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哲学思维

2019-01-12朱河水苏丽娟邢家宝任宏杰常放放王彩霞陈伟娜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体调节哲学

朱河水,陈 宇,苏丽娟,邢家宝,任宏杰,常放放,王彩霞,陈伟娜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哲学是人们在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后形成的有关世界道理, 是人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最根本看法, 是人类思维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和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所研究和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关于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局部的问题, 而且是有关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最普遍的问题[1-2]。

自然界中的生命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不管是细小无形的微生物,还是巍然矗立的参天大树以及拥有庞大身躯的大象,它们都是相通的、奥妙的。它们都存在着普遍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地球上美丽而又生生不息的生物圈。

在历史发展中医学与哲学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医学在走向科学之前主要受哲学家思想的指导,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早期的医学总是处在各个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 同当时的哲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如今的医学同样受到当代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医学哲学同样经历了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3]。生理学(Physiology)在医学教学以及动物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生理学是探究生命的道理的学说,其中蕴藏着生命的哲学(Philosophy)。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4]。运用哲学的思维,通过唯物辩证法这个窗口观察和分析生命的现象和规律,就会看到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起到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和理解生命体

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整合体,在生命的活动中无不体现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合成代谢,在此过程中利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而动物则相反,在其体内的分解代谢中,通过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两者互惠互利。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在其各自的生命活动中相辅相成,构成了地球上和谐的生态链。

在动物个体的活动中,也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现象。如个体生命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伴随着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存在着两个很重要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特点快和准,体液调节的特点慢而散,两者表现为对立的特征,同时又统一到机体的整合调节中。如在哺乳动物的排乳活动中,既有神经调节的参与,又有体液调节的协助,缺一不可。

在神经和体液各自的调节中,也表现着对立统一的现象。

神经调节分为植物性神经调节和躯体运动调节,前者主要负责内脏活动的调节,偏重于内部环境的稳态维持;后者主要负责机体运动的调节,偏重于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者几乎同时分布于相应的内脏器官,而在具体调节靶器官时,表现为对立统一的效果。如在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中,交感神经为兴奋效果,可起到强心和提高心率的作用;副交感神经表现为抑制效果。但在对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调节方面,两者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交感神经表现为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表现为兴奋作用。正是存在着这种对立统一的调控,机体可在不同的情况,启动不同的神经,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躯体运动神经在调节骨骼肌的活动中,也表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在机体遇到有害刺激而产生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中,控制同侧肢体的伸肌神经元和屈肌神经元、控制两侧肢体的伸肌或屈肌神经元会交互兴奋和抑制,达到既能避开有害刺激,又维持身体的平衡的效果。

体液调节中也广泛体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在血糖的调控中,胰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胰腺本身是一个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的统一。在具体的血糖调控中,胰岛一部分组织分泌能使血糖下降的胰岛素,一部分组织分泌能使血糖升高的胰高血糖素。消化后的食物吸收时,随着血液中血糖的升高,胰岛素分泌,促使血糖转换为糖原等,稳定血糖的水平;机体饥饿时,血糖的降低会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促使糖原转化为血糖,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两者表现为对立和统一。机体调节血钙水平时,同时存在使血钙水平下降的降钙素以及使血钙水平升高的甲状旁腺素等,同样表现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对应,机体的很多其他生命活动也表现着对立统一的现象和规律。如血液中存在有血凝系统和抗凝系统,调节血压稳定时的加压途径和减压途径等,这些系统和途径适时启动,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总之生命体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在具体生命活动中表现着对立统一的规律。

了解生命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后,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观察生命现象、分析现实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又要看到事物两方面统一的地方,全面地看待、处理问题。如在分析不同情况下体内的血液供应方面,运动时,机体供应骨骼肌的血流量会增加,供应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会减少,这是矛盾对立的表现。与此类似,吃过饭后的消化吸收时,机体供应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会增加,供应骨骼肌的血流量会减少,这也是矛盾对立的表现。但两者都统一在机体的血液供应和血流分配的整体中,在上述两种情况发生时,机体的总体血液循环量都会相应增加,以保证各个系统的血液正常供应,服务和满足于生命的整体需要。同理,学生在理论课学习和实践课的学习中,也要把握好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既要做好理论课的知识储备工作,又要做好实践课的动手操作,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个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的这个整体。

