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观察活动中的记录
2019-01-11文陈云
文 陈 云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记录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幼儿探究性的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以辅助幼儿对实际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有效的记录不仅能促使幼儿认真观察、思考,帮助幼儿自我建构知识和经验,还能作为教师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一、记录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师在记录时如何与幼儿互动的问题
教师很难做到边记录边与幼儿一起活动,专门让一个教师从旁做记录又不现实。与一部分幼儿记录就无法顾及其他幼儿的活动情况,会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如何记录是目前教师感到最困难的事情。
(二)教师在记录时,有为记录而记录的现象
在记录时教师总想找到幼儿的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没有发现时就无事可记了,但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要硬着头皮写。我们应该本着对幼儿负责、对自己的记录负责的态度,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有时候,教师还会对记录结果的分析不够,只记录而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如何发挥教师在记录中的作用
(一)记录过程互动——不是单一的记录
1.记录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提供的材料影响着幼儿的记录。在大班“谁能穿过弯管”的区域游戏中,我提供了弯管和一些小玩具,让幼儿记录能穿过弯管的东西。幼儿在活动中感觉弯管很有趣,但却不知道如何穿过弯管,更不能很系统地分析和探究。于是,我拿出一些颇有代表性的材料,如毛线、螺帽、电筒、打气筒等,让幼儿带着指向性较强的任务尝试探究。逐渐地,幼儿也会主动发现其他能穿过弯管的材料来满足自己进一步探究的需要。
2.记录中幼儿与同伴的互动
大多数记录活动都是幼儿分散性的活动或小组活动,活动中,幼儿之间一边交流一边记录,很容易产生互动,这有助于幼儿合作学习的产生,也有利于他们记录能力的提高。如在大班“食品的包装”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行发现食品包装上的符号与标记,并详细做记录。
他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一个幼儿知道绿色食品的标志后,其他幼儿立即围过来,好奇地认一认这个标记,并马上去找自己食品包装上有没有。幼儿这种与同伴自发交流、相互分享经验的过程,为其后的生成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记录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
首先,教师应给幼儿营造和谐的记录氛围,多表扬、鼓励幼儿,引导幼儿不怕失败;其次,教师应摆正心态,充分尊重幼儿,注意提问的开放性,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成为幼儿记录的支持者、合作者;再次,幼儿容易受兴趣的支配,教师应根据活动的特点,多方位引导幼儿去观察、感知与体验。
在大班“神奇的碘酒”活动中,幼儿尝试把碘酒涂在萝卜、土豆、山芋、藕等蔬菜上,幼儿刚开始发现蔬菜“没什么变化”,不一会儿,有的幼儿发现有些蔬菜变颜色了,非常好奇。此时,教师并没有提醒幼儿做记录,而是先让幼儿讨论“为什么没有变颜色?”“变颜色的蔬菜和没变颜色的蔬菜有什么不一样呢?”等问题,然后再让幼儿用碘酒去辨别哪些蔬菜含有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了什么颜色等,并进行记录。
(二)科学设计记录——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
1.注重合理性
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记录,记录主要用在结构性较强的探究式活动中。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记录要针对幼儿身心特点合理设计,不生搬硬套,要始终围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目标来策划。幼儿的小肌肉群发育不完善,肌肉易疲劳,因此我们在设计幼儿记录表时,要尽量使记录操作方便、形象生动。另一方面,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幼儿的主体参与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记录方法或思路强行灌输给幼儿,应引导幼儿就讨论的问题思考该用什么方式记录。
2.注重可操作性
直观形象是幼儿阶段的认知特点,因此,记录方式要尽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具备可操作性。小班幼儿的记录方式应该更加生动、直观和具体,甚至可以使用实物作为记录材料;中、大班的幼儿可以逐渐使用概括程度较高的记录方式,如简单明了的符号记录、事物与符号有机结合的记录等,以加强幼儿对事物与符号的理解。
(三)结果分析——不仅仅是记录
记录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一是对记录内容做整理,以便呈现记录过程,探索发现新问题,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发现科学规律;二是发现幼儿学习和记录方式的一些特点,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为以后记录和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首先,我们因势利导让幼儿把感知的内容表达出来,引导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了什么”;其次,在对记录活动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及时调整活动策略,为活动有效开展提供服务。
总之,记录在幼儿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幼儿进行独立操作,让幼儿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我们应科学运用记录,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记录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