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平与效率

2019-01-12邓桦武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公有制分配公平

邓桦武

(中共安宁市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300)

一、公平的定义

什么是分配公平。简单的说是形成了结果公平论、机会公平论、规则公平论、主观公平论、效率公平论、多维公平论等主要观点。

1.结果公平论是指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大概相等,用分配结果的相对平等来衡量公平。

2.机会公平论。这种观点承认由于人的能力、贡献不同而形成的差别,认为经济领域的“公平”主要是指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3.规则公平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平是指收入分配规则的公正平等。

4.主观公平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平是指一种主观感觉,心理平衡,由每一个人作主观评价。

5.效率公平论。这种观点承认公平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认为应该将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以效率作为衡量公平与否的主要依据。

6.多维公平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平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和范畴。

其实公平就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平等。在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社会,对公平的理解是不同的。不同的阶级,也公平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二、什么是效率

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是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个工作量。是取得的成果和所花的时间的比值。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做事都是有目的性的。当我们在为了达到目的而努力的过程中,精力、资金等各方面投入少,收获高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效率就高。反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各个方面投入高,却收获少,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效率就低。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关系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公平只会出现集体贫穷。另一方面,公平能保障效率的提高。要提高经济效率,首先是要先保证劳动者公平权益。只有维护了劳动者公平的分配权利,才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率。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不单一的只讲公平,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实行分配政策,又要鼓励奉献。鼓励大家创业奉献的同时,提倡回馈社会,帮扶落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何以处理的问题,我国学术界针对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产生了大量理论成果。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主要的观点包括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效率与公平并重论这三大观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于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公平优先论

公平优先论是指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认为社会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平,而效率只是实现公平的手段。西方的罗尔斯和德沃金等认为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市场也具有很大的缺陷,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需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对分配进行调节,实现结果的公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我国的经济学者面对由于过分注重效率而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扩大,人们的价值混乱,提出了公平优先的原则。公平优先论认为公平非常重要,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片面强调公平的后果,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过于强调平均,只会导致普遍贫穷,最终影响人们的社会质量的提高。

(二)效率优先论

效率优先论是指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认为应该首先发展经济,注重效率,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实现公平,公平不可以损害效率的提升。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应该优先发展经济,国家应该保证私有财产获得的公平,促进经济的发展。他们认为公平是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机会的公平,而对结果公平并不关注。而我国的经济学家,坚持的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公平。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并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首先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谈得上公平。而且,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经济的优先发展。中西方效率优先论大体都认为市场经济要自由,只有自由才能实现效率,并且反对政府的干预。但效率优先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注重规则和机会的公平,却忽视了结果的公平。认为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涓滴效应”改善下层的经济生活,而事实表明,任由市场机制发挥效力,只会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三)“平均”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行人民公社运动。我们发现,平均分配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的,人们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绪。会认为干多干少结果都一样,付出多的和付出少的在待遇上没有体现出来,严重影响了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造成了生产效率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生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在平均分配的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人民大众普遍贫困,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四)“先富”论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打破“大锅饭”的重要性,邓小平认识到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再来带动其他人富起来,这样来实现共同富裕。“克服平均主义”的口号提出以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在分配问题上,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在分配制度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深化分配制度。以加速改革开放的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收入分配理论方面提出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其他分配方式并存。十五大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进行二次分配的作用。这样,我国经济打破了平均主义的禁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效率,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各个时期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政策是随着实践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必须根据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来制定政策。总而言之,无论何时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但公平问题也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优越性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同富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中,面对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我们必须重视公平的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保障我国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实现过程,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高度重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政策,实现效率与公平这两大目标。例如陈家村的小伙子张某,养鸡技术一流,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养鸡致富的经验。他致富不忘本,把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相亲,带动相亲一起养鸡致富。在他先富起来的带动下,乡亲们也积极展开了养鸡事业。个别贫困的住户在政府的救济下也积极参与到养鸡致富的热潮中,收入增加,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张某先富带动后富把整个陈家村变成了有名的养殖基地,使全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的提高。

总之,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笼统地说,公平与效率在关系上既对立又统一。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排斥着,又相互促进着。彼此依存又彼此制约着。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矛盾,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作为保障。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效率获得一定提升的同时,公平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这种情况近年来愈演愈烈,甚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动荡。我国改革开放后,经过不断探索,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又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使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这一制度的正确性,党的十九大则直接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符合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合理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内在功能。从实现经济效率方面看,这种经济制度是有助于效率的提升的。就总体而言,一种经济制度有没有效率,有没有活力和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总体上说是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发展水平的,所以说是有效率的。同时,我们认为,效率既包括企业发展的微观效率,也就是直接的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也包括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宏观效率问题。过去我们许多学者在比较国企与私企效率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关键的方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所以具有提升效率的内在功能,就具体而言,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为社会的生产过程,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各种生产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调节国民经济”。而我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恰恰符合了这种要求。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运行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公有制经济作为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为协调发展创造了前提,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持续的经济危机(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运行风险十分难测),在出现经济波动甚至是危机的时候,公有制经济可以挺身而出,从而保证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秩序基本正常,避免或减少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害程度,从而会大大提升经济的宏观效率。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中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对私有制经济而言,公有制经济可以成为其前进的灯塔,使私有制经济的自私性和盲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公有制经济而言,也可以借鉴私有制经济的一些有益的竞争机制和管理经验。二者形成互补,产生“合力”,互为对方提高各自的经济运行效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公有制经济还可以在国家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使我国在国际上可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甚至是政治效益。当前,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部分国有经济。由此可见,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存在是有相当的客观必然性的。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策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我们发现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的。社会发展建设的需求不同,人们对物质、精神的追求不同,对待公平和效率的看法也不一样。适当调整政策,最终是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两大目标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公有制分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笨柴兄弟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