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与行动方略
2019-01-13张海宁
[摘要]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党的十九大和“一带一路”峰会精神要求,我国高职院校须加强与沿线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在发展自身过程中不断调整专业建设,开展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培训;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输出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文章从应用技术培训、优势专业辐射、骨干教师援外、技能成才留学、企业出海助力、教育质量保障、科技服务合作等工程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张海宁(1980-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适应跨境物流业转型升级的‘3+2跨国分段专本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b/2018/03/2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3-0037-05
步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见证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政治结构的不断变化。由此可见,仅仅依靠我国单一的内部需求实现我国政治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不完整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是我国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的新环境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仅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模式,还要积极实施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支持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创新教育模式,助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找到让高职教育真正实现特色化、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一、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依据
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看,《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引领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六个方向:第一,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形成自己的标准和特点;第二,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第三,加大“引进来”力度,注重资源“优质”引进,更好地服务专业内涵建设;第四,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我国优质生产力“走出去”,服务当前中国产业的国际布局;第五,大力发展来华留学事业,培养对华友好人才,营造良好的国际文化环境;第六,“双高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将需要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和交流中提供大量支持。国家层面上的各项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并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然现状
我国非常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职教体系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实然现状对各个相关领域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领域改革。改变我国高职教育传统的办学理念、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这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以及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互学互鉴。根据2018年10月教育部统计的数据,2017年中国与东盟互派留学生总数为222537人,而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前的2012年,中国与东盟互派留学生总数仅为61819人。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这座可以让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的“桥梁”,提高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之一,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其积极招收来华留学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进优秀教育资源,输出我国优秀的高职教育体系,2015—2018年度正式招收的留学生来自韩国、缅甸、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南非等42个国家,共计460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总数占比为98%。
三、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与挑战
1.“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对话、师生互访、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和校企协同“走出去”等类型。高职教育国际化工作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所以发展相对滞后缓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从国家层面给予了高职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契合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国际化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
2.“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一带一路”倡议将为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国际化发展带来契机。我国将会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探索人才交流与合作新渠道,汲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之精华,转变我国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试点国际化项目,为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补充新鲜血液。“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们了解沿途国家的教育现状,传播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法等提供了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必将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3.“一带一路”倡议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据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的评估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亚洲各国将在基础设施方面累计需要投入约8万亿美元,涉及能源、电信、交通、水务、卫生等诸多领域。在此背景下,我国可以进一步深化与邻国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资源加工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就意味着我国对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拓展我国劳动者的境外就业市场,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同时促进周边国家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机会,密切跟随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发展的新方向,探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形态、新渠道,培养国际化人才。
4.“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和桥梁。“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多数都存在经济发展的需求,希望引进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与资源,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以促进本土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大批企业正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全球范围的经贸合作与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赴境外办学,不仅可以为当地培养了解中国、精通相关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和对华友好人士,还可以为我国企业培养大量熟悉所在国国情、具备技术管理等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实现中外互利双赢。
四、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与行动
1.应用技术培训工程。高职院校需在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深化产教融合,调整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柱、特色产业,由现有国培项目院校和企业共建一批援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包,开展分行业、分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题培训班,提升沿线国家职教师资水平。围绕“一带一路”沿线重大建设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置或组合相关专业,积极开展沿线国家企业员工、新增劳动力、产业转移人员的技术技能短期和中长期培训,满足产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职业人才的需求。
实施学生校际交流项目。以专业“对接合作”为基础,以二级学院为主体,辅以强化英语培训,举办“国际试点班”。在学分互认、文凭交流和跨国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校际交流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素养和能力培养,并为学生提供海外留学的上升通道。
实施学生海外实习项目。扩大实习的范围和形式,与“一带一路”沿线跨国企业合作,结合学习和研究,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在海外的实习和就业。
