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13王宏宇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儿科天津301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4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呼吸机新生儿

王宏宇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 儿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3年以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呼吸机治疗),观察组(30例,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的患儿缺氧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呼吸机参数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透明膜病症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由于进行性肺不张而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等,也被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这是由于新生儿患有先天性肺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患儿体内的一叶或一段肺组织过度膨胀,压迫正常肺组织,从而导致婴幼儿急性呼吸窘迫[2]。如若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患儿的死亡,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地观察,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3年以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29.05±2.4)周,呼吸机治疗,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28.75±1.8)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对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此后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批准认可。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使用呼吸机用药前先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呼吸机的参数具体包括了患儿的呼吸频率(R),呼吸末正压(PEEP),吸气峰压(PIP),以及平均气道压(MAP)等数据。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控制在5cmH2O的PEEP,气体流量控制在10L/min,患儿的呼吸频率为40次/min,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地监测,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适当地呼吸机参数调整,若发现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使用对照组患儿的呼吸机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如下:采取气管滴入法。PS以混悬液的形式,通过气管插管,经细导管滴入患儿的肺内。用前先吸清患儿的气道分泌物,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PS分成4等分,用4种不同的体位完成左上、下以及右上、下肺部注药。每次注入时间为5~10s,每注完一个部位后手控通气1~2min,并进行拍背,使得PS能够均匀分布在患儿的肺中。4部肺注药时间一共10min,注射完毕全量之后再进行机械通气,注药后的2~4h不再作气管内吸引。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儿通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前后的呼吸机参数进行对比来判定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是否良好。可以通过使用胸部X线进行患儿的症状复查。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共有30例,用药前患儿的PEEP(4.3 ±0.6),PIP(2.03±0.11)p/kPa,R(39.01±3)次/min,用药后患儿的PEEP(3.7±0.5)*,PIP(1.70±0.10)*p/kPa,R(32±2)*次/min,观察组的患儿共有30例,用药前患儿的

PEEP(4.41±0.4),PIP(2.57±0.20)p/kPa,R(40.02±2)次/min,用药后患儿的PEEP(3.2±0.4)*,PIP(1.45±0.13)*p/kPa,R(31±3)*次/min,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注:“*”与用药前相比,P<0.05。

3.讨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症状分为早发和迟发两种,其典型的症状是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性哮鸣音,其体征通常胸廓不对称[3]。通常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原则是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PS、机械通气等三种治疗手段,目的是为了将患儿体内的萎陷的肺泡打开。若如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够及时,患儿的病情会恶化迅速,因此,此病的致死率较高,患儿的支气管发育不良,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命质量。因此,为了改善患儿的呼吸参数,提高治疗率,本文探讨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以期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常规的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方法虽然也对患儿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稳定患儿的呼吸道,使患儿的呼吸末保持正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也能得到重新激活,改善患儿的酸中毒症状[4]。但是单一使用呼吸机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耗费的时间较长,治疗的疗程也相对较长,会给患儿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常规的使用呼吸机治疗方式不符合现代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需要。

与之相比,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缩短治疗的疗程,节约治疗的费用,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帮助患儿补充更多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能够证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是导致新生儿患有肺透明膜病的主要原因,其具有降低肺泡气-液面表面张力的作用,维持肺的功能,保持肺的顺应性,也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肺水肿[5]。此外,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增加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趋化性,起到调理素的作用,防止小气道萎陷和气体的滞留,保持患儿小气道的相对稳定,这是一种相对经济、安全并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大多数患儿家属的接受。

综上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透明膜病症状。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呼吸机新生儿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