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正,方能致远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的食堂管理工作
2019-01-12朱立群
文 朱立群
食堂工作是幼儿园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堂管理既要体现规范性和科学性,又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保证幼儿的伙食质量,既要关注食品安全,又要确保科学、合理的膳食。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制度化建设,确立规范
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础,制定全面、细致、完善且适合园情的食堂制度,是幼儿园食堂科学规范管理的第一步。
(一)严把食品采购制度
幼儿园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通过“公开招标”“三家比价”等方式与食品质量上乘、信誉度高、口碑好的商家建立供货关系,并落实三个制度,即《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 《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与供货商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强化其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细化食堂规章制度
首先,在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幼儿园建立了一系列食堂管理规章制度和食品安全等相关制度,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制度、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制度等。其次,细化了后勤职能部门岗位人员工作职责,使全体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同时,幼儿园还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制度,成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监督管理小组,以加大对传染病高发期的食品、原料购进台账、食品留样等重点工作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园所食堂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三)修补完善管理制度
幼儿园根据实施效果和跟进反馈对制度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例如,幼儿园制定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和食物中毒演练等措施,和食堂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抽查和考核,实施责任事故追究制,使食堂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五常管理法”探索,内化规范
为了内化管理规范,幼儿园在A级食堂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五常管理法”,并全面渗透到食堂的各项工作之中。第一个五常日——常分类:对所有区域开展整理,确定每件物品的作用及使用频率,并进行分类,清除不用的物品。第二个五常日——常整顿:给留下的每件物品命名,并贴上标签,确定摆放位置,使每件物品“有名有家”。第三个五常日——常清洁:定期开展大扫除,营造全新的清洁环境。第四个五常日——常规范:体现视觉管理并增加执行透明度,主要区域有五常责任人分工示意图,设施设备贴上五常责任卡,各室五常制度上墙。第五个五常日——常自律:开展培训,使每个食堂人员了解“五常”,分担五常责任,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个人仪表。“五常管理法”大大强化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食堂的烹饪、清洗、服务、卫生、安全和效率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幼儿园按照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六个支架”的要求,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活动中的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幼儿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幼儿尝试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因此,幼儿园食堂积极探索为幼儿提供“自主点心”“自主午餐”,幼儿园通过边实施,边跟进,边整改,使食堂工作更好地满足“自主点心”“自主午餐”的需求,也促使食堂工作人员根据餐点管理的要求不断内化“五常管理法”规范。
三、督查与反馈常态,完善规范
为了逐步实现食堂的规范化管理,幼儿园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将管理的对象逐一细化分解并量化为具体的程序、责任和数字,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清晰可见。大到食堂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小到油盐酱醋等调味品的出入库的登记;大到钱、账、物资的采购和保管,小到食品留样的观察与记录,均实行岗位专人负责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餐饮工作,更好地维护广大师幼权益,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保教主任、会计、保健医生、组长、食堂人员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幼儿园膳食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幼儿园食堂的决策提供参考性意见。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及时公布每月的收支情况及幼儿的膳食营养分析表,教职工代表向家长介绍幼儿的进餐情况,广泛听取教职工和家长对食堂工作和幼儿园伙食的意见及建议,及时落实整改。
幼儿园在食堂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办成“教师满足、家长放心、幼儿开心”的食堂为目标,对幼儿园食堂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规范管理、贴心服务、用心育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让幼儿园食堂管理与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效能化的道路。
(江苏省无锡市爱尔艺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