积极参加国际竞赛。培育突出学校综合水平和特色的国际竞赛项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2.优势专业辐射工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化以“语言+技术”应用课程为主导,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首要保证。高职院校有必要在设置课程时对课程进行分类,为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同时,课程需要与现代教学方法和国际教科书建设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走出去”,到沿线国家实施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选择沿线国家相匹配的院校与专业实行强强联合,协同培养熟悉彼此文化、服务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型人才。通过托管、集团化办学、连锁办学、重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向沿线国家较弱的院校输出课程、教师、管理、文化,帮助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技能积累。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中外院校共建专业、联合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与实践指导书、数字化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走出去”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根据“走出去”人才需求改革相应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开设“海上丝绸之路史”“东盟经济地理”“东盟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等课程。同时,还应开设“中国历史”“中国人民与哲学”“对外汉语”等课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骨干教师援外工程。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第一要务是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国际化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与周边国家的高职院校建立对口交流,加强对有关国家历史、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了解。高职院校还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继续吸引国外优秀的“双师型”专家加入。针对沿线国家职业院校的需求,以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骨干教师教学、科技援外。选拔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特别是技能大师、首席技师等赴境外职业教育机构,承担课程教学,指导专业建设、基地建设、课程教材开发、教仪研制等。鼓励当地行业领域紧缺的专业教师以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身份赴境外,参与企业技术指导、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以及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指导等。
4.技能成才留学工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人才交流,拓展合作渠道,有利于学习国外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等,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一带一路”倡议中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和“输出”,有利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丰富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也可培养大量对华友好人士,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如可逐步扩大留学生中的学历生规模,对普通语言生增设常用或初级技能课程;以学费优惠、学分互认、课程替代、技能考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交流交换培养;与沿线国家信誉良好、资源丰富的留学服务机构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为留学人员提供低廉、高效、便捷的服务;高职院校也可借此机会,一方面扩大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的策略吸引优秀的人才。
5.企业出海助力工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为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提供了机遇。职业教育“走出去”,为他国培养合格的“一带一路”建设者,将成为融合两国利益,实现民心相通,保障“走出去”走得好、走得稳的重要桥梁和基础。高职院校对接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手段与方法,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
一是高职院校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在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政府通道、企业通道、高职院校和国际合作平台,将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交流资源优势和境外合作目的国的职业教育需求结合起来,以政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建设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和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境外学历生,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为我国具有跨境生产经营任务的企业培养海外本土化人才,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在我国产业的国际布局中有所作为。
二是高职院校解决企业“走出去”问题。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为“走出去”企业培养所需要的大批具有熟练技能、懂中国企业管理文化、懂中国技术装备标准、懂汉语的当地雇员,以真正落实我国企业产能国际化战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联合“走出去”企业开展境外就业的订单班、定向班、专门班,融入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课程。发挥高职院校独特的技能培訓优势,跟随“走出去”企业面向中国籍员工和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发挥高职院校翻译、商务、营销、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优势,辅助“走出去”企业拓展市场。
三是要推进教学资源转化。高职院校将较为成熟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专业教学资源库、行业职业标准、精品教材进行多语言翻译,以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输出。组建高职院校MOOC丝路联盟,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发一大批当地语言的优质技术技能课程,开展网络教育。支持专业骨干教师承接国外院校的教学资源开发、教学仪器设备开发、教材编写等外包业务。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源可开发、应用、共享、服务、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
6.教育质量保障工程。从职业教育内部看,高职院校需建立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为基本标准的职业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人才培养现状和对教学质量的监管等。在完善好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后,还应从外部进行监管,包括政府、企业等。在实施质量监管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对相对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提高要求,鼓励其在保证人才质量的情况下,办有特色、有水平的高职教育。各院校应将国家教学标准作为地方(学术)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确定专业的教学文件和课程实施计划,组织制定相关核心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形成符合国家教学标准的教学体系结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要加强高职院校对自身教学诊断和改进体系的建设,还要加强政府对诊断工作的指导,从宏观大局落实高职院校质量保证的主体。此外,国家还应不断修订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管理在省级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应用,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状的数据收集,确保人才的高质量輸出,服务我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7.科技服务合作工程。搭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成果交流、交易和转化平台,积极推介高职院校专利和科研成果,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中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选择对方有需求、国内有优势的领域开展科研合作、新产品开发、技术转移等;及时发布沿线国家技术技能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吸纳沿线国家技术人员来华研修。
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跨国中资机构与跨国企业。合理调整中外合作项目的收费标准,进一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对招收留学生与开展国外员工培训的职业院校,根据招生与培训人数各级财政要求进行经费补助。对骨干教师外派援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所在院校要在职称、医疗、生活保障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以及中华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沿“一带一路”对外辐射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陈海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6):52-57.
[2]冯宝晶.“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68.
[3]晋雪梅.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0(5):55.
[4]李术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召开“一带一路”倡议与职业教育研讨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62.
[5]徐华,黄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6(4):143-145.
[6]杨恕.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交流合作的战略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5(6):97.
[7]张德军.“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支撑路径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6(21):35-37.
[8]张利霞,王勇健.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航海教育研究,2012(2):116.
[9]祝蕾.“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106-110.
[10]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and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ADBI). Infrastructure for a Seamless Asia [M]. Tokyo: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200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