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共生教学策略探究
2019-01-12仇定荣
■仇定荣
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儿童社会角色和行为的掌握是由于模仿他人的角色言行而获得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均在模仿的基础上获得。同样,写作技巧的形成也需借助模仿这一行为才能获得。[1]因此,教师不能仅仅站在阅读教学的角度去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还必须立足于写作教学,从教材中“提炼用于作文指导的资源,从观察写作现象的角度来读课文,于读于写,一举两得”[2],让语文教材真正成为作文的“后花园”。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名篇《阳关雪》,就是一篇极为典范的作文教学“蓝本”。作者在2300余字的华章中,除了追求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华美的辞章,还把“情景交融”这一写作技法演绎得出神入化:不仅灵活自如地运用了三种具体策略,而且围绕这些策略在相关语段中做了极为精彩的示范。因此,笔者将其“拿来”作为作文教学的样本,“移植”到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尝试学写一篇具有“情景交融”特质的美文,就成了一种必然。
一、《阳关雪》的写作特点
《阳关雪》虽然在开篇部分有较长的铺陈,约占全篇的2/5,让初中学生不易领悟其精髓和用意,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借鉴模仿,因为这篇美文具有三大显著特点:
1.写作思路清晰。
作品按照作者行踪组材(即“移步换景”),随着一路上景色的变迁,作者看到的画面以及触发的情感也随之改变:打听阳关—徒步沙漠之感—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寻阳关(无迹可寻,怅对残垒)—望风怀想(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唐风不再—终成荒原)—告别阳关。这样的描写就为“情景交融”技法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包括“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三种策略,这在《阳关雪》一文中得到了完整的呈现,且均有经典语段,可用于品读、赏析和模仿。例如第9段,就是“景中藏情”(即藏情于景,情并不直接显示,而仅仅借助逼真的画面去间接表达,从而更显情深意浓)的精彩片段。从表面上看,作者只是具体描写了立足于阳关制高点俯瞰四野的景:坡上未化的雪和烽火台故迹。但是透过文字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情:对阳关不再的惋惜,对精神不朽的缅怀之情。
3.首尾呼应。
开篇句“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简练而直白,厚重而耐人寻味:在阳关之下品味《渭城曲》的意境,欣赏阳关深藏的历史底蕴。结尾句“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意兴阑珊,带着不舍之情,尽管不想离别但又不得不别——时间不早了,还要下雪,你走吧。极具拟人味,自然地照应了前文,其独具匠心,可见一斑。
正因为具有这些得天独厚的因子,历史散文《阳关雪》成就了从单一的阅读品味鉴赏美上升到阅读与写作和谐相生的双重之美。
二、教学设计
1.仿写开篇,引出描写对象。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大师余秋雨一起来学写作。余先生说:‘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同学们,你们去过的地方,哪一处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能否模仿着写一段文字呢?”(学生仿写,交流)
2.研读片段,提炼写作技法。
(1)解读第9段,发现描写的景,把握作者的情,归纳“景中藏情”的写作思路。
(2)运用“景中藏情”之法,描写所见之景,渗透所抒之情。(学生写作后展示)
(3)研读第14段,比较与第9段的异同,发现“情中见景”的妙处。
(4)在已写习作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思考,表达见解,抒发情感,自然地体现“情中见景”的技法。(学生写作后展示)
(5)介绍“情景并茂”的写作技法,默读课文第12-13段,品味“情景并茂”之妙,并尝试续写一段体现“情景并茂”特点的文字。(学生写作,展示习作)
3.拟写结尾,展示全文。
(1)朗读结尾文字:“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的基础上,为习作添加一个类似的结尾。
(2)部分学生展示全文,教师朗读自己的下水文。
授课感悟:《阳关雪》被安置于2017年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应用心发现其“精妙”之处,既突出阅读教学价值,又彰显写作教学功能,在收获阅读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习得一种写作之法,诞生一批学生佳作。
三、精准选择,有话可写:读写共生的源泉
教师若想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有效的写作实践(训练),固然首先需要发现作品中可资借鉴的作文技法,提炼出适宜学生模仿的具体步骤,但倘若没有精选适用于写作的材料,没有准备适用于作文的素材,也很难将作品中特定的写作技法,适切适时地迁移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之中。
因此,教师必须精准而科学地选择好话题和题材,使之与教材、技法、教学、训练等相匹配,才能达成预期的成果转化。就本文而言,“情景交融”之法的成果转化,即实现阅读到写作的跨越,必须要做到“三匹配”。
1.写作题材匹配。
这是指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阅历相一致,突出“熟悉”:重在具体可观的景,体现触景生情,情随景生。如设置“校园美景”“家乡一景”“一次难忘的游览”这样的写作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景可绘,有情可抒。
2.作文技法匹配。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既要依托教材有序地把握“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三种策略的写作要领,又要根据作文要求,一一对应地写好三种不同的“情景交融”,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第14段,就是“情中见景”(直抒胸臆,抒发自己的感情;有时,不用写景,但通过阅读和感悟,完全能体会到作者所要描绘的景)的典型语段。作者直抒胸臆,哀悼守疆壮烈牺牲的将士,没有描写具体的景,没有生动可观的形,只有浓浓的哀伤之情——朔风萧瑟、废墟荒凉、寒峰如浪的凄迷,依旧历历在目。
3.文章结构匹配。
这是指学生所写之文,与原作《阳关雪》的思路基本保持一致,力争做到“三似”:
(1)开头结尾相似,便于引出景,便于抒发情。
(2)线索脉络形似,体现结构规整美,构思缜密美。
(3)景情融合神似,创作片段与教材相关片段“形神兼备”。
四、先写后评,以评促写:读写共生的根本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一个写作的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以及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就本文而言,教师让学生参透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技法、确定了适宜的写作内容后,就必须顺势而为,开展模仿性的习作训练,达到“读写共生,比翼双飞”的效果。具体说来,可按照“写—评—改”的路径来实施。
1.仿写,让习作“有法可依”。
简单地说,就是围绕“情景交融”写作技法,仿照教材中的相关段落,分别创作具有“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特点的三个片段,让“纸上谈兵”转化为“实战演练”,进而诞生批量的优质学生习作。
例如,学生在学习“情景并茂”写作技法时,可以先找到第12-13段中绘景句和抒情句,然后剖析景融于情、情生于景的妙处,体悟感情的抒发与景物的描绘达到完美融合的状态,抒情和写景浑然一体的程度,进而依据所写内容,创作“情景并茂”的作文片段。
2.评价,让习作“黑白分明”。
快速撰写的模仿之作,虽然是学生习得而成,且融入了自身的理解感悟,但只能算是“毛坯”和“雏形”,还必须经过一番精加工、细打磨,方能上升为上乘之作。于是,生生间的互动互评,教师的点拨指导,就成了点石成金的关键。这里的点评主要包括:肯定赞许,指明方向,修正错误,相互比较,范文引领等。
3.修改,让习作“日臻完美”。
点评不是目的,修正完善才是关键。在互动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或从构思上微调,或从内容上细描,或从语言上推敲,或从衔接上润泽……一句话,力争让习作具有“情景交融”的韵味,拥有原作《阳关雪》的美感。
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认为:“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写作是一支箭,阅读是把弓。”[3]只有具备了良弓,箭才能射得准,射得远;同样,箭利而有声,随心而发,才能彰显弓的价值。由阅读散文名篇《阳关雪》而诞生出创作“情景交融”特质的作文,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