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与提升

2019-01-12郭跃飞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涵特色价值

郭跃飞

(中国地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具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文化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1]。只有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其中,充分地发挥乡村文化价值的引领与反哺作用,才能全面持久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认识、挖掘、整合、培育、提升直至彻底激活乡村文化,更充分地发挥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引力与推力作用,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课题。

1 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

乡村文化价值是指乡村文化的积极意义,乡村文化价值不仅对乡村的建设有益,还对全社会文化乃至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基础性的重要影响。

1.1 价值认同是乡村文化传承接续的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延续几千年,形成了拥有丰富内涵的乡村文化。乡村是中国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场所,是乡民们世代延续与谋求发展的物质依托,几千年以来形成一种深植于经年累月历史发展的文化特质——乡村文化。这种价值认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使“民心”牢牢系在家乡的土地上。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使乡村文化得以传承接续,维系乡村和谐稳定。“在共同的生产生活、抵御外部力量以及日常的行为评判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共享的思想信念、道德伦理、精神风尚、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它们呈现出乡民的共同所需与精神追求,而且塑造出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从而促进社会群体内部的凝聚力[2]。”这种“共同所需与精神追求”表达的是乡民们共同文化的价值认同。学者贺雪峰曾指出,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人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对于本土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所持有倾向性的共识与接受。乡村文化认同是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文化行为、思维模式的认可与遵守[3]。正是这种认同维持了乡村的社会秩序,维护了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的和谐安定,使得乡村文化绵延千年。由此可见,乡村文化中的价值认同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接续的精神内核。

1.2 丰富多元是乡村文化繁荣进步的内在动力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岁月中,凭借其特有的地域特点、景观特色和存在方式综合发展而来的。地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乡村文化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例如,黄土高原地域的乡村文化古朴醇厚,北方草原地域的乡村文化豪迈奔放,藏文化神秘自在等。而在内容上,乡村文化又可以分为民风民俗、典章制度和生活器物等类型。民风民俗表现为各地方的方言、讲究,以及礼仪庆典、手工技艺等;典章制度表现为传统的信奉和宗教活动,例如,赶庙会、做祭祀等;生活器物表现为田地、建筑、家院等。因此,丰富多元是乡村文化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乡村文化重要的价值内涵。它既是乡村文化繁荣进步的根源,又是农耕文明传承创新的基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动力,更是中华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信之本。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能够延续不断,其中不竭的动力源自乡村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丰富多元仍然应处于乡村文化价值内涵重要的、基本的位置。

1.3 融合发展是乡村文化创新再生的科学途径

中华民族世代以土地为生,形成了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农耕文明。先民们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中依赖土地生存下来,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的农耕技术以及适合农业生产的礼俗制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这种文化指引乡民安居乐业。这是生产方式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贯穿整个农耕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催生出既有传承又有不同的乡村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例如,乡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古代农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创造总结出来的一种制度文化,而后又反作用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优化配置。融合发展给予了乡村文化不断发展的力量,是乡村文化创新再生的科学途径。

2 乡村文化价值的现实困厄

乡村整体上后发于城市,而这绝不意味着乡村不变、乡村文化凝固。乡村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新中国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还有一些现实问题必须解决。

2.1 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认同日渐淡化

中国乡村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认同在淡化,以至于在某些人(其中不乏进城务工的劳动者)眼中,乡村文化已成为愚昧、落后、土气、保守的代名词。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带来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严重冲击了乡村传统优秀文化,比如,“孝”文化、诚信文化等在乡村的淡化。乡村文化在不断淡化中流失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形成于乡村、也使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有被掩埋的危险。究其原因,一是乡村的生存空间遭到压缩,依存于乡土的地缘、血缘、公共精神也随之凋落。二是主体缺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面临无人解读重视的困境,价值认同也就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乡村慢节奏生活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城市与乡村的一快一慢节奏以及一富一贫现象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使得乡村中的年轻人和精英人才宁肯背井离乡追求新生活,也不愿固守家园,他们认为重复父辈会一事无成。巨大的无奈撕扯着乡民的内心,一边是故乡,一边是以为可以自由翱翔的“天堂”。这样的分裂已成为了摆在中国乡村文化振兴路上的一条巨大的鸿沟,如果不能进行有效融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可危。另一方面,主流文化与此同时也在淡化。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改善了很多农户的家庭经济条件,但其强化个利,分化了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农户与社会的亲和度。

