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视角下的Tom Swifty研究
2019-01-12芦晓莉
芦晓莉
(信阳农林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Tom Swifty的基本特征
Tom Swifty(简称TS),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直接引语、说话人和场景。大多数情况下,说话人都以Tom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表现为其他姓名。在标准的TS情况中,场景由动词和副词构成,副词用来描述动作,而且该副词与直接引语的内容会产生十分恰当的关联,同时又产生双关,最终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义配对体,且C的形式或意义的某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结合TS的形式特征,我们认为它也是一个构式,即“直接引语+Tom+verb+adv”,基本构式义为:某人以某种状态,说了某些话,整个场景不仅要表现出双关,同时能诱发幽默。构式语法的出发点是研究那些异常的、特殊的或边缘性的语言现象,而不是符合语言规则的核心结构。英语中存在大量的非TS现象,因此,笔者认为,TS的使用应属于边缘化的范畴,可以从构式语法视角对其进行研究。
互联网中大量语料表明,TS构式中被用来引出直接引语的动词中,最频繁的莫过于“said”,另外还有许多动词也可用在此构式中,如:admitted, agreed, asked, considered.consented, cried, debated, decided, discovered, guessed, implied, pretended, professed, queried, recounted, remarked, reported, replied, revealed, reviewed, sang, yelled等等。
随着语言的动态发展,TS也相继出现了其他形式,如:“Tom+verb”、“非Tom+verb”、“非Tom+verb+adv”、“(非)Tom+verb+介词短语”等,这些均可被视为构式,区别在于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TS现象能使一个整句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即双关,却不直接将其表露,让语句简洁明快,并且营造出相应的语言效果,透出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练达的文字技巧,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2 相关理论背景
“压制”(coercion)现象是源于计算机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泛指语言形式和所表达的语义功能之间的一种不匹配现象[2]。而压制的初衷就是消除这种意义上的冲突或者修补一些错误匹配,对词项进行重新解释,抑制那些不一致的部分,凸显出与构式相一致的意义,或者给词项增加相互兼容的成分。Michaelis 提出了著名的“压制原则”:“如果一个词项在语义上与它的形态句法环境不一致,词项的意义就应该遵守它所嵌入的结构的意义”[3]。王寅据此提出了“构式压制”,即,当一个词语被运用于某一特定构式中,且两者的语义和用法特征不兼容或者产生冲突时,构式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它可以强制性地改变词语(主要是动词、名词等)的语义和用法,迫使两者取得协同[3]。王寅又指出,当词汇与构式出现了语义和用法上的不兼容或产生冲突时,为了实现兼容、消解冲突,还会出现词汇压制构式的情况,这时,词汇起主导作用,能够调整或改变构式的意义或用法。这就是所谓的“词汇压制”[4]。构式语法认为,当词汇运用于某一构式中时,如果词汇和构式在意义和用法上不产生冲突时,语义就是词汇义和构式义的“合义”;但是,当构式与运用其中的词汇在意义和用法上有冲突时,语义就是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互动的结果了[2]。
3 Tom Swifty构式中的压制
根据构式语法,构式的实际含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共同决定的。Goldberg提出,构式之间可能存在词汇句法不合规范、语义语用不搭配的冲突现象[5]。当构式的句法框架和所要填充的词汇的原义发生冲突时,人们对二者需要进行语义或者结构上的认知协调[6]。这种词汇和构式间的认知解读就会产生一些压制现象。通过互联网大量语料检索发现,并不是任何词汇都可以进入TS构式中。下面我们从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两方面分别展开分析。
3.1 TS中的构式压制
TS构式中,对语义起关键作用、能够触发双关的词项是动词和副词,另外还有一些直接引语中的名词,我们将按此顺序展开论述,同时,词项中的主客观性特征往往也会受到构式的压制。
3.1.1 TS对动词的压制
“语义连贯原则”和“对应原则”强调了动词参与者角色要与构式题元角色在语义上相兼容(或具有例示关系),两者所突显的角色对应且融合。但在语言表达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动词不具有或不明显含有构式的全部题元角色,或其语义和用法与构式不完全兼容,此时首先要考虑用于构式中的动词的灵活性,这就有了“构式压制”,即两者不完全对应时,构式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能“强加于”动词以额外的角色,改变其用法类型或意义。TS中的动词包括直接引语中的动词和主句动词两种。
Goldberg曾从构式对动词产生压制的角度进行了讨论,认为构式可以强制词项产生新的相关意义[1]。如动词是主句的动词时:
“I am taking this ship back into harbor”, Tom reported.
