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跆拳道精神对中小学生德育素养的积极影响

2019-01-12林舜屏吴生健

魅力中国 2019年44期
关键词:跆拳道青少年德育

林舜屏 吴生健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实验学校,广东 深圳 51811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对中小学生德育健康发展有新的要求。因此,要从中小学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即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且要育心和育德。而近年来,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跆拳道运动正有效地体现了这一要求,跆拳道教育贯通“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武道精神,对中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一、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发源于朝鲜半岛,同中国武术一样都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精神。所谓跆拳道精神,是作为跆拳道这项武道运动以及奥运竞技项目的文化内涵以及修习者的个人道德品质追求。跆拳道的精神,主要有五点,即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1.礼仪

与他人相处时谦虚、互相尊重人格;遵守法律、秩序和论理道德,使之成为优秀的、具备高尚情操的人才。

2.廉耻

要学会分辨是非,为人处事无愧于他人,光明磊落。

3.忍耐

培养战胜和挫折的能力和理解。要有一颗包容、宽容的心胸。

4.克己

在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战胜自身的种种惰性和诱惑,才能够打造成功的人生。在跆拳道修炼中培养战胜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项目。

5.百折不屈

一个真正的跆拳道人是谦虚、正直的。若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论对方是谁或其人数有多少都应会丝毫不畏惧,不犹豫,果断的向前迈进。受到千百次挫折也能够契而不舍,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境界。

二、当前中小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共荣共生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国外的文化观念不断浸润并冲击我国基础教育校园文化,导致中学生产生了厌学、网络成瘾、人文精神缺失、思想道德底线溃散等一系列问题。

(一)早恋、网瘾现象严重

21 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及的普及运用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交流变得更加简便、快捷,但是网络监管的不完善使得中小学生接触到许多不良信息,腐蚀未成年人未成熟思想,如“性”的意识提前觉醒,中小学生“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小学生“早恋”现象成为社会的产物。不仅如此,还有中小学生开始沉迷网络,有的因上网影响了健康,有的因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

(二)厌学情绪强烈

引起中学生强烈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以大体学生普遍能接受的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而且课余时间,教师往往把目标定在培养“尖子生”上。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不能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的时候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家庭环境各有差异,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够真正重视,没能及时帮助消除部分学生学习的消极情绪,导致错失了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

(三)思想道德教育欠缺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完善,教师与家长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紧抓、严抓,但却并没有在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重视起来,甚至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在这种错误思想下,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导致其思想道德修养不够优秀。

三、跆拳道精神对中小学生德育素养的积极影响

跆拳道是人们把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通过肢体有力的运作表现出来,其所有动作都以自身的防卫本能作为基础,然后逐渐变为一种主观信念,从防御动作发展到进攻形态最终达到自动化的行为阶段。道的本身蕴藏着一种精神追求的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道,作为种民族精神的体现,要求练习者须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培养坚韧不拔的作风,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的人格。因此跆拳道教学是与思想品质教育紧密结合的。用它的“礼仪、廉耻、克已、忍耐、面折不挠”的精神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精神修养和健全人格。

(一)跆拳道精神有利于青少年礼仪道德的培养和强化

跆拳道运动“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并突出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正符合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知礼守礼爱国的传统。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联系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通过行礼的方式,如向长辈、教练、教师、队友鞠躬敬礼,要求跆拳道练习者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养成发自内心的礼仪习惯,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助互学的作风。其“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宗旨,使青少年从开始就养成谦逊、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道德情操。让青少年们从中学习到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同时强化了平时长辈们对他们礼节上的谆谆教导,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二)跆拳道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

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跆拳道的训练将人的体能练到极限,使青少年克服自身惰性和软弱,从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使青少年成为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屈、进取拼搏的个性和精神。青少年练习跆拳道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高超的技术、参加比赛、防身自卫,更主要的应该是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在时间和汗水中磨练意志、健全精神、塑造人格。

(三)跆拳道精神可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生活及行为习惯。

跆拳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跆拳道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更快、更远、更完美,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遇到学生学习困难,教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帮助其纠正错误、改进动作,最终走出失败并不断进步。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挫折不被吓倒的乐观必胜的健康心理。

(四)跆拳道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训练跆拳道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和态度,跆拳道中,通过教学实践与教学比赛,使学生形成公平、公正的的信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靠智慧、技巧、实力去战胜对手,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跆拳道是一项可以充分表现健体与德育相结合的体育运动。它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它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在意志品质和身体修养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而且还能培育良好的心思素质,使身心协调发展;它表现了体育由肢体运动转向统筹身心,重在育人的教育理念;它赋予理想社会平安教育的实践技艺;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明的养成教育,是教学过程中德育可操作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如果把跆拳道运动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大力推广,不仅是给跆拳道运动发展一个空间和平台,而且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中小学生德育健康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跆拳道青少年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跆拳道奶奶
青少年发明家
嘻哈跆拳道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