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生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张苏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张苏良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还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成型,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同时学生也可自己找寻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可以利用教学设施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般视频和图片会比文字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教师可以制作教学PPT,通过文字与图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述空间与图形这个知识点时,通过多媒体放映教师提前制作好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线段变成两条线段,两者是相交或者是平行关系,让学生首先被动态的线段吸引住,进而猜测老师让我们看这个线段的变化过程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对于线段的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看完视频后,利用教学工具再来实际操作一遍,让学生去猜测和进一步分析,这能更好地让学生明白和了解,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此现象的印象会更深刻,记忆点会更加牢固,且理解会更透彻,在下一步的学习中也更容易融会贯通。
二、精心设计导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课堂的导入成功与否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果的一项因素,只有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才能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成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也会更愿意吸收新的知识,并且吸收的速度会更快。导入的方式也有多种,而且形式多样化。只有独出心裁和千变万化的导入方式,才能让学生觉得有趣,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口诀来进行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学生也会更容易记忆,从而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例如,在学到立体图形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由浅入深地提问学生:大家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吗?知道它们分别有几个面吗?通过这些小探究式的问题来学习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知识,从而一步步慢慢深入。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习会更高效,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和深刻。除了这种导入方式,还可以在上这节内容之前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们分组完成任务,比如:家里的微波炉、冰箱是什么图形?有几个面(但是接触到电器方面要注意安全)?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说明理由,答对的有奖励。通过观察这些身边发生的现象,能贴近现实,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现象、去预习新的知识,会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和记忆,也容易由此来举一反三,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一门学科。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难记忆的知识点变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如讲授多位数读法时,将相关内容编成口诀,即“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三、让学生学会思考,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思考在学习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学会独立思考,能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习新知识或者继续学习的兴趣,不断丰富自身。学会独立思考,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不是被动地去思考,被动的思考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没有自己的想法,而这是不大好的。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有利于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和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更利于后期的学习。同时,让学生习惯独立思考,会促进其自身自觉地学习,不再是被动式学习,让学生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觉吸收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到“图形比例尺”的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概念,引发学生自觉地去思考问题。通过多次训练,学生会自觉地去思考问题,有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形成自己的思维,而且也会主动地去学习,并且不是在课堂上一味地只听老师讲,不去思考,这样学习的效率会低下,而且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也不深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会想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导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更快更高效地吸收新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