此例省略了副词,属于“Tom+verb”的非典型构式。杨先明提到,英语是拼音文字,其词汇中派生词占了很大比例,往往可以分解成几个部分[7]。TS利用了这一特性来构建双关语义,大多数TS都利用拆字法。根据语义推测,这里的“report”不能再按其字面义“报道”来理解,而应该被拆分为两部分来进行分析:“re”和“port”。英语中的前缀“re”往往表示“再次”,“port”取其基本义“港口”,因此,经过拆分后的语义加工,“report”可以理解为“再次进入港口”,与直接引语中的“this ship”形成了明确的关联。由于场景中缺少对动词起修饰作用的副词,读者对语义进行识解时往往需要付诸更多的认知加工努力,但不影响对此TS的整体语义的加工和把握。我们知道,典型TS构式中的说类动词是“said”,因此,构式对动词“report”进行压制,使其既表达了像“报道”似地“说”,又表达了“再次进入港口”之义,双关语义明显,同时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感叹语言之妙。
构式还可以通过激活处于隐藏状态下的语义来压制词项,这些潜在的语义最终浮现于具体的句子中。这种受构式压制影响、迫使动词改变本义,激活其他隐性含义的例子较多,如:
“I see,”said the blind man.
本例属于另一种压制情况,即动词位于直接引语中。“see”的基本释义为“看见”,但从字面意义上讲,这句话违背了语义真值逻辑,是个病句,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盲人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因此,语义上产生了冲突。既然属于TS,说明它符合TS构式特征,这时,我们利用构式来压制词项。只有将“see”理解为另一层含义,即“明白、懂得”时,整个语义的冲突才得以消解。通过构式对动词的压制,激活了处于隐藏状态下的语义,最终浮现于具体的句子中,消解了语义冲突,“see”一词既体现了双关,又产生了诙谐、幽默之效果。
构式对动词的压制还体现在一些双语混用的TS中,如,我们检索到的下面这个英语德语“混合物”:
“Mama is German,”Tom muttered.
这句话的字面意为:Tom抱怨说“妈妈是个德国人”,乍看上去,整个语义并无特别之处。那么,其中的双关和幽默是通过哪个词项体现的呢?受构式的压制,根据引语中的“German”一词的提示,同时结合德语知识,我们得知,只有将动词“muttered”视为德语单词(释义为“妈妈”)时,这句话才符合TS的构式特征。因此,这里构式起了主导作用,使读者不得不转换角度,从跨语言的视角进行语义识解,动词被构式压制,从而产生了这种标新立异的双关,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再如:
“It’s a German song,”Tom lied.
只有将“lied”当做德语单词(释义为“歌”)来理解,本句才符合TS构式特征,不再进行详解。
3.1.2 TS 对副词的压制
我们知道,区分TS和非TS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副词和直接引语中的内容能否产生恰当关联。因为TS的构式义要求既体现出双关,又表达幽默等效果。由于这种构式义的压制,只有选择那些与直接引语的内容产生关联的副词,才符合TS构式特征。否则,就是非TS构式。如以下两例:
“My ballpen is blunt”, said Tom pointlessly.
“My ballpen is blunt”, said Tom sadly.
倘若将副词“pointlessly”用其他副词替代的话,句子就没有特别之处了,既无双关,又无幽默。经过拆分法,副词“pointlessly”可分解为“point”、“less”和“ly”三部分,产生“笔的滚珠掉了,没法用了”之意,与直接引语中的形容词“blunt”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即,由于笔的滚珠掉了,所以圆珠笔才变钝了。整句话的含义便一目了然,其幽默感也跃然纸上。“pointlessly”同时反映出说话人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整个语义也因此传达出了一定的讽刺效果。相比之下,“sadly”就“难登大雅之堂”了。因此,副词的选择是受制于构式的。再如:
“I see,”said Tom icily.
