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文献中“乔”字形义研究

2019-01-13蔡妍婧

现代语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字义字形

蔡妍婧

摘  要:以传世先秦文献和出土先秦文献为材料,对“乔”的字形、字义进行探究。在前人对“乔”字古文考释的基础上,推拟其字形演变过程,分析“乔”在先秦文献的用法与语义,并归纳整理其同源词。切实可靠的“乔”字初形产生在春秋早期,经过演变发展,其字形呈现从又、从屮、从止、从力、从尤、从九等多种异体。先秦文献“乔”多用作通假,被通假字大多与“乔”同源。通过对“乔”字形、字义的多重考证,它的本义应从许慎之说“高而曲”。

关键词:“乔”;字形;字义;传世先秦文献;出土先秦文献

一、“乔”古文字研究回顾

前人隶定为“乔”的古文字,可以概略划分为十二种异构(以下选取代表性字形,重复者不再赘列),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前人隶定为“乔”的异构汇总

序号 异构

A式 a.

(甲骨文)

B式 a.

(甲骨文)

C式 a.

(伯乔父簋)

D式 a.

(秦伯丧戈) b.(郘钟)

E式 a.

(乔夫人鼎) b.(侯马盟书) c.(包山2·117)

F式 a.

(侯马盟书) b.(燕系玺印)

G式 a.

(乔君钲铖) b.(侯马盟书)

H式 a.

(侯马盟书) b.

(中山王鼎)

I式 a.

(侯马盟书)

J式 a.

(侯马盟书)

K式 a.

(上博二·容成氏1)

L式 a.

(郭店5·37) b.

(包山2·1218反)

A、B两式为年代最早(殷商时期)的隶定文字,但存在争议。A、B式除了张亚初(1989)、刘兴隆(1993)释“乔”外,刘钊等(2009)、沈建华等(2003)将A式释为“”;曹锦炎等(2003)将B式释为“”。笔者认为,A式释“”较为可信。甲骨文“”作“”,“”作“”,其“丮”作偏旁的字形,与A式上部相似。“高”从“”、“京”从“”,显然A式下部件当释“京”。B式释“”更为合理。上部件从人从止,与甲骨文“企”形完全吻合。“高”“京”甲骨文皆有B式下部件的形体,此处释“”更严谨。A、B式的造字本义与“乔”不同,不可视为一字①。

C式仅见于西周中期金文,董莲池(2011)释“乔”,林义光(1920)、朱德熙(1995)释“就”,认为“乔”与“就”同字。笔者认为,释“就”是正确的。考察两字古音,“乔”属羣纽宵部,“就”属从纽觉部,虽韵部具有旁对转关系,但声纽远隔,读音不同。因此,两字非同源关系,更不可视为同字。

D式从高,从一曲线,最早见于春秋早期秦系金文,战国时期未见相似构形。E式从高从又,从春秋金文、玉石延续到战国楚简,皆有可靠例证。F式从高从屮,此体通行于春秋三晋侯马盟书、战国三晋及燕系的玺印文字中。G式从高从止,春秋晚期楚系金文作a形,三晋文字常见b类写法。H式从高从力,此形不仅见于侯马盟书,还见于战国中山王鼎。I式从高从屮从立;J式从高从屮从力,两式皆在侯马盟书中通行。K式从高从九;L式从高从尤,两式在战国楚系简牍中尤为常见。

董莲池、吴大澂、高田忠周、何琳仪、容庚、朱德熙、商承祚、汤余惠、李学勤、张守中、王爱民、季旭升、汤志彪、沈之杰、滕壬生、李守奎等学者,对以上构形进行了判定,释“乔”殆无异议。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当代学者释“乔”异构统计

字形 学者

D式 a. 黄锡全(2005)、董珊(2006)、董莲池(2011)、陈斯鹏等(2012)、陈林(2012)

b. 吴大澂(1896)、高田忠周(1925)、容庚(1985)、何琳仪(1998)、季旭升(2010)、董莲池(2011)

