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2019-01-13张国浩王以雷
张国浩 王以雷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高等教育改革、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整体基础薄弱、资源支持乏力、发展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政府要主导实施,加大财政投入,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资金支持;院校要找准定位,坚持特色发展,注重打造品牌和优势;企业要积极融入,培育应用型人才,全方位深化校企合作;社会力量要协同参与,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突破
[作者简介]张国浩(1988- ),男,江苏邳州人,徐州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王以雷(1984- ),男,江苏丰县人,徐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江苏 徐州 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287)和2017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创新文化的高校创新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XSZ09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3-0032-05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向着不同的方向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不单单是一所院校实施综合改革和谋划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因此,有必要将高校的内涵体现在办学定位和特色上,形成高校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不断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一、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迫切需要引导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院校转型发展就是要从不同维度,积极适应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调适,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及运行模式。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种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改革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只有实现从原本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国家和部分省市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分类转型发展,不断强化内涵和特色,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落实分类管理,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及规格,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严重失衡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变单一的发展思路,从培养学术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变,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技术发展高度耦合,充分發挥地方高等教育在国家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有力支撑作用。
2.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分为学术研究型、专业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身特有的办学特点,但我国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将学术研究型大学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导致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出现办学同质化、定位偏差等问题;另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术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等问题限制,导致其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就成了一个前提条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抢抓机遇、准确定位、错位竞争,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近年的统计数据看,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呈现加剧的势态,而且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这种现象虽然由多种因素造成,但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相关调查显示,会计财务、教育、银行、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供不应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应用技术人才缺口问题突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不精准,且缺乏特色,培养的人才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较为严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向应用技术的方向转型发展,培养出具有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人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4.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目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对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直接影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建校之初,其独特的优势就在于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具地方特色的专业设置和建设。该类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教先导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院校在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人才的同时,还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容易取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利益共同体的支持和配合,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是在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类院校的基础上,重组并升级发展形成的。这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方投资管理为主,具有依靠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但是,由于地方条件有限,支持力度不足,在转型发展的起步阶段,缺少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及推进层面的策略研究,面临诸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1.整体基础薄弱。要想真正保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要认真分析其转型发展面临的现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层次相对较低,很多院校是通过转制升本、合并升本和独立建本等方式建立起来的,过于追求办学层次的提升,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不够明显。这表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一些重点本科高校相比,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行足够、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实现有效转型发展。另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也较为传统,灌输式、讲授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十分普遍,转型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工作的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高学历、低技术能力”的问题,致使很多教师都是学术型教师,很多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技能培养。
2.资源支持乏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只有在各类资源有效配置和支撑下,才能实现向特色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实行“省市共管”的管理模式,由于管理权限和职责不清晰,省级政府兼顾管理众多院校而很难管理到位,市级政府能够提供的资源有限,使其处于管理缺失、办学资源匮乏的尴尬境地。外部支持方面,国家和省级项目及政策主要惠及部属和省属重点院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中获益较少。制度设计方面,缺乏产学研合作的制度性规范,校企互惠共赢、协同发展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缺失,对企业参与应用技术教育、参与联合人才培养缺乏规范引导。经费来源方面,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收到的社会捐助、企业赞助、校友捐赠较少,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处偏远地区,教育投入也受到限制,科研实力较为薄弱,产学研合作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3.发展定位不准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的首要目标和任务。院校的转型发展定位,决定了其今后的产出效率和效果,但随着我国院校转型策略的实施,很多参与到转型行列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盲目地实施转型,这实际上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方向会直接决定今后输出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人格素养,很多院校由于没有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对地方经济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进行综合分析,导致专业设置不够科學。部分院校的转型缺乏论证规划,对于后期发展方向没有进行准确把握,导致自身的专业不精、课程冗杂,无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些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于这一现状没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依然追求教育教学层次的提升,而不是应用型能力的培养,这体现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定位有失偏颇。
4.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由于当前形势的推动,导致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突击转型的情况,没有积极优化自身的教学体系,无法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这些院校的教育资源本身较为短缺,再加上根深蒂固的传统办学方式,尽管其正在融入转型行列,但没有从实质上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看,其过于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忽视了企业资深兼职教师的引进,并且很多高校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导致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没有有效改善一些实质性问题,所培育的人才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这是因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依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来调整、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原本单一的育人方式,培养了大量“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技术不强”的学生,之所以这些学生就业难,原因不单单是人才类型不匹配,更重要的原因是人才输出的质量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改变原本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素质优良的应用型人才。
三、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顺利实现转型的前提条件是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这就需要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及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统筹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需要秉承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政府、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稳步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1.政府要主导实施,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政府要主导统筹推进,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与结构调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加入转型队伍,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达到理想化状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其进行监督和支持,同时还要从自身的高度站位,提出相应的转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作用,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调动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解决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建立院校的特色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系统的转型制度,根据不同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情况,区别对待,规划不同的转型发展目标,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对院校的转型发展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如从专业设置、招生政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很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相对较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投入力度相对较小,所以政府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财政政策支持,保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稳步推进。
2.院校要找准定位,坚持特色发展。要想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还需要从院校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清晰自身的定位,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分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地区发展急需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思考怎样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技术型院校,从而快速准确定位,更好地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转变,并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同时,要积极建立符合自身优势的课程专业体系,培育特色专业,这将直接决定未来输出人才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所以要注重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建立与其他高校有差异性的专业,更好地促进特色应用型院校建设。另外,还要积极吸纳应用型兼职教师,以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具有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师,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引进行业杰出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3.企业要积极融入,培育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与院校的合作,努力培养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匹配的专业人才。企业通过主动出击,积极联合相关院校主动培养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真正从行业的角度明确人才的需求类型和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等要求,有效缓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解决自身不易寻求高素质人才的困境。企业要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与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协同进行项目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在携手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的同时,还可以收获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还要主动与院校合作,在校内建设自己的培训基地,通过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机制,在促进企业文化宣传、品牌形象建立的同时,有效丰富学校的教学方式,为促进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探索建立校企人员换岗流动机制,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教学,把更多产业前沿信息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共同努力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4.社会力量要协同参与,推进开放合作办学。要持续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吸纳和运用社会资源助力院校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参与办学的新格局。通过院校成立董事会,鼓励境内外企业及合作单位支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多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上来。设立院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并以此为平台,探索实施办学观察员制度,邀请家长、校友、用人单位等向学校建言献策。主动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重视第三方评价报告的分析与运用,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办学数据,让社会公众加深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了解。充分发挥各类科研院所、专业学会、行业协会作用,聚集专家智慧为院校转型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和咨询服务。支持院校与实业集团、金融服务机构等加强合作,以自身的品牌、文化、专利等无形资产,撬动更多的社会闲置资本支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缓解办学经费及资源紧缺的状况。要逐步建立完善相应机制,引导和支持更多社会团体深度参与院校的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抢抓机遇,积极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2]陈亮,王光雄.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6):26-33.
[3]陈拥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以湖南省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5(1):21-30.
[4]胡晓清,李建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確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0.
[5]李国仓.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热潮下的冷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6,(4):72-78.
[6]李月云.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23):53-59.
[7]夏美武,徐月红.应用型高校联盟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基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分析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6):70-76.
[8]应雄.“双向多元”型师资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J].教育发展研究,2015(19):40-46.
[9]张应强.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江苏高教,2014(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