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困源于心困
——小学德困生现象及心理辅导策略
2019-01-13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陶明芳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 陶明芳
一、德困生的日常表现
“更多的时间经验表明,学生的学业不良,是品行问题产生的重要诱因”,德困生是那些品德表现不良而受到教师或学生歧视的学生。德困生往往还是学困生,常常有以下数种行为表现:不喜欢学习,成绩不好;在班级、学校“不守规矩”;经常“惹事生非”,不团结同学甚至顶撞教师;有时在教室“大闹天宫”,弄得乌烟瘴气;言行粗鲁,有时出手伤人,动口骂人;在学校欺小凌弱,故意找事;强词夺理,得理不饶人;课外乱跑,课堂多捣乱,作业不做,不认真读书……虽然品行严重程度有轻有重有多有寡,但这样的学生往往每个班都少不了,甚至“俯拾皆是”。
二、德困生的形成原因
德困生的形成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如家庭方面因素,或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如小溺爱导致长大不服教育,如粗暴教育造成逆反性格等(方法缺失型);或家长生活不注意、言行失当给孩子构成了不好影响(环境困惑型);或家庭畸形(单亲、离异、孤儿、隔代抚养等)给孩子健康成长留下阴影(心理障碍型)。
学校教育方面因素:或从教者教育教学偏差,没有因材施教(知识欠缺类型);或存在歧视环境造成心灵伤害;或陷入自救失败的怪圈中不能自拔(误陷泥沼型)。
还有社会的因素: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环境困惑型);或留守家庭、空巢家庭,监护人监管乏力等(家教空缺型)。主观原因有个人自身方面的因素:或成长中思想认识跟不上(意识迷茫型),自身“防疫力”自控力、习惯差(意志薄弱类型),或身体先天缺陷(身体不健康类型),或智商欠缺(智力低下类型)。
三、德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德困生的转化工作意义重大。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汉贾谊《治安策》),所以转化德困生是首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还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学生是构成班集体的细胞,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必须依靠班内每粒细胞的共同积极行动。德困生常常是班级集体目标的实现的阻碍因素之一,首先德困生现象对班级发展榜样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利,其次德困生不“困”的方面,往往会对其他同学和班级的发展造成不良导向作用。德困生转化工作是全体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树立良好学风班风,更对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意义重大。
四、德困生转化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对德困生的几个心理特征的剖析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认为,学龄期(约6~12岁)少年儿童心理处在“勤奋——自卑”这样一个阶段,他们内心的问题是“我能不能为全世界的人与事物做什么事”,这个时期学生获得的“正面成果:获得学习能力,成就感”,容易给他们造成的“发展障碍”是“失败感”。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勤奋感的获得来自家长、教师、同学和邻居,如果儿童得不到以上这些人的认可,有的孩子就会放弃对勤奋感的追求,进而形成觉得自己没用的自卑感。所以若孩子感受到自信与自尊,他就会收获勤奋的美德,他的成长和发展也就会健康和完整。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小学阶段德困生一般表现出以下心理特征:
1.主体意识和自尊心觉醒程度较高,但往往觉得得不到他们内心认为的足够尊重。
和大部分学生相比而言,大多数德困生一般呈现较早社会化(即常说的“早熟”)特点,自尊心和主体意识觉醒较早,言行失当后不能容忍教师当众批评或者不恰当的话。
2.有作为“勤奋”动力的上进心,但往往不能获得“正面成果”。
德困生好胜有上进心,但由于认知基础不够,很难获得胜利。毅力不足、道德认识水平相对低下的他们总在其他易于“取得成功”获得瞩目的方面(一般是不良行为)上出风头,来满足好胜的心理需求和表现自己的欲望,于是演变成了不良言行。
3.有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大家认可的愿望,但又不能克服意志薄弱的缺点。
德困生有改变现状和实现自我获得肯定的心理,即使对前途失望的“一塌糊涂”的学生,也一直有“重新做人”的想法。在新的条件、新的契机来临之时(比如获得小小的肯定而产生成就感),他们会爆发出新愿望和动机,如果此后能克服意志薄弱的不足,能够坚持不懈,他的心理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对德困生转化的心理辅导策略
1.对德困生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德困生现象很正常,所谓德困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德困生完全可以转化,教师要相信德困生也能成才,甚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小时候很顽皮,甚至一次掀翻了宾客的桌子,是名副其实的“德困生”,后来他闭门思过,经过勤学苦读成为著名学者,参与《二十四史》的编修工作。北宋司马光小时候贪玩贪睡,也是“德困生”,屡受先生责罚和同伴嘲笑,后来改掉坏毛病,坚持不懈读书,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文豪。德国海涅是学校里人尽皆知的德困生,但经过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大诗人。所以德困生并不可怕,德困生教育的关键在于是否得法,优秀的教育者能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2.教师要留心观察德困生,抓住契机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德困生的缺点多而且显而易见,但他们身上有时会存在闪光点,不过往往少而微、隐而藏。责任心极强的、敏锐的教师,以“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可以捕捉到。这些闪光点就是德困生身上必然存在的积极因素,抓住这个闪光点就是找到了学困生心理辅导的最佳切入点。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就是那些被学校开除的,非常难以教育的青少年,如果被安置在有正常秩序的环境里,也会变得很好”。教师敏锐捕捉德困生的积极因素,如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渴求上进的心情,如偶然显现的优点,用“放大镜”的方法去对待、去发扬。
3.对德困生的心理辅导要讲究方法。
首先,要将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有效辅导的前提,用爱让这些孩子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心爱护,内心里悦纳教师、悦纳自我。其次,要善于唤起和培养”德困生”的积极因素,与优秀的学生相比“德困生”的兴趣等次较低,同时不够稳定,易受影响而改变,所以对德困生积极兴趣的发现和培养特别重要;其次心理辅导要帮助德困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德困生往往自卑、胆怯、自我封闭、自暴自弃,决不能过多批评、责骂,需要耐心和宽容,通过谈心帮助他们分析犯错误的心理原因,使他们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反省自身,从而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为德困转向德优打下基础。再次,教师还要调动各方各面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获取家长的正确支持,让社区配合学校开展积极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正能量,共同关注、研究、探索德困生的教育,形成强大的教育网络与教育合力,避免“2>5”现象的出现,从而使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帮助更有实效。
五、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德困生是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作为有责任心、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德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教育的核心不是教训而是“爱”,给与德困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意,让这些长得不够端庄茁壮的幼苗沐浴阳光而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