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综合发展

2019-01-12张嫣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对象舞蹈儿童

张嫣

(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幼儿园,天津 300250)

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才能够作到充分的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的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人呢?如何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把握好度的问题呢?下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注重幼儿的多元智力的综合发展

在舞蹈欣赏中,幼儿先通过对作品的基本认识,观察到画面表演的什么内容,或者是画面中表演内容与自己知道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通过联想与想象产生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认识,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与作品进行结合,通过语言和动作(包括表情)进行生动的表达。如果在教学情境下进行欣赏,幼儿的认识和表达往往还受到教师与其他幼儿的影响,教师与同伴的影响也会同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融合,或者说被幼儿已有的认知所同化,重新建构形成新的情感体验,进行更进一步的表达,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认识,并且儿童在逐渐的“去自我中心”后,形成对自己的一些基本认识。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应该体现的日常的生活中,这样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发展,通过舞蹈欣赏中儿童情感体验的探讨,我们己经认识到幼儿的经验、日常的经验对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或者说生成新的情感体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对舞蹈欣赏中幼儿情感体验的探讨,可以看出,在舞蹈欣赏中,幼儿的多种智力发展水平影响幼儿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相反,幼儿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过程中,也会形成或促进幼儿多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舞蹈欣赏中应该充分的注重幼儿的多种智力的综合发展。

二、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幼儿舞蹈欣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要掌握一个“度”,掌握好这个度,适当的进行恰当的引导,不至于使因为幼儿的年龄认识问题而造成一些认识上的极大的错误。

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技能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更不应像军队里的“教官”。在非公开的舞蹈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官”的角色出现,对幼儿要求较高,如排练节目,学习成品舞蹈,幼儿必须在短时间内记住动作顺序,必须达到动作要求,否则就会受到“指责”。有的孩子即使受了委屈,流着眼泪,也还要继续地跟着大家一起练习。教师心中想的是如何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很少顾及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这时孩子的情绪是低落的,是不在状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甚至会让个别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使他们不再想参加不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舞蹈活动,对舞蹈活动逐渐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在舞蹈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首要的,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作为一个欣赏者而存在,这样就能够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幼儿的不同,自然就不会轻易的对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随便的干预和轻易的否定。要想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就不能以“教官”的角色出现,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在活动中和幼儿互相交流,关注幼儿的内心感受,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使幼儿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是幼儿最真实的表达,是幼儿内心世界生动的反映,是幼儿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暂时碰撞,或融合或冲突,但都是幼儿作为一个存在的人的一种主体的感受

三、幼儿存在的独特性与幼儿情感体验表达

关注幼儿的存在问题,其实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认识,在舞蹈欣赏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幼儿,关键是如何认识“幼儿”这个教育对象的问题。从教育史上看,“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的认识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古代,认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就是“作为成人雏形的儿童”或“小大人”,否认儿童有独特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在现代,由于受儿童中心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就是“作为儿童的儿童”,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后现代,一切教育者不仅意识到“作为儿童的儿童”,而且意识到“作为人类的儿童”。教育儿童,不仅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能力,而且要帮助他们提高存在的智慧;教育者不能仅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对象,应该以存在的眼光来打量我们的教育对象—儿童。也就是说,在对舞蹈欣赏中儿童的情感体验的探讨,一方面是探讨儿童的情感体验特点,以期能够在舞蹈欣赏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这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存在着的、儿童本身具备的和经过儿童的探索学习获得的,把儿童当儿童看,尊重他们的看法或者认识,同时另一方面探讨儿童的情感体验,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舞蹈欣赏教育中的问题,从儿童本身来研究,把儿童当作一个存在性的人来看待。因为幼儿是独特的存在,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师幼关系的存在性与幼儿情感体验表达

在幼儿园中,或者说具体到幼儿园舞蹈欣赏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也更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性关系,很多时候发现,学龄前的一些小朋友表现出来的一种“功利”性,让人不能不感到担心。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有这些“功利”或者是“工具性”的想法,这都是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通过观察获得后形成的。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这是在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的,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存在性的,相互尊重、积极对话的一种关系,幼儿发展的年龄阶段决定幼儿的自我意识不强,反省能力很差,这就更需要教师做更好的努力。为幼儿舞蹈能力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对象舞蹈儿童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