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整合资源 实现读写迁移

2019-01-11翟建国

初中生世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孔乙己教材文章

■翟建国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让阅读带动写作,用写作促进阅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写潜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依托教材,收集素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典范。面对诸多教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攫取文中的精华部分记录下来,再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

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把热爱家乡的情感融入济南冬天的迷人景象里,是一篇以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文章不乏许多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的句子和段落。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不妨让学生摘录他们喜欢的句子,收录在笔记本上,以便写作时作为素材随时翻阅。

又如,朱自清在《春》一文中,描写江南春景时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让其笔下的美景读起来富有生机。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中独特的表述方法圈点出来,进行细读和精读,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强化学生对文章的布局构思和文句修辞的运用。从学习文章的主题思想到表达方式,再到仿写练习,奠定学生的语言基础,为学生的作文增添文采。

二、分析技巧,模仿写作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借鉴”与“创造”。通过阅读环节,学生可以学到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在习作环节进行加工和改造,将文中所学转化为习作能力。

例如,鲁迅对《孔乙己》一文的人物描写独具匠心。作者对孔乙己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做过二次描述,旨在于细节的变化中体现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和社会地位,呈现给读者一个鲜活的孔乙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精华内容,细细地去品味,用心思考每个细节反映出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社会现象,从中学会细节显情的写作手法。

又如,《我的母亲》一文通过母亲做布鞋的细节描写,于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映衬出伟大的母爱。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创作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挑选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点滴关怀的小事,创造性地写出自己的风格,不要落入老套的情节描写中,诸如“下雨天母亲为我送伞”“过生日给我惊喜”等。

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思考为写作增添思想,创作检验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成果。学生在写作中还会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这促使他们再阅读再思考,三者之间形成互补关系。此过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思考作品寓意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三、展开联想,生成创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亦如此。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写作的典范,学生阅读时应不断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此外,还要通过写作检验所学。

以《社戏》一课为例,课文中有一段“看戏归航路”的描写十分美妙。“航船”“大白鱼”“浪花”“蹿”“老渔父的喝彩”等,勾勒出一幅极具童话色彩的“飞船夜行图”。这些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描写,也让学生产生了无限遐想。这时让学生将这些想象写下来,丰富课文中“看戏归航路”的描写内容,势必很精彩。有学生这样写道:“繁星烁烁,月色如水,青绿无际。一群寻梦的鲁镇弄潮少年,用长篙撑着小船滑向大河深处,竹篙拍打水面的声音融合着航船碰击水流的声音,浪花起舞伴奏。在寂静的夜晚,那航船仿佛一条嬉闹的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中忽上忽下,险象迭生……小船划破平静的河面,向青草处划去,一层层的波纹向四周不断地扩散。此时,连风雨同舟几十年的驾船好手老渔父也禁不住停下艇子,拍手称快,不断喝彩。”学生将所学内容变为写作素材,展开联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教材中的某个精彩片段或有关景物和人物等的描写,让学生在借鉴中驰骋思维,培养思维想象能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课外阅读,扩展视野

人和书的际遇,是生命历程中的一场盛宴。如果缺乏阅读,那么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深度。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结合语文课堂的阶段性特征和学生的年龄、知识面等特征,有选择地向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比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朱自清散文集》《繁星 春水》等“美文”。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品味文章的美妙之处,做好笔记及读书感悟。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章,开展朗诵会、辩论会、读书会及演讲会等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广泛地阅读课外材料,学生才能领会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式,读出人的心境,体会文章的深度。这既能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帮助学生打好创作基础,以读促写,写出内涵与境界。

总之,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选择恰当的结合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阅读经验,提高审美情趣,积蓄写作源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孔乙己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孔乙己(下)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