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D压力抗栓泵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下肢DVT形成的应用
2019-01-13石静王翠娴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300350
石静 王翠娴 天津市海河医院 (天津 30035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分析SCD压力抗栓泵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应用SCD压力抗栓泵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检查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DVT阴性46例,阳性为4例,发生率仅为8%。结论:老年骨折患者运用SCD压力抗栓泵可有效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老年人股骨骨折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下肢,主要是由于患者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发生异常凝结,对静脉管腔造成阻塞,进而影响了患者正常的血液回流。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将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同时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病情严重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SCD压力抗栓泵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SCD压力抗栓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平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骨科老年股骨骨折患者50例,男24例,年龄在60~86岁;女26例,年龄在60~89岁,平均72岁。本组病例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股骨近端骨折3例,股骨髁上骨折1例,均于患者入院时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50例患者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前,均排除使用禁忌证[2]:(1)任何有可能妨碍充气压力带作用的腿局部情况,比如皮炎、坏疽以及皮肤移植手术等。(2)合并动脉硬化以及缺血性血管疾病患者。(3)腿部严重畸形。(4)腿部出现大范围水肿以及发生肺部水肿患者。(5)疑似已出现深静脉血栓症。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用SCD压力抗栓泵治疗,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操作医师首先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采用SCD压力抗栓泵进行治疗的必要性,在患者接受SCD压力抗栓泵治疗后再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然后操作医师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采用压力腿套将患者的下肢进行有效固定,通常来讲套与肢体接触面以容下两指较为合适。在患者准备好之后接通电源,设置腿部充气压力带的充气压力为45mmHg,在充气压力达到预设值之后进行压力循环,持续时间为11s。基于充气腿套对腿部进行圆周压力,有效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并保障血液的单向流动。之后将两个腿的腿套同时进行放气,血液回流入下肢。患者每次治疗1h,每天治疗2次。在对患者采用SCD压力抗栓泵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操作医生应该时刻对患者的体温、皮肤颜色、神情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肢体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适,应该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50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WELLS评分表进行评估,评分≥3分者,即为高危。其中20例为高危、30例为中危。观察20例高危人群,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以及肿胀程度,每日定人,定时间,定部位测量双下肢周径,以了解肢体肿胀情况。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用软尺测量,测量点分别为大腿髌骨上15cm,小腿为髌骨下10cm处做好标记;每日测量患者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以前的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此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观察指标。
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辅助检查,基于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确定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发生在远端则为远端血栓,如果仅累及胭静脉以上则为近端血栓,如果累及远近端则为全静脉血栓。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3]。
2.结果
本文研究50例患者中仅有4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并且医学影像诊断结果显示均为远端血栓。
3.讨论
3.1 DVT是老年骨科患者比较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DVT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人数明显增加,80岁较30岁的患者发病率可增加30倍,同时手术、创伤以及长期卧床等均是引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4],因此高龄、长期卧床也是DVT形成原因之一。股骨骨折多数是老年人,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退变和(或)器质性病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下肢血流处于滞缓状态。DVT形成原因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内膜损伤有关。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目前主要包括药物和物理两种预防方式,其中药物预防为采用抗凝药物来有效降低患者血液的高凝程度,但是可能会引发患者产生出血等并发症。本文应用SCD压力抗栓泵对本科室5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效果明显。因此,目前采用SCD压力抗栓泵来改善患者血液淤滞状态进而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特点。
3.2 压力抗栓泵应用原理
SCD压力抗栓泵系统由主机、连接管以及充气压力带组成。其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基于压力循环渐进式变化的气囊大面积地按摩挤压深层组织,SCD EXPRESS压力系统结合Kendall的“血管再充盈检测”专利方法,对于系统压迫治疗之后,肢体静脉再次充满血液的时间进行测量。接着在后续循环周期中,所测时间将作为两次压迫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形成对下肢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的过程,下肢静脉血液加速向心回流,从而增加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5]。不需要人工设置参数,由机器自动控制,减少错误操作。
3.3 压力抗栓泵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操作医师首先要取得患者配合,并帮助患者选取舒适的卧位,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性。对于消瘦或卧床患者,为了有效防止皮肤压伤,在患者的骶尾部应垫泡沫敷料或水垫,同时在患者的足跟以及内外踝等骨突部位也应加水胶体敷料,将机器固定在床尾栏上,充气压力带如同袖带式血压计,上抬患者双下肢,将充气压力带缠绕于患者下肢,从脚踝拉到大腿最上面并粘好,松紧度以能容2指为宜;应避开关节处、手术切口及伤口引流管。接通电源,开机后默认为腿部压力带,将左A、右B端口分别与患者左、右肢相匹配,机器自动感应血管充盈,调整排气时间。该装置即会按照脚踝→小腿→大腿顺序,依次反复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两次压迫之间时间不少于20s,不超过60s。从而有效促使肢端静脉回流。
总之,压力抗栓泵是一个安全、有效利用机械方法预防DVT的手段,通过对患者实施力量均衡的无创按摩,替代人工按摩的多种不足,患者用后舒适、容易配合,效果好。同时,压力抗栓泵操作简单,还能够降低患者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