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教汉字 事半功倍学语文
2019-01-11江苏南京市六合区龙池小学陈明红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龙池小学 陈明红
中华民族的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将汉字列为我国第五大发明也毫不为过。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曾说:“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是语言文字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我们的文字正在遭遇危机。科技让书写进入了键盘时代、语音时代,“提笔忘字”正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普遍尴尬。汉字的教学已浅薄得只剩下认识字体、记诵发音,把对一个汉字的正确书写看成应试教育的胜利,而不是将其作为文字传承的象征。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构成与演变,又怎能领略到文化的深度与厚度?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文字是我们的文化血脉之根,应该像保卫祖国一样来保卫我们的文字。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较多的精力去带领学生走近汉字、了解汉字,感受祖先造字的初心,领会汉字应有的温度和情感。
一、走近汉字,理解汉字的原本真意
汉字从创造到今天,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发展过程,几千年来,随着文字的演变,很多汉字已经从最初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慢慢简化为我们今天所书写的简体字。这些简体字,往往只被人们视为一个词语和句子的组成部分,而忽视了这个汉字原本的真意。
师:听了鹬的话,蚌毫不示弱,什么叫毫不示弱?先来看看“弱”的隶书。“弱”的下面像什么字?
生:像一个“羽”字。
师:羽毛的感觉是什么?
生:轻轻的,柔软的。
师:是的,像羽毛一样柔软,所以“弱”常常组词“软弱”。那“不示弱”就是——
生:不软弱。
师:再看“毫”下面有个什么?
生:毛。
师:我们常说“毫毛”,看看我们手背上有没有毫毛,说说“毫”是什么意思。
生:像毫毛一样,一点点,很微小。
师:毫不示弱就是?
生:一点也不软弱,不害怕。
我们在教学“毫不示弱”一词时会这样讲解它的意思:一点也不害怕。那么这个词语为什么能表达这个含义,很多教师并没有想到要追本溯源。上述教学片段中的教师从“弱”的隶书入手,让学生观察“弱”下面有个“羽”,从而引出“弱”的“软弱”之意;从“毫”下面的“毛”入手,再观察自己手上的“毫毛”,从而领会“毫”就是像毫毛那样细小,一丁点。这两个汉字的意思让学生真切理解了,那么这个成语的含义就不言而喻了,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估计永远都不会忘记。
二、走近汉字,领悟课文的内在真谛
课文是由一个个汉字组成的,理解课文就是理解由汉字组成的字、词、句、段、篇,而汉字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有声音的符号,更是有意义的载体,很多汉字本身就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掘汉字的这种功能,那对课文的解读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师:“沉香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看看“磨”和“划”这两个字,一个下面是“石”,一个右边是“刂”,你能通过这两个汉字想到沉香都经历了什么?
生:沉香脚上的血泡肯定是走在石头上面磨出来的。
师:那磨出血泡以后呢?
生:他一点也不在乎,还是继续在这种石头路上前行。
师:划的右边是“刂”,在沉香前进的山路上,什么像刀子一样在他身上划出一道道血痕?
生1:坚硬的荆棘。
生2:锋利的茅草叶子。
生3:尖锐的树枝。
师: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在救母的道路上,沉香真是吃尽了苦头。山石磨破双脚,身上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他心中只想着早点救出母亲。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对“磨”“划”两字的解析,即是最有效的证明。课文中的沉香,是一个为了解救母亲,不怕一切艰难险阻的人。教师从这两个字的偏旁设计教法,引领学生体会到沉香在救母道路上,血泡血痕是怎么来的,这“石”“刂”两个偏旁,表述的是沉香经历的无数苦难、沉香解救母亲的强烈愿望和对母亲的深切情感。这种理解,不是靠教师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的拼凑,也不是靠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靠的是对“磨”“划”两个字的解析,却能让学生产生如此深刻而又透彻的领悟,还有什么教法比这更行之有效呢?
三、走近汉字,深厚学生的文学底蕴
语文教学,是希望学生认识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可是为什么现在教出来的学生文学功底却那么的浅薄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了解汉字。教师往往把一个个汉字当作是一块块“面包”,告诉学生咽下去就能吃饱,却不告诉学生细细咀嚼更有滋味。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能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汉字,那将会深厚他们的文学底蕴。
师:沉香此时的所做所为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救母心切”,这里的“切”有两个读音,第一个音读qiē,你看这个字的右边有一把刀,用刀来切,可以组什么词语?
生:切菜、切西瓜、切开。
师:它的第二个音读qiè,在“救母心切”这里就读qiè,沉香的心里就像有一把刀一样,很急,他急的是什么?
生:他想早一点救出母亲,急得心里就像有把刀一样。
师:是啊,想到自己的母亲被压在沉重的华山底下,沉香的心真是像刀割般难受,他急切地想早点救出自己的母亲,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词语,感受沉香的心情。
片段中的“切”,右边的“刀”能帮助理解字义与刀有关,所以它的第一个读音qiē的含义,切东西需要刀,切菜、切西瓜就很好理解。但是它的第二个读音qiè,组成词语“救人心切”,也能与右边的“刀”联系起来理解,表示内心如刀割般急切的情感,这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个词语时没有意识到的。经过上述课堂学习的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境界,日积月累,文学底蕴可见一斑。
四、走近汉字,传承古老的汉字文化
汉字有六千年的历史,这种古老的文字流传到今天,代表的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文化——汉字文化。汉字文化蕴含在汉字的形体和本义之中,解释汉字的形义来源,必然涉及该字的文化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汉字时,关注汉字的形和义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理解汉字,对古老的汉字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师:“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沉香在救母的路上翻过的山是什么样的呢?来看看这个“翻”字,“翻”的右边是什么?
生:羽毛的羽。
师:长着羽毛的是什么?
生:是鸟儿。
师:“翻”原指鸟儿上下飞翔。这样的山,原本只有有羽毛的鸟依靠翅膀飞行才可以翻过去,这是什么样的山啊?
生1:很高很高的山。
生2:很陡峭的山。
师:请你们在黑板上画一画这山的样子。
(生画山)
师:即使是这样的山,沉香也不畏艰险地翻过去,他依靠的不是翅膀,而是自己的两条腿啊!所以他的脚上磨出了血泡,身上一道道划痕,这一切都是因为救母心切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感受沉香救母的艰辛!
片段中对“翻”字理解的教学设计,很有深意。我们常常见到这个词语——翻山越岭,因为见得多了,习以为常,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表达?为什么不说“爬山越岭”?教师从“翻”右边的“羽”切入教学,让学生明白长着羽毛的鸟儿才能翻过去的山,应该是很高的大山,学生也因此立刻理解了沉香为了解救母亲所付出的艰辛。而同时,“翻”这个汉字的形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清晰明了,这样的汉字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这几个片段是教师穿插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如果说一节语文课是一首缓缓流泻的乐曲,那么,这几段关于汉字的解读,就是这首曲子中最动人的音符。记得有人说过:“如果爱我们的民族,那么就请爱我们的语言吧。”我们对汉字的追本溯源,让学生感受汉字原本具有的含义和情感,使他们对汉字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对创造汉字的这个民族也就更多了一份热爱。语文教师应该更多地带领学生走近汉字、了解汉字,让更多的汉字“初心”显露,让语文课堂教学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