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2019-01-11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黎明湖校区陈晓岚

小学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班级老师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黎明湖校区 陈晓岚

201 1年,我市为营造教师潜心教学,不断进取,勇于竞争的良好氛围,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进行了教师星级评比的长效激励机制。星级教师评选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的“责任田”,新课程也呼唤课堂要以生为本,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活动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这次评比中,为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比赛规则和程序都有所创新,上课老师都是学校层层选拔和推荐的,评委由其他学校的20 名老师组成,在首次四星级教师比武中,我有幸成为一名大众评审,亲临比赛现场,一饱六位大咖们同课异构的教学风采,感受颇深。

这是一节旧版《PEP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A 部分的阅读课,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课堂模式却大相径庭,老师们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我很期待,小课堂该如何生大智慧?

以往的英语课都是以40~50 人为主的大班化教育,而这次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只有20 个学生的微型课堂,6 人一组半圆形状围坐在一起,大小课堂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隐藏在其后的是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考验,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新挑战,是一种全新的叹为观止的“精致教育”。小班化教育精致的特点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环节必须做到步步“精”心。

一、“精”于小班微型课堂——为学生铺开自由之路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班化课堂人数虽少,学生却自由奔放。根据专家研究,在50 人左右的班级有一半学生会被忽略,师生彼此接触面不够,而教师的视野覆盖有效关注面在18~28 人之间,因此小班课堂里的孩子很幸运,他们可以经常受到老师的关爱,对比大小课堂,笔者发现以下不同之处:

1.班级大,学生多,操练时间不够

每节课只有短短的40 分钟,若想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口语的练习机会,平均下来时间不足1 分钟,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口语操练只能是纸上谈兵,加上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课后练习英语的机会几乎为零,所以学生的口语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突破。

2.理念旧,模式老,教学方法落后

大班化的课堂教学一般是塔式发射的,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为“秧田式”,学生面对教师坐,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彼此的双向交流,而且教学覆盖面广、反馈面却窄。所以大多数学生只是听,少发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思维松懈。虽然有时老师也会放手让学生合作自主操练,但往往话未成行就因时间紧张戛然而止,从学生的眼里仿佛看到一丝疑问“时间都去哪了?”

二、“精”于课前情境导入——为学生叩开兴趣之门

坐在仅20 个学生的班级里听完六节风格迥异的课后,我发现每节课课前学生的表现不约而同,一个个坐得端正笔直,举手发言的不多,看着学生的表情似乎透着几许胆怯,刚开始感觉课堂氛围拘束紧张,该如何打破这塘“平静的湖水”,老师们的导入设计各有千秋,效果也不尽相同。

【案例1】 教学片段赏析一

1.以“头脑风暴”为触发点,先发制人

何老师在教学开始设计了“头脑风暴”和“记忆大考验”来滚动复习食物单词,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在这融洽的氛围中,孩子们踊跃地发言;在这激烈的竞赛中,孩子们积极地表现,有效提高了师生间交流,以这良好的情感交流作为基础,课堂的气氛肯定是活跃的,学生的参与热情是饱满的。

2.以趣味故事为切入点,情景交融

语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融入情境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故事情境让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童真和乐趣,何老师的课以Shooby 和Dooby 为故事主人公,惟妙惟肖地拉开了教学序幕。这节课上这两个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名角,以其可爱的外形和较高的知名度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青睐,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小学生对卡通动画人物颇感兴趣,发挥图片的最优化作用,并结合不同的话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重组,促使学生在平淡无奇的教学中获得视觉冲击,让学生在天真有趣的故事情节中重获消逝的童趣,回归童真,激发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精”于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敞开智慧之窗

1.分组有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合作畅快

小班化教学中合理的小组建设,是实现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根据上课内容、学生智力和性别等情况,可以把班级学生进行2~6 人的分组,如上简短对话课的时候同桌两人小组互助更方便,在熟悉的同伴面前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开口练习;4~6 人小组的时候应选一个负责的组长,担负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英语学习任务的作用,力求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的搭配,互帮互助,并采用以小组为主体的“捆绑式”评价,开展组内、组际竞争。

2.活动有趣——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散发智慧

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团体合作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在团体中存在的意义,激发并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小组合作学习能让语言从贫瘠到丰富,但不管怎样,小学英语教学“费时多而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还是存在,教师把课文讲“多”了,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少”了,何不适当地放手,给学生留下充分在小组里自主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呢!

【案例2】 教学片段赏析三

张老师在巩固操练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范例,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创编歌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饮料,两人问,两人答,组长像小老师一样发指令“Ready Go!”,激活了学生的各种体验,启迪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并通过诵读激发其兴趣,活跃其身心,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学生跟节奏说唱,朗朗上口。

3.合作有声——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畅所欲言

无论是小班化教学还是大班,教师都可以尝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小组合作的课堂实践,教师可以感觉到放手是隐形的高效,我经常倡导“我的课堂你做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四、“精”于课后精彩演绎——为学生放飞心灵之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趋势,而是努力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利用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充足的学习时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第二语言的理解与感悟,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以激起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关注。

在PEP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对话练习和故事,尝试这些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热情高,发挥余地大,留下的印象深刻,也能充分地体现“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虽然我们平时接触的是大班教学,但可以借鉴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组内“一个带一片”的作用,将班级化大为小,将教学设计化泛为精,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班化教学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它源于课堂,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基石,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开放表演为升华,这样的课堂我们渴望亦渴求,是英语教学之需求;这样的课堂需步步“精心”,合千万精彩于设计;这样的课堂是一门艺术,需教师不断摸索前行。

猜你喜欢

小班化班级老师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老师,节日快乐!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