笔者认为,依然可以将“icily”拆分为“i”、“ci”和“ly”三部分,再加上TS中广泛采用谐音法,前两部分“i”、“ci”和直接引语中的“I see”由于谐音的缘故而直接关联起来[7]。因此,副词“icily”表达了双关,同时,从Tom冷冰冰的态度中,读者不知道他到底明白与否,因此,语义也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3.1.3 TS对名词的压制
在英语表达中偶尔也会出现这类有趣的现象,如主语的专有名词和副词的并置,让人产生了一种“合体”的错觉。由于构式的压制作用,容易形成TS现象。我们知道,英语和法语在语音和拼写方面有许多相似点,比如英语单词miserable和法语单词misérable意同、形似。我们还知道,著名的法国小说《悲惨世界》的题目是“Les Misérables”,这个小说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流行音乐。请看下面两例:
“Do you call this a musical?”asked Les miserably.
“Have you anything by Hugo?”asked Les miserably.
这里,“Les”其实是说话人的名字,是个专有名词,紧挨着词尾的副词“miserably”出现在整个场景中。由于两个词项的并置使用,第一印象就是小说的名字,激活了人脑中有关此小说的框架(frame)中的相关知识,对句义的理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分析,两个“miserably”均表达出发话人出于对《悲惨世界》的不够了解,而显露出的尴尬和苦恼。许多知名诗人、作家、歌星、政客和学者的姓或名常被用来替代Tom,或潜藏在副词和直接引语中,也属于构式义对名词压制的情况,如:
“I wish I’d said that, Oscar”, said Tom wildly.(wildly/Oscar Wilde)
“Orlando’s by Virginia”, said Tom wolfishly.(wolfishly/Virginia Wolf)
“I wonder why uranium is fluorescent”, said Mary curiously.(Mary curiously/Marie Curie)
3.1.4 TS构式对词项主观性的压制
方强指出,构式压制也可以应用到语言的主观性研究中,从词汇层面阐释词项的主客观性特征在句法结构中发生变化的原因,即,构式对构成它的词项的主客观性特征有压制作用,构式可以强制词项产生与构式整体相一致的主客观性特征[8]。Traugott也指出,语言主观性仅体现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话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即主观性体现在语言产出阶段。语言主观性在句法层面通常由特定的词汇范畴来承担,下面我们从TS的构式义出发,分别对其中的几类词汇范畴展开分析:
3.1.4.1 构式对动词词项主客观性特征的压制
动词,是用来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是语言主观性表达的主要承担者。方强指出,认知动词、感官动词和情态动词都是主观性词项,动作类动词是客观性词项,助动词和一般连系动词没有主客观性特征[8]。TS中,动词均为“说”类动词,属于认知动词,因此,是主观性词项。主观性动词受到构式压制后往往体现出客观性特征,如:
“I have a split personality,”said Tom, being frank.
如果仅将分词短语“being frank”理解为“坦率地说”,此句就无特别之处,也就不应该属于TS范畴。因此,说话人巧妙地将自己的人格分裂和朋友Frank做了比较。动词的主观性特征也因此而被压制,体现出了一些客观性色彩,旨在强调“事实上,Frank确实有人格分裂,而且可能更严重”之意,营造了一种言此及彼、含沙射影的语言效果。但是,作者在语料中也发现,一些主观性动词经过压制后,使得原来的客观性得到了增强。如:
“South Korea has a lovely capital city,”said Tom soulfully.
Tom说的话语本身具有主观性特征,但通过对副词soulfully进行拆分,发现“soul”和韩国首都“Seoul”同音,不仅暗示了引语中的答案,而且对内容的客观性特征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3.1.4.2 构式对副词词项主客观性特征的压制
副词指的是在句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往往表示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概念。在TS构式的语义识解中,副词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修饰动词,而且要和直接引语中的内容形成关联。主观性副词受到构式压制后往往体现出客观性特征,如下例:
“Is your name Frank Lee?”Tom asked frankly.
#1 主题=中风OR卒中OR脑卒中OR脑血管意外OR脑血管疾病OR偏瘫OR脑出血OR脑溢血OR脑栓塞OR脑梗塞OR脑梗死OR蛛网膜下腔出血
副词“frankly”本身带有主观性色彩,但是由于构式的压制作用,经过拆分,“frank”和引语中的人名“Frank Lee”产生了谐音关联,对本身具有客观性特征的人名进行了强调,整个语义的客观性色彩得到增强,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希望得到一个客观准确的答案。因此,“frankly”本身的主观性特征相对减弱了。再如:
“When in Rome, do all the naughty things the Romans do,”said Mary romantically.