E式 a. 董莲池(2011)

b. 朱德熙(1995)、汤余惠(2001)、沈之杰(2009)、汤志彪(2013)

c. 张守中等(1996)、滕壬生(2008)、季旭升(2010)、李守奎等(2012)

F式 a. 朱德熙(1995)、湯余惠(2001)、沈之杰(2009)、季旭升(2010)、汤志彪(2013)

b. 商承祚(1935)、何琳仪(1998)、汤余惠(2001)、王爱民(2010)

G式 a. 容庚(1985)、季旭升(2010)、董莲池(2011)、李学勤等(2012)

b. 汤余惠(2001)、汤志彪(2013)

H式 a. 朱德熙(1995)、汤余惠(2001)、汤志彪(2013)

b. 张守中(1981)、容庚(1985)、季旭升(2010)、董莲池(2011)、李学勤等(2012)、汤志彪(2013)

I式 a. 何琳仪(1998)、张守中等(2000)、张新俊等(2008)、汤志彪(2013)

J式 a. 朱德熙(1995)、汤余惠(2001)、汤志彪(2013)

K式 a. 汤余惠(2001)、滕壬生(2008)、季旭升(2010)、李守奎等(2012)

L式 a. 朱德熙(1995)、张守中等(2000)、汤余惠(2001)、滕壬生(2008)

b. 滕壬生(2008)

“乔”字,小篆作“”形,許慎训作“高而曲也”,并将其构形分析为“从夭,从高省”。比对上列古文字构形可知,“乔”在先秦时期并未从“夭”,下部件“高”也未见删减字形。许慎所言显然是依据篆文形体立论,恐误。

二、“乔”的字形和本义

从字形的演进规律来看,隶定为“乔”的可靠字形是D式到L式。故切实可靠的“乔”字产生在春秋早期。它在春秋早期作“”形,晚期作“”形,都是在(高)形上加一曲线或。

E式由D式a形讹变异化而来,上部件延伸笔画成“(又)”,“又”形体方向不固定,常左右互作为。

E式上部件“又”进一步产生多种讹变:一是“又”形近互作为“ (力)”,作H式“”形,战国时期“力”四周互作,置至“高”上方,作“”形;二是“又”形近互作为“(九)”,作K式“”形;三是“又”同部音符互作为“(尤)”(又和尤都为匣纽之部字,音同),作L式“”形,有时重叠形体繁化作“”形。

F式承袭了D式a形,春秋晚期上部件形近互作为“(屮)”,战国时期“屮”稍有讹变,“”两旁直线弯曲笔画,作“”状,与“高”或连接笔画,或分割笔画。I式在F式基础上增繁无义偏旁“(立)”,作“”形②。J式是F式与H式相互影响繁化而成,“力”上端讹变成弯曲状作“”形。

G式也是在D式基础上讹变后而形成的。上部件形近互作为“(止)”,春秋晚期“止”上下互作,置至“高”下方,作“”形。

现拟“乔”字字形演变发展图,如图1所示:

图1  “乔”字字形演变发展图示

关于“乔”的本义有两种观点:一是从许慎说法,指“高而曲”。二是认为“曲”义无中生有,只有“高”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古人造字有据义构形的倾向,字形与字义密不可分,因此,两者可以相互佐证。《说文解字》所训“高而曲”,在D式构形上得到有力的印证。“乔”属指事字,曲线是指示符号。揣其初谊,应指在屋顶上添加勾曲物作装饰。因为是在高处,故转指在高处生长而先端折曲的树木,即乔木①。除字形可与本义相互佐证外,我们还能借助传世文献加以辅证。《尔雅·释木》云:“上句曰乔。”即枝干、枝叶上部弯曲为乔木,后泛指一切高而上曲的事物。《说文》所训本义可从。

