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施三凝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面积》为例
2019-01-11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城关中心小学秦学兵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城关中心小学 秦学兵
小学数学《圆的面积》课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来认识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独立计算,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凝三探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老师提前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探索相关问题,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三凝三探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需要将这一知识添加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掌握知识的效果。三凝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宽老师教学的思路,在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1.设疑自探环节
在导入课堂内容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融入进来,拓宽思维并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对课堂问题进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并深化对课堂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把握课堂知识,并做到巧设情境,通过设疑自探环节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解疑合探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课堂问题的解决。在解疑环节中,老师要转变教学地位,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合作解决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3.质疑再探环节
在基本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积极表达出个人观点,并引导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发散性思维。这一阶段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展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范围,激发学生对这一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三凝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施三凝三探教学模式前,要充分把握小学数学《圆的面积》课程的难点、重点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疑问等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1.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思维
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举例身边的圆形物体。就某一具体事物来引出课题,探索圆的面积,例如问学生教室内圆形钟表遮挡墙体的面积,从而引入圆形面积的求法。
借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大致了解,并在探索过程中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深入探讨求圆面积的方法,通过带领学生复习求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采用割补的方法来求圆的面积。这一阶段中,学生可以将圆割成多个图形,如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并求其面积,也可以将圆补成正方形。学生方法各不相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样更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好奇心,进而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探索,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学生在讨论圆面积的求法时,一定会出现些许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度探索。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圆形纸片通过裁剪分成多个部分,并再次组合成学过的图形,通过这个方法来求圆的面积。
学生会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裁剪拼接,计算思路也不尽相同,结果更是因人而异。但大部分学生会趋向于将分割的圆拼接成长方形,部分学生为了更好地拟合新图形,会将分割的圆尽可能划分成多块。这样虽然可以更好地拟合,但同时也增加了拼凑的误差,还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需要老师的参与来解决。
3.合作探讨,拉近师生的距离
经过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几点发现,他们认为圆的面积接近于长方形的面积,并且伴随着圆切割的数量增加,拼接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这些发现是否真正成立,还需要老师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来评价,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圆面积的求法可以通过分割来近似求出,但由于误差的存在,很难精确算出。通过讲解,让学生对圆形面积求法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并且激发了探索的动力。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大大降低教学知识的难度,老师在学生探索结果的基础上引入圆形面积的正确求解公式,并针对公式细化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三凝三探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推动了教学体制的改革。就圆面积求法一课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并在问题中掌握知识的概念。
教学体制改革是一项大事业,具体到方方面面的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变革。三凝三探模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借问题引导,用情境助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索学习中深入掌握课本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提高了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