这里,副词“romantically”通过拆分法,和引语中的“Rome”和“Romans”产生了关联,同时,引语是对谚语“do as Romans do”的变体。由于长期被人们沿用,谚语的存在就好似一种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特征。因此,通过构式对副词的主观性特征进行压制后,表达了一种“再浪漫、再不切合实际,也要入乡随俗”之意,浪漫的主观色彩明显减弱,同时反映出说话人机智又稳重的性格特征。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Ah, HERE’s the silver lining!”said Tom profoundly,源自谚语“Every cloud has its silver lining”;再如,“Rod sure is a spoiled little child”, Tome said sparely,则来自于谚语“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等等。
由于TS构式中起关键作用的两个词汇范畴就是副词和动词,故这里不再对其他词汇范畴进行讨论。
3.2 词汇压制
当词汇与构式出现了语义和用法上的不兼容或产生冲突时,为了实现兼容、消解冲突,还会出现词汇压制构式的情况,这时,词汇起主导作用,能够调整或改变构式的意义或用法。研究发现,和构式压制相比,词汇压制情况在TS中并不多,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词汇压制的情况。
3.2.1 副词和形容词的双重压制
有时,直接引语中的形容词会和词尾副词同时发挥压制作用,来实现整个构式义,二者缺一不可。如:
“It’s not fair!”said Tom darkly.
结合相关语境,若将“fair”理解为“公正的”,句子是讲不通的。我们将引语中的形容词和词尾副词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重新获得了fair的另一层含义,即“白皙的”,和darkly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一种逆向性搭配使用的情况。王文斌、毛智慧认为,逆向性构式属于一种“异常搭配”,即以“看似不合逻辑和不合常规搭配规则的陌生化语言来表达一个普通的事物或场景,给读者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获得了“超乎寻常的修辞效果”[9]。由于否定词“not”的作用,前后看似有冲突的语义被消解了,同时使语义效果得到了强化,表达了“某个事物非常黑”的含义。再如:
“The door’s ajar,”said Tom openly.(ajar/a jar and openly/open)
引语中的“ajar”意为“半开的”,同时运用拆分法将“openly”分解成“open”和“ly”两部分,如果按本意进行理解的话,这句话就有些前后重复了。因此,根据副词的拆分,同时将ajar拆分成“a”和“jar”,两种拆分结合起来,整句话就能以一种更有趣的视角进行识解了,同时表达出“房间像个罐子一样闷,需要把门敞开”的含义。说话人的主观迫切的感情色彩得到了凸显和强化。
3.2.2 惯性压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研究就应该发掘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机制,并阐释其中的现实体验性,这其实是一种“象似性”,即语言表达象似于人类认知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在认知方式的作用下,象似于现实世界。王寅认为,这种认知惯性还可能形成一种“惯性压制”,时而制约着语言表达。比如,我们在正常表达后,再顺着前面所用的词语,以其作为参照点引出其后很不正常的表达[4]。
TS中偶尔会出现双关爱好者自创的单词或短语,我们认为,“惯性压制”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如:
“So only one person arrived at the party before I did?”Tom second-guessed.(second-guessed/second guest)
英语词汇中根本不存在“second-guessed”一词,属于不正常或异常的表达。由直接引语中的会话含义,我们得知说话者旨在询问“在我之前,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到了”。这种正常表达从前向后进行惯性压制,使听众接受了一个发话者自创的词项,当然,这里也是基于second-guessed和second guest两个词项的相似发音。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句子也是可以接受的。由于自创词的情况较少,故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构式和词汇之间发生互动时,不会赋予词汇本身没有的新语义,而是在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的双重作用下激活了处于隐藏状态下的语义,使其最终浮现于具体的句子中。这样,TS既体现了双关,又表达了一定的语言效果和说话者的主观情感。
4 结语
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分析了英语中的Tom Swifty现象,在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的双重作用下,揭示了TS构式的内部运作机制,认为这种语言现象不仅体现了双关,同时能够营造出诙谐幽默、机智、讽刺或言此及彼等语言效果,因此,受到广大英语爱好者的青睐。但是,汉语中是否也存在此现象呢?这就需要广大双关爱好者的进一步努力。目前,国内对TS的研究寥寥可数,其研究前景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