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共生意识的培育探析
2019-01-13符露露
符露露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仅要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1]大学生是党和人民事业永续发展的力量来源,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培育大学生共生意识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共生意识的内涵
(一)共生意识的内涵
共生意识包含了平等、共处、守契、共赢、共爱等内容。具体而言,平等是指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各方权利义务的公平性;共处即以温和、善良、宽容、恭敬、友好、谦让的态度相互共处;守契则意味着双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义务,共同遵守以诚信为内核的“契约”,把整个社会营造成一个“共生体”;共赢体现在以解决竞争与冲突为出发点,以共同发展为归宿,共生共荣;共爱,即兼爱意识,意指要懂得爱、学会爱、珍惜爱,能在现实生活中用心去感悟和表达真切的情感,关爱自然、心系社会、尊重他人、珍爱自己。[2]
(二)大学生共生意识的具体内容
共生是指人与群体、社会、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引导大学生形成以自省、包容、责任、诚信为具体内容的共生意识,对大学生形成和谐人格、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极其重要。
自省,是共生的前提。自省指个体以自我已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指向,充分调动自身情感意志,对自身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认知、评价、反省、纠正,客观检视自己的实践表现。大学生通过自我监督、教育和调控,把科学的理论、和谐的观念、积极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提高和升华对共生意识的认知,实现共生意识内化,从而形成正确的实际行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社会的健康积极的细胞。
包容,是共生的基础。包容指在坚持正确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的协调、让步和宽容,以博大开放的胸怀正确认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尊重个性,承认差异,求同存异。毛泽东曾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有矛盾产生,矛盾双方总有各自的利益和追求,当不同的思想、观念乃至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必要的妥协与和解是包容的表现。孔子提倡“君子和而不同”,体现的就是包容性,即尊重个性差异,承认多样性,通过不断交流和融合以达到与他人共生。[3]
责任,是共生的具体展现形式。责任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和谐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人格素质和自觉行为。大学生共生意识中所包含的责任意识内容丰富,可分为对自我责任意识与对家庭、他人、社会群体和环境的责任意识。其中,自我责任意识包括自我生存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对他人和社会群体的责任意识则包括对家庭、对他人和集体、对国家和民族、对世界和人类等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对自己职责的感知,更是促进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动力。[4]
诚信,是形成“共生体”的保证。“诚”即诚实,忠诚老实,尊重客观事实。内诚于心,主要指主体内在稳定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情感体验;“信”即守信,讲信誉,重信用。外信于人,侧重指主体“内诚”的外化,主张言行一致。诚信是指人们对诚信内涵的价值意义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自觉认同和主动选择的意向,从而推动个人诚信行为的内生动力。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化。以诚信为内核,把整个社会营造成一个“共生体”,利于诚信行为转化为自觉主动行为,形成稳定的诚信品质,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信用基础。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共生意识培育对策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大学生共生意识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和谐问题、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等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着重强调共生意识对个人全面成才成长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对共生意识的理解。
(二)增强大学生共生意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帮助学生理解诚信是个人基本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中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共生的无形资源,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包容心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引导他们恰当客观评价自我,善于合理调节自我,主动自觉规范自我,从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身知、情、意、信、行等各方面和谐发展,自觉养成共生意识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
(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共生意识
高校应多方协同组织大学生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公益性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社情和民情,丰富社会经历和经验。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自觉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和责任意识,从而使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成为大学生自觉行动,促进大学生的共生意识与生态活动自觉融合。
高校德育工作要着眼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践行共生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