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以载道 德专共生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和乐”教学团队建设综述

2019-01-11

初中生世界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港学校课堂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创建于2012年,是一所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拥有教职工105人,主体由江苏省重点中学斜桥中学初中部教师整体迁入,整合了新港初中、六三初中、大觉初中等6所学校的优秀师资,经过“和谐·竞争”的文化氛围熏陶,凝聚成“机遇中挑战困难谋发展,处劣势志存高远求辉煌”的港中精神。在这里,有泰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311”人才,有靖江市三级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真可谓名师荟萃。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33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率达93%。

新港城初中异地建校以来,秉承“乐教乐学、幸福生活”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办乡村一流、靖江有地位、泰州有影响的义务教育示范名校”这一总体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学生综合素养”为抓手,引领全体教职员工遵循教育的规律,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言行,在“乐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完善办学思路,丰富办学内涵,在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一、围绕“乐道教育”,建设“和乐”教学团队

新港城初中成立之初就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乐道教育”作为学校文化主题。“乐道”就是“乐学、乐教、乐思、乐行、乐情、乐心”,构建教师爱岗乐教、学生敬教乐学、师生教学相长、校园和谐共融的教育生态环境。“种一颗快乐的种子”是学校的核心理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担当品质、学习能力、快乐精神的幸福少年”是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办学特色,构建学校文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事业,新港城初中提出“乐道教育”这一文化主题,是基于“帮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目标。帮助师生过上幸福的生活,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凝练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利用全校教师大会对“乐道教育”进行解读,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举办“乐道研学讲坛”,请不同的教师谈自己的理解。“乐道研学讲坛”每学期两次,每次活动提前布置,围绕“乐道教育”设立一个具体话题,每个教研组选出一名代表,认真准备,制作PPT,就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全体教师都是观众。“乐道研学讲坛”紧扣时代脉搏,传播教育界先进的课改理念,开阔教师的眼界,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同时也表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凝聚着教师的文化价值观。一种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熏陶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激情。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容易创造出奇迹。学校每年都举办不同形式的教师文化活动,如新阜新韵联欢会、唱歌比赛、棋牌比赛、书法比赛、趣味运动会、全体教职工同唱校歌、学校领导班子舞蹈表演、全体教职工健步行等,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凝聚力,建设“和乐”教师队伍。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营造“乐道教育”氛围,新港城初中还切实加强“乐道”环境建设。学校有6幢大楼,每一幢楼都有自己的名字:“乐道楼”“乐思楼”“乐学楼”“乐行楼”“乐健楼”“乐群楼”。这些名字正是“乐道”文化的具体内容。校园的文化长廊,道路边的宣传牌,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有明显的文化标识。学校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无不彰显着“乐道教育”的内涵。

二、立足校情,统筹各方力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一是强化师德引领,大力弘扬正能量,以高尚的师德引领教师发展。学校通过一系列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师”“六佳班主任”和“三级骨干教师”为榜样,通过学习身边典型,内练功夫,外树形象,让每一位教师把自身形象与学校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提高全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二是科研引路,搭建专业成长平台,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学校积极参加江苏省初中教科研基地活动,继续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研究目标,更加强调教育科研的科学与规范,着力抓好“教师成长工作坊”建设,定期举办“乐道研学讲堂”,定期编写《“乐道”教研简报》,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定期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考核,并为他们创造多种展示才能的平台,开展“尚乐杯”青年教师系列大赛,让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5年来,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上千次,获奖或发表论文近百篇。在靖江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人次超过100,在靖江市级优课比赛获一等奖者有10余人。5年来,我校承担省级课题2项,一项已结题,一项已经通过中期评估;承担泰州市级课题8项,其中7项已经结题,还有一项在研。

三是家校联动、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校方通过学校网站、教育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加强与家庭、社会的互动与沟通,广泛听取办学意见。今后学校还将继续做好《新阜》校报、《荷韵》校刊的编辑出版以及“新荷之声”电视台、广播台的采、编、播工作,做好《种一颗快乐的种子》校歌的推广工作。继续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坚持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架构起学校、家长、社会协同推进的桥梁,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逐步形成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

港中人越来越认识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常规教学的监督和管理,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以教学“五认真”和“教学案”的实施为抓手,认真实施《新港城初中教学常规要求》。全校各年级统一教学案,统一作业。新教师和初任新年级教师备详案,资深教师备简案,所有教师都需要二次备课。中层以上领导每周进课堂调研不少于两次,校务会上反馈调研情况,重点促进教师集体备课与课后反思有机结合,有效落实二次备课,强化了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的实效性。努力追求高效课堂,通过说课、磨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准确把脉课堂教学动态,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不同时期开设“新授课”“试卷讲题课”“复习课”,供大家研讨。每学年学校都会轮流举行“尚乐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优课评比,“尚乐杯”命题大赛,“尚乐杯”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主题征文等活动。

在落实《新港城初中教学常规要求》的过程中,学校通过总结、发展,形成“三趣课堂”的理念,具体内涵如下:先学后导,灵趣课堂。先学后导,落实在两个字眼上,一是学生的学,二是教师的导。“先学”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在教师提供的学案引领下自学,初步感知教材的知识观点、技能方法和价值观念,并记录下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利用江苏省泰微课平台上的资源自主学习,进行释疑解惑。先学后导在这一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凸显学生的灵趣,即学生有主见、有方法。它能够遵循一条由“学会”到“会学”到“创新”的路线,克服了教师单向、死板传授知识的弊端。

探究互动,情趣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课堂充满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一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提高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乐教的手段和技巧。教师的乐教带动学生的乐学。文科课堂和理科课堂各有情趣,文科课堂可以是朗诵会、发现之旅、辩论赛场,理科课堂可以是实验室、科技圣殿等。这样的课堂,要求不管是新授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不管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的某一呈现环节,都要有所创意,充满情趣。为了让每节课都有情趣,学校强调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微创新,具体包括:新课导入微创新,提问微创新,课堂训练微创新,课堂活动微创新,作业设计微创新。

问题评价,意趣学风。师生共同参与课堂评价,巧用委婉含蓄的语言进行评价,活用学生自评,更可以进行学生互评。一句表扬的话,一片热情的掌声,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的批评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准确指出学生的问题缺点,使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以便扬长避短。学生自评是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或者自己完成练习后,独立思考、判断、展示、点评、质疑与反馈过程中有哪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自己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学生互评是通过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等评价方式,促进人人参与,使学生在相互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

四、幸福无限,乐道有痕,五年回眸看成绩

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尽管办学时间不长,但是港中人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快速稳步提升。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荣获泰州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泰州市义务教育管理标准示范校、江苏省教科研基地学校、泰州市大阅读示范校、泰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我们品尝着累累硕果,洋溢着激情与欢乐;我们收获着点点喜悦,挥洒着幸福和骄傲。

猜你喜欢

新港学校课堂
本期导读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