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浅析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019-01-11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牛埠中学代军松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辅辅导后进生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牛埠中学 代军松

高中数学不同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其难度增大,学生水平差距日益拉大且并非通过几节课程的学习就能追平差距,面对基础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全面同等授课是低效的,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教学内容分层,提出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得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效率,完成目标。下面将从多元角度具体分析,提出策略。

一、了解对象,初步分层

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有明确的对象,教师在分层概念里要领悟到这里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相较于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讲究层次清晰,因人而异。在高中教学中,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且高中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之间的学习习惯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学生之间的差距也逐渐趋于常态,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符合分层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是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的正确手段。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多角度划分层次,根据学习习惯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自律型和非自律型,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教师要抓住课堂的侧重点,更多地监督非自律型学生,改正其不良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向自律层次积极靠拢;根据数学基础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学习基础上引导优等生继续深入研究,在课堂上简要圈出书本上延伸的难点,要求优等生理解掌握,提点中等生课后尝试了解,对后进生不做强硬要求。对知识点的不同要求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优等生的学习进步,开拓思维。此外,教师要明白学生的智商差距不大,每个学生都有其某个方面的潜力,有的学生对数字敏感,运算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对平面几何有着特殊感觉,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隐藏的优点,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二、分层设置学习要求,点明学生层次

数学学习一直是学生的难点问题,数学内容环环相扣,学生在某一环节薄弱会大大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如必修一里的集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学生没有掌握集合概念,在学习函数时就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比之下,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落差,容易急躁,如果不给其一个正确的方向,学生反而得不到进步。教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属于哪个学习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成绩直观地告诉学生,例如一次综合测验,告诉学生在哪段分数区间基础比较牢固,低于某个分数线则说明掌握不够,需要努力学习,让学生自己对号入座,对自己的层次水平有个大概认识,避免学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盲目学习,导致效率低下。在课堂上,教师根据难度系数将知识点分为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课本上大部分知识点属于基础,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对于课后探索与发现板块及其他延伸性内容,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多做了解,对后进生不要求掌握,避免浪费时间。教师具体可以把学习要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初步了解记忆;②简单掌握应用;③较复杂应用;④灵活综合应用。教师在备课前要将教学内容按四个层次进行划分,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对应的学习要求,基础有待提升的学生要求①②层次,中等生要求①②③层次,对于优等生,另外要求其掌握④层次,将内容按照学生层次分割,加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达到预定目标。此外,针对习题和试卷题目也是如此,试卷题目有难易梯度,适合划分学生等级,卷中选择题、填空题的最后一两题以及大题目的最后一问,通常是要求扎实基础和灵活思维的难题、巧题,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要注意讲解程度,做到简要分析,告诉学生能明白就课后继续了解,不能很好理解的也不强求其掌握。对知识点进行层次划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的难易层次,明白对知识的掌握需要选择,最大程度地提升每个层次的学生成绩。

三、科学设置分组,引导学生互相促进

分层之后,学生之间的水平实力有了大概排序,教师要根据分层结果合理安排小组,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小组,主要由优等生带领后进生,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的作用。教师实时跟进小组学习成果,及时干预调解,保证小组发挥其积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变化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提问时,先把机会留给后进生,激励其独立思考问题,在给出答案后,教师可让优等生继续作答。这种做法能让学生转化为老师,利用同龄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优势,让后进生更好地理解题目。除此之外,这种做法能在班级里突出一个领头羊身份,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让学生感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充满竞争力。为了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指出,如果在学习时遇到难题可以问问班里的某个同学,或者如果不太理解课堂内容,可以借鉴一下某某同学的笔记,引导学生之间不耻下问,渗透学生私下学习,让学生的疑问得到及时解答。但与此同时,教师要留意领头羊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导他们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四、分层设置激励评价,渗透以生为本

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同时也存在等级观念,容易对后进生等成绩差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除了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外,也要专注学生的精神教育,在对学习内容做分层要求时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某些方法不做要求不是因为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而是为了帮助其节省更多时间,放在更能拿分的知识点上,引导学生明白,只要基础学习扎实牢固,一样可以取得高分。此外,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准备不同方式的激励方法,例如针对优等生,教师可以采用批评激励法,告诉这些学生,虽然其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纵观全年级并没有突出优势,着重突出学生的不足,教导优等生谦虚谨慎,继续取得进步;而对于后进生,教师主要采用表扬激励法,例如一位学生原本是全班排名四十开外,而最近一次测验提升到三十多名,虽然成绩较于排名靠前的学生来说仍然差距明显,但教师不能否定学生的进步,要着重突出学生的努力,增强其学习信心。教师在表扬之后还要提醒学生尚有提升空间,不能浮躁松懈,要按照有效的学习方法继续深入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分层实施不同的激励评价方法是对分层教学的辅助,在教学目标之外着重素质教育也是重中之重,不仅要看到学生成绩的提升,也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发散式的思维模式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初步了解学生分层时,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同时要融入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智力的考虑,很多后进生学习成绩虽然不好,但头脑聪明,思维机敏灵活,面对一些解法巧妙的题,后进生可能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要尊重后进生的思考,同时鼓励一些优等生学习其发散思维,真正做到互相促进。

五、分层设置课后辅导,贯彻层次教学

教师在课前对学生提出分层学习要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层次知识,除此之外,课后辅导的分层设置也不可缺少,课后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消化和总结,是应用理解知识点的最佳手段,因此,教师应在课后辅导上继续贯彻分层教学思想,巩固此前所做的措施。课后辅导可从教辅资料和教师指导两个方面具体分析讨论。首先是学生教辅资料的选择,对于优等生,其知识掌握牢固,适合选择以习题为主的资料或者是包含每单元测验的试卷,着重于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突出学习巧妙解法,目标是能解答出试卷中的难度大题。而对于中等生,其基础较为扎实,能按套路和规律解答问题,教师建议其选择难度高于课堂练习,但低于优等生教辅资料的课外书,致力于学习稍微复杂的解题方法,做到综合应用知识和公式的程度。对于后进生,其基础掌握不占优势,要着重于夯实基础,建议其选择讲解和习题融为一体的教辅资料,不主张题海战术,而在于充分理解概念,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这是课后辅导资料对于学生的分层要求,让学生高效利用课后时间巩固课堂学习。课后辅导除了学生自主完成教辅资料以外,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教师的课后辅导多以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提问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疑问并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得到进步,教师要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问题时间,比如下课期间和晚自习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找到老师回答疑问。

总之,分层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有效教学手段,分层教学的基本概念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具体措施从课前学习要求、课堂知识掌握以及课后习题练习等多方面强调分层,让每个学生得到合理分层,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切忌存在等级观念,产生歧视心理,要在分层的基调上保证一视同仁和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教辅辅导后进生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辅虐我千百遍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