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治疗经验
2019-01-12湖北省松滋市市镇四兴垸村卫生室
(湖北省松滋市市镇四兴垸村卫生室 罗 云)
坐骨神经痛是我们临床的常见疾病,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比较常见,在中医属于“痹症”范畴。我在临床用中医药进行辩证分型,再结合理疗,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1 诊断分型及临床表现
1.1 寒湿型:此类患者最多,临床表现为疼痛剧烈,遇寒冷和劳累即发作,脉象紧沉,舌淡。
1.2 湿热型:患者腰酸腿竣,下午疼痛加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洪大。
1.3 阴虚湿热型:患者素体阴虚,或病程迁延日久失治,夜晚疼痛尤甚,口苦咽干,舌红少苔,脉濡细。
2 中药基本方剂
伸筋草20克,千年健20克,木瓜20克,薏苡仁20克,防风15克,制二乌15克,炙马钱子3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制乳没各10克,威灵仙15克,杜仲15克,淫阳藿20克,山茱萸15克,淡大云15克,骨碎补20克,冷水煎服,二日一剂,一日三次。
加减:
寒湿型 加独活30克,川牛膝20克,麻黄10克,细辛5克。
湿热型 加厚朴15克,苍术20克,防己15克,晚蚕沙15克,地龙15克。
阴虚湿热型 加秦艽20克,鳖甲15克,知母15克,黄柏15克。
3 理疗
针灸取穴:阿是穴、患部夹脊、次缪、环跳、阳陵泉
手法和加减:寒湿型用三进一退的“烧山火”手法,并加刺足三里、关元二穴加灸;湿热型用三退一进的“透天凉”手法,加刺大椎、曲池二穴;阴虚湿热型用平补平泻手法,加刺肾俞、太溪。并采用同侧夹脊脉冲电流通电不少于20分钟,视疼痛大小调节电流。
刮痧和拔罐:用自配的中药(生川乌、生草乌各20克,威灵仙3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等),用陈醋浸泡一周,用牛角刮痧板在CT指示下的部位自上而下,刮痧至局部潮红,再拔走罐,注意,不要把皮肤刮伤和拔伤;三天一次针灸拔罐。
4 结果
通过十几年的临床验证,此方法在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方面疗效确切,有效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典型病例:吴xx,男,62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数年,今年加重,于2011年7月初来院就诊,通过在门诊治疗,先后用甘露醇加地塞米松10毫克,复方丹参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只是有一时的缓解作用,患者要求中医治疗,查体:患者疼痛,腰不能直立,虽是6月,患者患部怕冷,得热则舒,脉象弦紧,舌苔白腻,综上法运用中药制剂6剂,并进行3天一次的理疗。二诊时患者喜笑颜开,已经能自己骑自行车来求诊,又尊原方6剂,理疗继续,总计服药12剂,理疗6次,疼痛已无,还可以在田间参加劳动。
5 体会
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尤其是近年来发现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诱发的根性坐骨神经痛越来越多,方中的“伸筋汤”(伸筋草、千年健、木瓜、薏苡仁),来自原洪湖市中医院周成明教授的经验方,治疗风寒湿痹疗效确切;配以治痹要药制二乌,温经散寒,再配于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防风、红花、桃仁、乳没、取通则不痛,久痛入络而留淤;杜仲、骨碎补、淡大云、山茱萸、淫羊藿补肾壮督[1],炙马钱子通络散结,消肿止痛,现代医学表明,马钱子治疗神经性疾患,疗效得到公认。
针灸取穴以痛为俞,同侧夹脊针灸,再用脉冲电流导入,资料表明对于椎间盘突出有很好的疗效,环跳和阳陵泉是对子穴,阳陵泉为八脉交会穴,“筋会阳陵泉”;《十二穴主治杂病歌》说环跳“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阳陵泉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床似衰翁”。次缪穴位于第二骶孔处,与椎管想通,针刺次缪可以改善椎管内环境,电针有镇痛、消炎、缓解痉挛的作用[2]。尤其是同侧夹脊针灸,进行辩证施针,寒症采用“烧山火”的针灸手法,即三进一退,部分患者立感局部有发热的感觉;对于湿热型和阴虚湿热型患者采用“透天凉”的针法,即三退一进手法,对于缓解夜晚疼痛效果很好。大椎和曲池具有清热祛风的作用,关元和肾俞具有补肾壮督祛寒的作用。
牛角刮痧具有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沿经络在夹脊和督脉刮痧,使药效直达病所,而拔罐也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的作用[3];通过自制的中药在脊柱疼痛部位沿经络进行刮痧,刮至表面潮红或起许多红色小疹子为度,在行经络表面进行拔行罐和走罐,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效果。临床运用效果很好,便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掌握,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