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键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

2019-01-11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查德清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粘贴小兔子萝卜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查德清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关键能力目前正取代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关注的新焦点。多数学者认为关键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相对于宽泛的核心素养更具实施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培养学生掌握关键能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保障。

一、信息技术关键能力概述

目前教育界对关键能力正高度聚焦,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关键能力主要包括:(1)学生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能力。(2)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具有积极分享经验与技能的品质并能很好融入团队的能力。(3)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心、愿意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4)践行知行合一,具有终身学习、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二、基于关键能力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活动设计水平直接决定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质量。在“教”与“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关键。下面结合苏科版(2018)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为例,简要阐述基于关键能力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活表达愿望

特定的操作情境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深度学习及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关键能力的重要支撑。通过情境化活动设计,创设鲜活的场景,改变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枯燥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提升学生关键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在导入时,创设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情境。根据学习内容,通过谈话的方式创设情境:收获的季节又来到了,这天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田地里拔萝卜,一颗又一颗的大萝卜,看得小兔子馋极了。小兔子开心地想着:要多拔几颗回去,这样小伙伴们也可以吃个痛快了。可是小兔子的力量太小,拔了一颗就拔不动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兔子呢?

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生活化的情境所吸引,帮助小兔子的情感瞬间被激发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出主意,想办法:“多叫些同伴过来,就能把萝卜拔出来了!”“用绳子绑着萝卜拉!”……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被引燃。“那如何变出更多的兔子来呢?”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复制与粘贴图形”,并引领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借助这一生动的故事情节,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了引子,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和创新能力做好了铺垫。

(二)夯实文化基础,强化认知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依据需求来自觉寻求合适的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

一只小兔子拔不动,需要很多的同伴来帮忙,那如何把这些同伴“变”出来呢?学生带着疑问,在教材的引导下,开始自主探索画图菜单栏,寻找相应的菜单及命令。学生找到复制和粘贴命令后,尝试使用方法,在学生初步掌握知识要领后,积极探究复制与粘贴的各项操作技巧,这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化基础的支撑。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技术关键能力中的重要一环。在本课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出复制与粘贴命令的使用方法后,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从简单地复制一只兔子到一次性复制多只兔子,有梯度的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强化认知,掌握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三)发挥团队作用,强化合作能力

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培养学生掌握关键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教师引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协同学习,则是强化合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小伙伴们齐心协力把萝卜拔出来后,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它们拿来了大箩筐想要搬运更多的萝卜回去,可是,在把萝卜装筐的过程中,发现筐中多出来了好多“空白”内容,占用了大量的空间,怎么办?

学生小组间讨论解决方法。在选定萝卜时同时选定了萝卜周边的背景,因此大箩筐里的萝卜周边有多余的白色,堆叠时就出现好多“空白”。小组内的学生各抒己见,反复尝试多种方法,有的学生提出把复制过来的多余空白用橡皮擦除,有的学生提出选定时尽可能少选萝卜周边的白色区域,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充分交流,反复尝试不同的方法,随着深入的交流及探究,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设置透明背景的方法很快被学生发现。于是学生争先恐后、特别自豪地汇报着各自小组的协作探究成果。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及充分预设学生操作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出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极易遇到的问题。把问题抛出来,集思广益,给学生探究的空间,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获取了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教师只是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引领学生学会借助集体的智慧来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合作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一项关键能力。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以思维启迪思维的方式,学到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想法,慢慢养成乐学善学、协同学习的能力。

(四)激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能力

按部就班,习惯于培养“温顺”的学生,看似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实则难以激活学生内在的创新潜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中,活动内容除了紧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外,教师还要紧紧抓住学生特有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充分给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勇于探索、大胆尝试的机会。

小兔子们在吃完萝卜后决定多种些萝卜,这样第二年它们就能吃到更多的萝卜了。于是它们在空地上挖了很多的坑,那如何排列萝卜坑,才能让画面显得错落有致,更加完美呢?(萝卜坑大小、位置不一,摆放有层次)

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生活化,把教学活动情境化,增加代入感更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作的平台,把学生所学知识与原有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制和粘贴技能,培育学生的创新力。

(五)践行知行合一,强化实践能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信息技术关键能力的培育在课堂,培育学生信息技术关键能力的目标是为实践服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时,关注传授知识和方法仅是其一,比知识和方法更需要重视的是能力,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将能力外化于行,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在本课中,学生在掌握了复制与粘贴的技能后,教师结合教室中的板报设计,让学生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出一期“复制与粘贴图形”的专题板报。做到知行合一,将知识、能力与实践相结合,关键能力全面落地见效。

总之,教师在日常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需紧紧抓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全面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关键能力的发展,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粘贴小兔子萝卜
让落叶生“根”发声——以《树叶粘贴画》一课教学为例
萝卜蹲
买萝卜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小兔子的1天
忙忙碌碌的人们
种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