三、传世先秦文献中“乔”的用法②

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即以“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出土文献)”相互印证。可以说,字形和本义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对传世文献用法的辨析。现将传世先秦文献中“乔”的义项罗列如下,具有争议的词也一并列出。

(一)形容词,指高而曲

“乔”常与“木”“岳”结合使用。很多辞书认为,“乔”只有“高”义,笔者不敢苟同。

1.乔木

“乔木”见于三部典籍,共四例:

(1)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

(2)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3)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下》)

(4)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山海经·西山经》)

辞书对“乔木”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是指高大的树木;一是指高而上曲的树木。《辞源》(2004)云:“木之高而上曲者曰乔。今统称枝干长大在二三丈以上者为乔木。”笔者认为这一释义最为恰当。《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均释为:“树干高大,树干和树枝有明显区别的大树,如松、柏、杨、柳等。”“乔木”的特点是“树干和树枝有明显区别”,所举例子中的杨、柳均是枝叶细长下垂,即有弯曲之形。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乔木”是指高而上曲的树木。

2.乔岳

“乔岳”见于《诗经》及《荀子》所引《诗经》:

(5)怀柔百神,及河乔岳。(《诗经·周颂·时迈》)

(6)陟其高山,嶞山乔岳。(《诗经·周颂·般》)

(7)诗曰:“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此之谓也。(《荀子·礼论》)

辞书多将“乔岳”释为“高山,本指泰山”。其实,“乔岳”之“乔”亦有“曲”义。《释名·释山》云:“山锐而高曰乔,形似桥也。”山峰似桥拱起之形,这与“曲”义相符。《列子·汤问》云:“四方悉平,周以乔陟。”乔陟,即重叠的山岭,亦有弯曲之形。杨伯峻《列子集释》引《尔雅》曰:“乔,高曲也。”至确。

(二)形容词,指诈伪

此义仅见于《庄子》一例:

(8)于是乎天下始喬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庄子·在宥》)

关于此处的“乔”,学界有三种看法:陈鼓应在《庄子今注今译》(2007)中,引崔譔所注,将“乔诘”视为复音词,表示意气不平;于省吾在《庄子新证》(1937)中,认同复音词的观点,但认为“乔诘”通“狡黠”之义;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皆认为,“乔”是单音词,表示“好高而过当”或“伪诈”。

笔者认为,“乔诘”在传世先秦文献中仅出现1次,未凝固成复音词,因此视作单音词更为合理。于省吾认为,“‘乔与‘狡双声叠韵,‘诘、‘黠并谐吉声,故相通借”。两词在语音上可通借,在词义上“狡黠”也说得通。不过,“狡黠”作为复音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将有乖离。”于省吾先生忽略了“乔诘”与“狡黠”出现时代的先后问题,因此,他的解释似有悖常理。林希逸将“乔”释为“好高而过当”,这是合乎情理的。“乔”本义是指“高而曲”,“曲”这一义素起着关键作用,由此可引申出表示好高骛远、误入歧途。成玄英结合上下文意,对“乔”进行解释:“‘乔,诈伪也。”诈伪,即弄虚作假之义;“诘”则表示责问。“乔”既然能依据字面意思讲得通,似乎就没有必要从通假方面进行解释,这样就会使问题复杂化。因此,笔者认为,林希逸、成玄英的说法可从。

(三)名词,人名

“乔”作人名,仅见于《楚辞》和《吕氏春秋》:

(9)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楚辞·远游》)

(10)段乔为司空,有一县后二日,段乔执其吏而囚之。(《吕氏春秋·开春论》)

(四)名词,通“鷮”

此义仅见于《诗经》一例:

(11)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诗经·郑风·清人》)