2.2 乡村文化多元且多样的内容表达日益趋同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在加快,乡村文化的表达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娴静悠然的生活状态,“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热情欢快的节日气氛,“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勤劳古朴的田间劳作场景,都逐渐在现代化进程中埋没消隐。取而代之的是乡村特色建筑、传统手工艺、特色美食、特色节日的日益趋同。以乡村旅游为例,乡村旅游的取胜之道在于开发弘扬以乡村特色文化为目的的特色项目,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色。但事实上,大多乡村的旅游资源发掘严重不足,农民对于自觉保护乡风习俗、传统建筑及文化景观的意识还严重不足,也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厘清,转而更多地是对外来文化有一种好奇和认同。这就导致一些地区的村民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简单粗暴地复制其他特色旅游乡村的模式,既丢了本地特色文化,也没捡回市场的认同,出现了多地域乡村文化的表达形式日渐趋一的现实乱象,大量宝贵的特色文化遗产因此没有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

2.3 乡村文化与社会经济循环交融需要更多方式创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发展有反作用。乡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要求有一个良性的循环。比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造就了传统的乡村文化,反过来传统乡村文化又促进了农耕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耕文明的不断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乡村文化要与农业生产发展相互融合,乡村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如果城乡鸿沟不能够日益缩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化生产实践中就难以拓展。近年来关于乡村文化与非农产业融合,很多地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开发农家乐、培育特色农业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以及乡村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都急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而是有了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要求传统的乡村文化发展既依附于土地、依附于乡村,又能在乡村振兴中探索新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循环交融的发展方式。

3 乡村文化价值内涵的提升

3.1 加强思想引领,回归文化自信

加强科学理论指导。晚清以来,中国被迫卷入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农耕文明逐渐走向没落,但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乡村文化并未从此迈进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七十年发展建设的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乡村文化的现实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要求乡村文化建设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凝练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不分城乡、不分行业、不分人群的全民族共同的价值核心。所以,乡村要振兴,乡村文化要崛起,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传统乡村文化与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提升乡村文化,丰富其价值内涵,形成具有新时代发展要求高度的新的价值认同。

确立乡村正确地位。此前,乡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不是重心,乡村文化的发展节奏也落后于城市。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许多人没能真正领会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质内涵,有些地方一味以复兴所谓“乡村特色文化”为借口,把“俗”等同于“优”和“特”,如建庙拜神、节日装神弄鬼,又如渲染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不能提升农村风貌的丑化、矮化“特色”,我们应该坚决厘清和摒弃。这种现象是没能正确认识乡村文化的真实内涵,没有用社会发展的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它导致的。故此,只有确立乡村文化及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才能使乡村文化振兴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回归包含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在内的真正的文化自信。

3.2 利用市场,融合铸造文化品牌

深挖文化市场潜力。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市场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作为传统乡村文化的孕育之地,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涤荡,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市场潜力。只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把握市场的积极需求,整合资源,才能增强乡村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乡村文化完整产业链的形成。打造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和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这样既能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形成新时代的乡村文化价值内涵和新的文化价值认同,进而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再生。

铸造特色文化品牌。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实现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实现乡村文化与市场有效融合,应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展现特有的乡土风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形成系统完整的文化产品产业链。例如,开展主题节日、特色美食、植物花卉种植等特色旅游。同时,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坚持质量优先,形成过硬品牌,实现绿色发展,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懂得尊重和优化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将展现乡村文化的特色美丽风貌当作核心竞争力。

3.3 注重特色保护,重拾文化多样

树立文化在保护中提升的意识。人们在对经济效益和资本积累过度追求的现代化进程中,建新拆旧破坏了许多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建筑。在新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倡导“人文生态”,倡导文化多样性发展,倡导“和而不同”,多元共进。谋求乡村文化多样性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价值,就必须要引导农民树立在乡村文化保护、发掘中提升的意识,充分认识厘清各种乡村文化的新时代价值。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原则。引导农民在保护特色乡村文化基础上,因地制宜,避免“千村一面”。在乡村文化开发过程中,注重开发利用当地独特且丰富的就近原材,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例如开发乡村特色的美食、景观、歌舞、工艺品、节日、服饰、习俗等。另外,乡村文化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开发的原则,避免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的生产和开发模式。保留乡村文化特色,让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有自身“乡土民情、田园风光”特色的同时,延续农民原本的守土情结,依托乡村地域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现代一体的全面均衡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乡村[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乡村振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提升新时代乡村文化价值内涵无疑将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内涵特色价值
特色种植促增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小黑羊的价值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