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创设小学数学教育情境的有效性

2019-01-12张树国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小马数学课创设

张树国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腰站学区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845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极不稳定,注意的集中度不强,缺乏持久性,如果教师能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好奇等心理特点,积极创设情境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设置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童趣情境。教师要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让小学生在自身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引导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现实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积极主动建构能力的培养。如教学“平移”一课求“平移距离”,笔者把美丽的蝴蝶展现到电子白板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这个网格图上这只美丽的蝴蝶要飞到树枝上去,你能告诉它要飞几格才能到枝头上吗?认真观察再实际移一移。”然后让学生动手借助网格图去探索这只蝴蝶头、翅膀、腹部等部位的平移距离。最后概括规律。在这样轻松、有童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学生才会轻松地收获知识,得以和谐发展。有些教师采取往黑板上贴淘气和笑笑的图片方法,课堂中说:淘气和笑笑也是我们班上一员,让它们俩一起和大家学习吧。可是说完了,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却没有了淘气和笑笑的身影。下课时,有些学生说:老师,你为什么不提问淘气和笑笑呀?教师笑着说:淘气和笑笑是不听讲的孩子,老师让它们在黑板上看着大家学习吧。于是教师又拿出这两张图片,并画了一个下弯的笑脸。接着教师说:谁想当淘气和笑笑呀,孩子们说,我们是认真听进的孩子,不做淘气和笑笑。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音乐情境。音乐是一种引发小学生注意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课程,进行音乐融入的设计,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枯燥的数学乐趣。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播放轻音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找出几名学生,对一个单调数学题进行演绎,谁是1,谁是2,谁是答案,教师不断地变换试题,学生按着教师的答案去找自己的位置。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数学课的需要,也是为了延续下节课做好牵连准备。因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数学学习活动。

二、设置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一)创设质疑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有意识地设疑激思,给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有一条河,平均水深1米,小马身高1.2米,小马过河会不会淹死呢?”学生经过思考,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一是小马不会淹死,因为小马身高超过河深;二是可能会淹死,因为河水是平均水深1 米,说明有的地方水深可能会超过小马的身高1.2 米; 三是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因为当小马会游泳时就不会淹死,当小马不会游泳时,就会被淹死。显然,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疑,让学生充分思考,可以看出得出第三种思考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不断提高。

(二)创设目标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能够及时地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目标出发去积极发现问题,并诱发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机、目标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在关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明:小红家里需要做一块长8 米、宽3 米的水秧苗地农膜,请同学们帮助算一算需要买多大面积的农膜?这个尤其对于处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大家于是纷纷议论起来,有的甚至还拿起l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模拟摆弄起来。

三、设置情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一)创设合作情境。科学的合作既要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要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等,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或者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时,可以多考虑采用合作教学法去开展。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要学生分组合作,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求得一个梯形的面积,让他们在尝试、合作、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动态地进行探索性学习,最终找到求梯形面积的最佳方法。学生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二)创设体验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让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思考的学习活动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结论。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为每组学生分别提供“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等四组圆锥和圆柱学具以及沙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验,并要求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单里。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归纳圆锥体积计算方法。再如长度单位的认识,教师就应该创设情境,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实地测量,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形成对不同的长度单位的认识。“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科学合理的活动情境的创设,不仅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更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中,从被动的学习情境中摆脱出来。学生看得真切,做得实在,悟得也就深刻,学得也主动。

猜你喜欢

小马数学课创设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骄傲的小马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勤劳的小马
“网红”数学课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