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诗香,悠悠古韵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2019-01-12韦仕云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意境诗词教学活动

韦仕云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板当中学,贵州 安顺 550800)

前言:

诗歌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诗歌的具体价值体现出来,诗歌的表现方式与戏剧的冲突、小说的曲折都不大相同,其主要表现在语句凝练,以情写景、借景抒情方面,而这样的特性也决定了它独特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当使学生领会诗词意境、情感表达,洗涤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兴致,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

一、营造古韵氛围 陶冶学生情怀

诗歌在古代时与乐曲相合,其对诗句的字数、语句要求都较为严格,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韵律与节奏相互衬托,表现作者情感。诵读是诗歌学习的基础,朗朗上口的韵律吸引学生沉入其中,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大声诵读,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使学生体会诗歌中的语言精髓[1]。诗歌通过作者反复推敲才能完成,虽然字少却言简意赅,其语句精炼但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其表达了作者豪情壮志未得展现的苦闷心情,其中两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人通过水流、饮酒,以此表现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使读者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此外,诗歌除了语言凝练,其诗词中的意境体会也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古代诗歌多以情入景,其意境美的体现可以通过现代技术进行还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营造古诗氛围,使学生感受诗词意境,以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其主要是对塞外景象的描写,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时间与精力有限,很多学生没有去过塞外,也无法体验塞外、长河的壮阔,因而,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景象并配合历史背景为学生讲解,使学生置身情境,通过这种诗词古韵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诗词含义与意境,陶冶学生情操与情怀。

二、开启“诗”门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会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积累文化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以此为教学目标对中学生诗词教学做出创新性教学指导。诵读诗文的前提要求学生对诗词进行正确朗读,对于中学生而言通假字是学习的一大难题,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词学习时,应当先为学生试读诗词,要求学生对诗词中的生僻汉字进行标注,待教师朗读后,再引领班级学生进行一同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纠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这样一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教师在范读时就要注意读法,并对“阙”进行着重讲解,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标注,只有学生对诗词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学会诗词诵读[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自身文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意境。

三、以诗品韵 增加学生古诗积累

古诗词的积累与沉淀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中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能力。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诗词与小学不同,其难度较大,意境也更为深远。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对诗句理解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但通过不断积累诗词,掌握诗词的韵律节奏,养成诗词阅读的习惯,自然而然能提升诗词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以教材中的诗词为主,再结合其他意境相似的诗文带领学生分析感受,增加学生对于诗词的积累。可见,诗词积累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不断积累使学生学会诵读诗词,进而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与韵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发扬与传承[3]。

四、绘制图画 融情于景再现意境

图画通过色彩、线条、渲染等创作方式将景物直观的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古往今来诗画相同,每首诗都能创作出一幅画[4]。通过图画的展示,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将诗词内容转变为图画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含义,欣赏诗画之美。例如:在《武陵春》一诗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拿起画笔对诗文进行创作。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跟画作一起思考,在边学边画中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充分感受诗词的意境。如:在《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情景,不说自明,一切均融情于画。学生将想象与联想相结合,将始终意境再现,通过对诗中情境进行描绘,一步一步展现诗歌意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直观感受诗词内容、感悟诗词意境,这对于诗句有具体的理解,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更为长远发展[5]。

总结:

初中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审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经典,通过反复吟咏陶冶学生的情操,采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种层次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对诗词进行学习鉴赏,陶冶情志、提高自身审美。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诗歌的积累,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意境诗词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