关于此处的“乔”,学界有一定争议。一说为矛柄靠近矛头结缨处;一说通“鷮”,指用野鸡毛做成的矛缨。笔者认为,“乔”如果作“矛柄靠近矛头结缨处”,似乎很难讲通;若理解为通“鷮”,问题则迎刃而解。首先,《毛诗》作“乔”,《韩诗》作“鷮”,可见,“乔”“鷮”两字可通假。其次,《尔雅·释木》云:“句如羽乔。”乔木枝叶弯曲,状如羽毛,这与“鷮”的羽毛形貌恰有相似之处。再次,《诗经》郑玄《笺》:“乔,矛衿之上及室题,所以县毛羽。”古代矛柄需添缀缨络作为装饰,鷮毛遂成为缨络的材料。最后,《清人》篇在章法上是互文见义,上文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毛亨《传》:“重英,矛有英饰也。”与此句相应,“重乔”解释为两矛上用雉羽作的缨子,似乎更为合理。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乔”通“鷮”,是指用野鸡毛做成的矛缨。“鷮”见纽宵部字。

(五)动词,通“蹻”

此义仅见于《黄帝内经》一例:

(12)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爇、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黄帝内经·灵柩·病传》)

“乔”通“蹻”,捷举手足以导引,与“摩”都表示按摩疗法。晋代皇甫谧《甲乙经》“乔”即作“按”字。“蹻”,亦作“按蹻”。《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这里的记载也可证明按蹻是按摩疗法。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乔”同“蹻”,意同“按蹻”,它是一种按摩疗法。“蹻”见纽宵部字。

四、出土先秦文献中“乔”的用法①

与传世先秦文献有所不同,“乔”在出土先秦文献中多作为复音词出现,单音词则主要用为通假。现将出土先秦文献中“乔”的义项罗列如下:

(一)名词,姓氏

“乔”之姓氏,从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乔氏源于姬姓,本作“桥氏”。相传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后世遂为桥氏。西魏时,桥氏改为乔氏。其实,“乔”作姓氏,已见于春秋时期的金文和战国时期的私玺、楚竹书中。例如:

(13)乔君(乔君钲钺)

(14)乔臣(《玺汇》1222)

(15)乔(邰)伈(信)鉩(玺)(《玺汇》0246)

(16)乔生逾止(《玺汇》4094)

(17)乔山(《上博九·陈公12》)

《上博二·容成氏1》有“乔结是”一词,“乔”通作“高”。“乔结是”就是“高辛氏”,即五帝之一的帝喾,号高辛氏。

(二)名词,人名

春秋时期,“乔”的多种异体“、、、、、、”,皆见于侯马盟书中,作“赵乔”(《晋编》1776)。战国时期只见于两人名中:“孙乔”(《玺汇》1518)、“周乔”(《包山·文书49》)。

(三)名词,通“鐈”

“鐈”,羣纽宵部字,指高脚鼎。春秋时期,秦伯丧戈云:“乍(作)(造)元戈乔黄”,这里的“乔”通“鐈”,词义已发生转移,转指青铜器材料,可能是铅锡一类,与“黄”一同表示青铜合金。战国时期,见于复音词“乔鼎”(《包山·遣策265》),即指高脚鼎。

(四)名词,通作“镐”

“镐”,匣纽宵部字,为周代邦名。“乔”通“镐”,见于战国楚竹书。例如:

(18)文王乃(起)帀(师)?(以)乡(向)丰、乔(镐),三鼓而进之,三鼓而退之。(《上博二·容成氏47》)

(19)丰、乔(镐)之民(闻)之,乃降文=王=(文王,文王)时故时而(教)民时,高下肥毳之利(尽)(知)之。(《上博二·容成氏48》)

(五)形容词,通“骄”

“骄”,见纽宵部字。自春秋时期起,“乔”就有通“骄”的例子,意为“骄傲,骄纵”,见于三晋郘钟:“余不敢为乔(骄)。”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更广,既见于中山王鼎,又见于多处楚竹书,共出现14例。例如:

(20)尔母(毋)大而,母(毋)富而乔(骄)。(中山王大鼎)

(21)贵福(富)乔(骄),自遗咎也。(《郭店·老子甲38》)

