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市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2019-01-12夏婷婷王秋玲侯长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空巢家庭医生养老

夏婷婷,王秋玲,侯长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中国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巢老人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因为我国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在广大农村尤为突出[1]。所以,如何满足空巢老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种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契约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2]。该文主要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扬州市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及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根据方便抽样原则,在扬州市广陵区多个农村抽取55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回收242份,有效回收率96.8%。纳入标准:(1)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居住超过半年的流动人口;(2)年龄≥55岁;(3)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并能配合者。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调查方法 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信息,采用自拟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第二部分,主要了解空巢老人养老意愿等问题,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您倾向于哪种养老的模式;(2)社区医院到住所的距离以及医疗环境如医生、护士、设备等如何;(3)若家庭医生纳入居家养老,希望得到什么服务;(4)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是否应该收费;(5)您倾向于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是否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资料运用Excel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在242例农村空巢老人中,男女人数大约相等;65岁以上老人占大多数;婚姻状况较为稳定,以已婚且配偶健在者为主;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自评经济和健康状况一般者居多;患慢性病人数占38.4%,其中90.4%的患者定期服药,服药依从性高;绝大部分老人对居住条件满意度达基本满意及以上;偶尔会有孤独抑郁感的老人占比达一半;对家庭医生了解程度不高且多存在疑虑;已经签约率较低(见表1)。

表1 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信息(n=242)

2.2 养老看法与需求

2.2.1 您倾向于哪种养老的模式:84.3%空巢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仅1.2%选择养老院或老年公寓等,具体视情况而定者占14.5%。

2.2.2 社区医院到住所的距离以及医疗环境如医生、护士、设备等如何:社区医院距离大部分空巢老人住处约15~30 min车程,医院环境一般,服务态度欠佳,不能满足所有老人的需求。

2.2.3 若家庭医生纳入居家养老,希望得到什么服务:对于家庭医生纳入居家养老,多数老人表示接受和支持,主要集中于药物指导与日常监控方面,如量血压、测血糖、服药与养老健康指导等服务。

2.2.4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是否应该收费:14.9%的老年人认为可以自费,因为看病本来就要花钱;27.7%的老年人认为国家要施行这个服务,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费用;57.4%表示可以合理收费,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

2.2.5 您倾向于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是否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半数以上(53.3%)的空巢老人更倾向于西医治疗,认为疗效快;20.2%的老人觉得中医治疗没有副作用,更能养生保健,也愿意尝试和接受。

2.3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签约意愿 有42.6%的空巢老人表示会选择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52.9%表示不确定,4.5%表示不会(见表2)。

表2 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签约意愿(n=242)

2.4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签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否患慢性病、对居住条件满意度、是否有孤独抑郁感、是否了解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是否已经签约与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签约意愿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影响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签约意愿的单因素分析(n=242)

3 讨 论

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国家正切实推进家庭医生制度,通过“医养结合”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位,从而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可以同时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医养一体化服务,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4]。虽然老人对晚年生活的场所有多种选择,如家庭、社区、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但由于家庭在提供情感交流和满足心理需求上的特点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等因素的存在,家庭养老仍然是多数老人的第一选择[5]。空巢老人中年龄较大者更愿意签约,可能与年纪大行动不便,更希望医生能够上门服务有关。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且关注健康,更易接受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6]。经济状况较好、有慢性病困扰、对居住条件较满意的老人更愿意签约。低收入水平者医疗支付能力低,疾病负担重[7]。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状态变差,如空巢老人有孤独抑郁感,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对医疗的需求随之增加,所以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可以增强他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越是了解家庭医生制度或已签约家庭医生养老服务的老人,意愿签约率越高,证明宣传与签约取得一定成效。

3.1 经济上,增加资金福利,优化医疗资源结构

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的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排除一些外界干扰。一是建议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家庭医生适当补助[8],使社区医生享受到医院的同等待遇,提高其职业认同感。二是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使空巢老人享受到福利政策,减轻疾病负担。三是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为基础卫生事业提供配套的医疗设备与人才投入,这也是开展服务的基础。只有在人、财、物都配备完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为空巢老人带来健康。

3.2 政策上,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也要积极引导空巢老人正确认识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例如在社区开展义诊、健康知识小讲堂等公益性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知情选择能力。其次,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家庭医生式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9-10]。这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11]。

3.3 服务上,加强医生培养,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家庭医生是卫生服务系统的“守门人”,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12]。因此在人才供给方面,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建立全科医生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全科医生培养;此外,要在基础服务项目的前提下,结合本地老人就医需求、喜好以及自身优势,有重点的发展品牌项目[13]。同时,要加大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扎根并服务于基层,形成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团队。

3.4 创新上,借助互联网优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相对闭塞的信息交流,搭建医疗信息化平台迫在眉睫。加快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能够在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才能确保转诊信息畅通[14]。我国现正在大力推进互联网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但是农村在这方面的进度还比较落后。建议家庭医生及村委会负责人发挥协同作用,完善空巢老人的基本信息及身体疾病状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录入相关网络平台,以便于动态观察老人的身体变化。

空巢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面临着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物质生活困难、有孤独抑郁感等一系列问题[5]12-14。因此,关注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国家和社会的重点。而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正是满足了他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由全科医生、护士等上门服务,提供连续、安全、有效的综合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的服务。希望国家、社会层面大力倡导与支持,共同构建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养老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空巢家庭医生养老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中国家庭医生困局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