在生活中,大学生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如处理好大学期间恋爱和学习的关系,恋爱关系处理得好能促进学生的大学学习,如果处理得不好,反而会阻碍大学期间的学习。在与人相处时,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建立良好地人际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2 运用联系和发展规律,分析和理解生命体

不但在生物圈内,生物物种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在一个个体的内部,不同系统之间同样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系统论上来讲,每个生命个体是由很多系统组成的,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在这些系统里面,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系统,通过它,很多系统、器官和组织串联到了一起。如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借助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肝脏及其他器官,呼吸系统需要依赖血液循环系统进行气体运输,才能实现机体内、外环境的气体更新和交换。很多内分泌组织分泌的激素也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进行体液调节。有的系统之间也可不借助血液循环系统进行联系和信息传递,如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纤维以及神经递质调控靶系统的活动。

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发展中体现着质量互变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生命也是在普遍联系中不断发展的。在生命发育的开始阶段,受精卵分裂分化的过程中,既有细胞分裂的量变过程,追求数量的增加;又有细胞分化的质变过程,形成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两者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而在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中,也表现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换。如在精子开始生成时,精原细胞分裂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是数量增长的阶段,属于量变;而由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为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表现为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属于质变;在随后次级精母细胞转换为精子细胞的过程,又表现为有丝分裂的量变过程。另外体内的一些其他生理活动也体现着质量互变规律。如血液中存有适量的CO2是维持呼吸兴奋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适量增加血中CO2的含量会提高呼吸的强度。但是如果血中CO2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便会抑制呼吸,进而有可能引起窒息。所以CO2量的逐渐变化最终会引起其作用效果的质的变化。

3 运用哲学思维,开展动物生理学教学

了解了生命中的联系和发展规律后,要引导学生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具体问题,总结相应的规律。如机体内肾小球的滤过和组织液生成时的滤过、小肠的吸收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神经递质和激素、胆汁对脂肪的辅助消化和盐酸对蛋白质的辅助消化等,这些不同系统内的现象和环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学习这些章节和内容时,可把这些相关内容分成若干个专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前后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他们的共性规律和差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这些专题项目的开展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联想思维是能够由一些事物或现象的联系想到另外一些事物或现象的思维、心理过程,是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多个点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它是由空间一点到多个方向的线型开放性思维。发散思维从某一点出发, 任意发挥,沿着不同方向思考, 无特定的方向和范围,从同一信息源引发不同的结果。由于它不循常规、寻求变异, 从不同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所以常常能突破常规思维, 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思维之一。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及其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训练才能具备,根植于相关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的训练。由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揭示表面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 因此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往往被看作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和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成分和重要标志, 在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5]。

借助生命中蕴藏的这些“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观点, 通过对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形式的联想思维训练, 可使学生分析不同生命体、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揭示事物的各种联系, 从而产生类比, 最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在具体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打破常规,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敢于多方位、多层次思考生命的现象和本质, 思考不同生命体的进化差异以及和存在的合理性,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指点给学生的,不是现成大厦, 而是激励学生学会砌砖的工作和方法,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创造建筑[6]。中国有句古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利用这些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开辟新领域。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思维既是从个体现象归纳共性规律的抽象思维,又是从共性规律分析个体现象的演绎思维。运用哲学思维中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理解生理学,使我们能透过生命的表观现象,看清其内在的运行机制[7];通过个体的生命表现,了解社会群体以及生态的特征,从而了解生命的不同及其合理性。在动物生理学的教学中贯穿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相关的哲学性思想,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辩证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通过哲学性思维培养和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将来更好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机体调节哲学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菱的哲学
邓俊峰作品选
小包哲学
汽油机质调节
发动机铝机体气缸表面涂层
调节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