(22)戒之毋喬(骄),(慎)冬(终)保(劳)。(《上博三·彭祖2》)

(六)动词,通“矫”

“矫”,见纽宵部字。“乔”通“矫”,仅见于《上博六·竞公疟10》:“之臣,出乔(矫)于(鄙)。”有学者将这里的“乔”释为“违法”。笔者认为,释作“假托君命”较为合适。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恩宠的外臣,出则在边野假托天命。”“违法”的施动者一般为老百姓,如《韩非子·问辩》:“官府有法,民以私行矫之。”而作为君王的宠臣,释为“假托天命”显然更为合理。

(七)复音词

1.战国楚简特别是包山楚简出现大量与“乔”有关的职官名,例如:

(23)乔差(佐)(《包山·文书49》《包山·文书108》《包山·文书128背》)

(24)乔尹(《包山·文书107》《包山·文书117》《新蔡·甲三310》)

(25)乔与(《包山·文书128背》)

(26)左乔尹(《包山·文书49》)

(27)少里乔与尹(《包山·文书128》《包山·文书141》《包山·文书143》《包山·文书195》)

以上争议最大的是“少里乔与尹”。刘信芳(1997)、文炳淳(1997)、朱晓雪(2011)均认为,“少里乔与尹”是官职名;张再兴(2004)认为“乔与”是地名;王颖(2004)认为“乔与尹”是官职名。笔者认为,刘信芳、文炳淳、朱晓雪说法可信。《包山·文书128》:“左尹与公赐、正娄……少里乔与尹、郯路尹、

发尹利之命胃(谓)……”,第一个复音词“左尹”是已确定的官职名,按照“官职名+人名”的表达方式,“少里乔与尹”也应为官职名。

2.乔乔

这里的“乔”通“蹻”,“蹻蹻”表示壮健、勇武的样子,仅见于春秋郘钟:“乔乔其龙。”

一般来说,本字与通假字是因为读音相近或相同而通假,意义之间并无联系,如:传世文献“乔”通“鷮”,出土文献“乔”通“镐”。不过,也存在同源字通假的情况,即本字和通假字的意义是有联系的。如“乔”通“骄”“矫”“鐈”等。就此而言,探求“乔”字的本义,同源字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对此,笔者将在下文作详细阐述。

五、先秦文献中“乔”的同源词

王力先生(1982)将同源字界定为:“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王力《同源字典》(1982)所归纳的“乔”的同源词有:高、骄、矫、挢、峤、驹、蹻、翘。刘钧杰《同源字典补》(1999)在王力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补充:尧、顤、峣、?、獒、骜、趫、桥、鐈、鱎。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先秦文献中“乔”的同源词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共计17个:高、峤、挢、蹻、矫、骄、鐈、桥、驹、尧、翘、?、獒、骜、趫、憍、侨①。除了“憍、侨”之外,以上诸字在《同源字典》及《同源字典补》中皆有详细论证,概不赘述。笔者认为,“憍、侨”也与“乔”同源。

“憍”为见纽宵部字,“乔”为羣纽宵部字。两字宵部叠韵,声纽见羣旁纽。两字音近。同时,“憍”有高仰义。《庄子·达生》:“方虚憍而恃气。”李颐注:“高也。”司马彪注:“高仰头也。”“憍”由高仰头引申作“高傲、骄纵”义。故张湛注云:“无实而自矜。”《广韵·宵韵》:“憍,本亦作骄。”《集韵·宵韵》:“憍,矜也。通作骄。”如《战国策·魏策一》:“君予之地,知伯必憍,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

“侨”为羣纽宵部字,与乔同音。《说文解字·人部》:“侨,高也。”段玉裁注:“侨与乔义略同。乔者,高而曲也。自用为?寓字,而侨之本义废矣。”桂馥义证:“北方伎人足系高竿之上,跳舞作八仙状,呼为高橇,当作此侨。”这里的“侨”即指踩高跷的人。

