牙周病、龋病,其身体抵抗力也会逐渐下降,病原菌病毒能力不断增强,一旦相应部位出现感染情况,也会对牙周、颌面部等组织造成影响,进而引发间隙感染[4-5]。若是患者还伴有糖尿病基础性疾病,在胰岛素分泌下患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代谢长期处于紊乱状态,也会对患者多相系统造成破坏,再加上牙周病为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也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疾病几率更高,两种疾病之间也呈现恶性循环关系,尤其是患者处于高糖状态时,身体机能无法有效抵御感染,而感染也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使患者感染情况不断加重。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前者多间隙感染病情发展会更加迅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也更加困难,并且容易并发呼吸道梗阻,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5]。该次研究中,34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为牙源性感染,占据比例达到64.7%(22/34),侧面也反映出牙源性感染是导致该项疾病出现的主流途径。

3.2  疾病综合治疗

该次研究中,34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综合治疗以后,所有患者创区均愈合,涉及到的肿胀疼痛、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情况也均消失,治愈率达到100.0%(34/34)。对这34例患者疾病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对该项疾病进行治疗,需要把握好气管切开的时机,并且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和降血糖药物,才能够确保患者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6]。实际开展治疗时尤为需要注意以下内容:①气管切开时机把握,针对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容易出现合并呼吸道梗阻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患者死亡机率也会提高。因此需要对患者做好入院前口腔检查,对患者呼吸窘迫情况也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压迫呼吸道情况,需尽快行气管切开术,针对颈深部脓肿患者,也要及时行切开引流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6-7]。②改良手术切口,及时对脓肿进行切开引流,可以起到缓解局部压力和防止脓液扩散的作用,而进行切开的方法有很多,如果采取小切口容易引发引流不畅问题,使得感染情况进一步加剧,再加上该项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旦感染累及间隙不断增多,进行治疗和控制的难度也会更大,因此需要采取改良手术切口,使脓液充分流出,伤口愈合以后瘢痕也不明显[7]。③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患者进行用药,需要结合经验尽可能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进行使用,在药物剂量、次数和途径方面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采集患者的脓液行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用药进行调整,在该次研究中发现患者多间隙感染致病菌多表现为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也提示患者早期治疗可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运用。④局部+全身对症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血糖控制引起重视,在局部方面主要是对患者采取硫酸镁湿敷方式,以缓解患者疼痛和炎症,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白蛋白、水电解质存在紊乱现象,因此需要通过多科室协作,确保患者内环境稳定,同时可以适当营养支持,使患者抵抗能力增加,进而有效对感染进行控制[7]。

综上所述,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由于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实施治疗和控制难度较大,也容易并发呼吸道梗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对该类型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做好气道管理,并对脓肿及时切开引流,同时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降糖药物,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艳.15例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22.

[2]  徐美丹,杨庆福,应凯,等.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872-875.

[3]  李勇,孙黎波,周航宇,等.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5):670-673.

[4]  何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1(5):424-427.

[5]  刘盟盟,金成日,李京旭,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的病例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3):32-35.

[6]  张莉,陈涌,张亮.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对比[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2):94-98.

[7]  丁明超,王维戚.重度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治疗—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5):684-688.

(收稿日期:2019-08-20)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糖尿病分析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