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2019-01-11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杨赛丹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 杨赛丹
对于现在的孩子以及小学生来说,最开心的就是吃好吃的以及做游戏。这二者中最重要的应当是做游戏,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喜欢玩耍。顾名思义,游戏教学就是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达到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快速地学习知识,以及在学习中也能快乐地玩耍。因此游戏教学不仅仅能够缓解学生们上课时的压力,还可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快速地对知识进行掌握。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第一个提出和游戏教学相关理论的是美国人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不仅引起轰动,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教学的方式方法重新审视以及深思,也为后续游戏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杜威所提倡的活动教学理论就是让学生们在游戏、竞技等方式下进行主动学习。因为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在玩耍中孩子们也是在不断地成长,学习新知识,接收新知识,所以这些能够引起孩子们兴趣的活动就会慢慢地成为孩子们所最喜欢做的事。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会主动地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智力的发展,以及培养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
二、数学游戏的教学形式
1.讲故事
数学知识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干巴巴的数字形式的教学,我们一样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将数学知识表达出来,而最被小学生接受的文字形式就是讲故事,因为小学生终究是孩子,喜欢听故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家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增强学生们对数学符号以及公式背后所隐藏的故事的好奇心。
2.观察
小学生还处于好动的阶段,让其坐在那里认真学习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可以采用实物与教学课本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在实物以及教学课本的引领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也会更好地对数学产生兴趣。
3.猜想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猜想能力,因为猜想能力与想象力十分贴近,猜想能力的突出也就意味着有着超强的想象力,还应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推理能力以及数学自我验证能力,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数学游戏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猜想的方式方法来教孩子们,从而让孩子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孩子们学习长度单位时,不要上来就告诉学生们一厘米、一分米以及一米、一千米等有多长,应该先让学生们猜一猜,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们亲自动手测量一下,以此来验证自己猜测是否准确。
4.活动
任何游戏都离不开活动,同样道理,数学游戏教学也是离不开活动的。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仅能够认识很多小朋友,从而增强合作精神,还会通过动手能力实现对数学的学习。小学生归根到底还是孩子,喜欢玩,而恰恰数学又是枯燥无味的,正好与孩子的习性相反,为了改变这种反向,老师就应该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中进行活动,玩不离学,学不离玩,二者相辅相成,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5.竞赛
竞赛,就像其字面意思那样,通过比赛的形式来组织一场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不仅仅会增强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研究深度,因为只有真正地融入到数学中去,才会更好地掌握数学,才会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数学游戏的原则
1.思想性,激励性
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教学,这就和单纯的游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每一位老师来掌握好这个度,将游戏与教学必须融合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游戏。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性去教导孩子们,从而促进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数学。
2.多样性,情趣性
小学生就是孩子,而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对所有事物都有着某种特殊的好奇感,因此我们在游戏数学教学中就应该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以及不断地丰富游戏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游戏形式的多变就不会让小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相反地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来参加这个游戏,从而在游戏数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3.直观性,形象性
数学的直观形象就像是一座桥梁或者是一个连接的媒介,它在很大程度上将“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的数学概念”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去理解那抽象的数学概念,要知道把数学的抽象概念研究透彻,不仅仅需要空间思维能力、想象力,最重要的还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兴趣。
4.针对性、启发性
(1)“数学接力赛”可以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做数学题应当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这样学生们才会更好地、快速地解出数学题。例如下面的这道数学应用题:都洋洋有新疆特产葡萄干5 斤,于钦伟所拥有的葡萄干比都洋洋多2 斤,于钦伟有几斤新疆特产葡萄干?我们请三位学生进行数学接力赛,每名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解答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此问题问的是什么,题干给出了什么已知条件;其次是要明确题干要求解答的是什么;最后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解答。
(2)游戏“猜一猜”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训练优良的思维品质。进行猜一猜游戏,来增强学生们对于数学的认识,以及通过猜一猜游戏的形式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猜一猜的游戏方式明显要比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因为猜一猜属于游戏,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们学习是不会有任何压力的,孩子们的大脑还会保持通畅,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例如,老师组织一场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老师拿出几个碗,以及几个色子,通过快速移动,让学生们猜一猜哪只碗下有色子以及有几个,通过这种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数字的感觉。
四、组织数学游戏的步骤
1.制订计划
一提到游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进行游戏,专业术语就是游戏的计划安排是什么,同样的道理,进行数学游戏教学也是一样的,也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安排。要想一个游戏得到最大的以及最好的效果,我们就应该提前进行详细而周到的安排、设置等。老师在数学游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学生们喜欢什么游戏活动,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出发,进行游戏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会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数学游戏的选择形式与内容
俗话说得好,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数学游戏教学也是这样的,我们要立足于教学的特点,从而确定更加合适的游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开展的游戏教学一定要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辅,主次分明就会让学生们欣然地接受游戏教学,并且很愿意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3.游戏活动规则的交待
要想保证一项游戏很好地进行,必须要有严格的规则,而且还要让所有的参与者以及不参与者及观看者严格遵守。数学游戏教学也是一样的,一旦设定好游戏,学生们一定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任何人都不可以破坏规则,一旦有人触犯必须受到惩罚。
4.编组活动
老师虽然是老师,但是在游戏教学活动中,老师一定要融入到游戏中去,与学生们一起快乐地玩耍,让学生们感觉到此时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阿姨或者叔叔)。老师一定不要站在一个高度统筹游戏的进行,那样就是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正确的。
5.进行活动评价
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总结,对于数学游戏教学来说自我总结是尤为重要的,因为我们不是单纯做游戏,我们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小学生就是爱玩好动,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这个心理,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方法吸引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们轻松地学习,从而达到牢牢掌握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