以上同源词,有属于同义词的,如“高、尧”都指高,也有不是同义词的。不过,它们词义间的关系都是同出一源。下面对此加以阐述。

1.共性

山高曰峤;鼎高曰鐈;马高曰骄或驹或骜;犬高曰獒;头高曰?,它们的共性都是“高”。

手举高曰挢;足登高曰蹻;尾举高曰翘;缘木登高曰趫,它们的共性是“向高处”。

高而曲曰乔;上高两端低(拱曲)曰桥;思想态度不正(曲)曰骄或憍,它们的共性都是“曲”。

2.使动

高而曲曰乔。使弯(曲)变直曰矫。

3.行为者

高而曲曰乔。踩高跷之人曰侨。

以上同源词根据意义可为分两类:一是含“高”的语义特征:高、尧、峤、鐈、骄、驹、骜、獒、?、挢、蹻、翘、趫、侨;二是含“曲”的语义特征:桥、矫、骄、憍。“乔”与以上诸字是同源关系,由此推知其本义应有“高”“曲”之义。这再次证明了许慎所训本义是正确的。

“乔”作为先秦时期的常用实词,形义丰富。笔者结合传世先秦文献和出土先秦文献材料,对“乔”的字形字义进行了探究。在前人基础上,通过仔细比对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切实可靠的“乔”字初形出现于春秋早期,许慎所训本义“高而曲”是可信的。经历时代变迁,“乔”的字形呈现从又、从屮、从止、从力、从尤、从九等异体。在先秦文献中,“乔”主要用作通假,被通假字大多与“乔”同源。先秦文献“乔”的同源词有高、峤、挢、蹻、矫、骄、鐈、桥、驹、尧、翘、?、獒、骜、趫、憍、侨。这些同源词有的含有“高”的语义特征,有的含有“曲”的语义特征,这再次证明了《说文》所训本义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陈林.秦兵器铭文编年集释[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5]董蓮池编著.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6]方勇编著.秦简牍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

[7]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9]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1]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12]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3]黄锡全.介绍新见秦政白丧戈矛[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14]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5]李宗焜编著.甲骨文字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6]林义光.文源[M].上海:中西书局,2012.

[17]刘钧杰.同源字典补[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8]刘孝霞.秦文字整理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9]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Z].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

[20]刘钊,洪飏,张家俊编著.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21]罗福颐.古玺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2]孙刚编纂.齐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23]汤志彪编著.三晋文字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3.

[24]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5]王爱民.燕文字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6]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7]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袁林.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汉籍全文检索系统(4.20)版[M/C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29]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A].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9.

[30]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1975.

The Study on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Qiao(乔)” in Pre-Qin Literature

Cai Yanj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antou Polytechnic, Shantou 515000, 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conducts a study on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 “qiao(喬)” via collecting the pre-Qin literatures handed down from history and unearthed. Through the reviews on the textual criticism and explanations, the reasoning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form, the analysis on the meaning and usage in the pre-Qin literature, the induc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paronyms made by the predecessors on the ancient writings of “qiao(乔)”, and other various, multi-angle discussions, we hold the beliefs that the primary form of “qiao(乔)” was exactly form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n the character appeared to contain parts like “you(又)”“cao(屮)”“zhi(止)”“li(力)”“you(尤)”“jiu(九)” and other variants. The character “qiao(乔)” in pre-Qin literatures were often used as interchangeable word and the characters which were interchanged are often paronyms of “qiao(乔)”.Under the multiple researches on the form and meaning,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qiao(乔)” should follow Xushens point of view which is “high and bent”.

Key words:“qiao(乔)”;the form of the character;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the pre-Qin literature handed down from history;the unearthed pre-Qin literature

猜你喜欢

字义字形
从龙字字义的角度探究龙的中国文化意蕴
“品”字形结构的字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⑧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绝和决
燥、躁、噪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