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乡村资源开发整合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6期
关键词:图形资源小学生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孙 侠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数学信息”“主动寻求真实的背景,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等,强调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资源开发整合的重要性,指明课堂教学活动应贴合实际,充分利用当地乡村资源。但是如何开发整合乡村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多重对话中,深度开发整合乡村资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遵循规律,开发整合学生身心规律的资源

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发整合乡村资源,首要原则是遵循规律,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数学认知和兴趣爱好等,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需要来开发整合乡村资源,让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生成性特征,能够达到小学数学预期教学目的,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发整合乡村资源旨在利用地域教育资源唤醒小学生数学体验,拓展小学生生活中内化的精神生命,在数学领域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基于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创设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课堂教学中,考虑学生已经五年级了,对家庭生活和农活已经有一定的认知,教师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给学生布置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近五年来自己家庭所种庄稼的面积、植物种类和产出量进行统计,自己绘制家庭种植情况统计表,并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计算平均每亩每种植物的产出量。

二、因地制宜,开发整合具有特色的地域资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发整合乡村资源应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乡村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各具特色,因此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开发整合乡村资源,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挖掘小学生所处环境中熟悉的乡村资源,充分发挥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再进行整合创新,贴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需,而非生搬硬套。因地制宜开发整合当地特色的自然资源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实事求是,灵活机变,在坚守本土乡村资源基础上,找到适合于数学课堂的课程资源。如《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有趣的七巧板》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利用七巧板体会图形拼接、变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挥想象力,促进学生数学空间理念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开发整合当地别具特色的地域资源,引入徐州剪纸民俗文化,徐州剪纸是当地一项传统文化,剪纸题材非常丰富,而且图案变化多端,先让学生剪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图形,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拼接七巧板,根据要求拼接剪出不同图形,尝试拼接或者剪出不同的图形,自己动手操作学习不同图形的特点,通过剪纸、拼接创造出神奇的图形。

三、就地取材,开发整合乡村本土的本真资源

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发整合乡村资源的教育价值在于最大化利用乡村资源,充分发挥地域课程资源,实现小学数学教育回归本真。对乡村资源的开发整合,就是充分利用乡村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尊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和城市小学数学课堂中教育资源的差异,有效缓解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缺乏问题,同时向学生传递数学教育中乡土情意教育,加深学生对农村家乡的情感,让农村小学生即使在农村相对匮乏的数学课堂环境中,不被教材中固化的案例所束缚,还原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态度,有效融合乡村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如《分一分》的课堂教学中,教材中第二部分“试一试”案例是画了不同的树叶,让学生用线连一连分在三个筐里,因为乡村不缺树叶,教师在户外捡了不同树木的叶子回来,摆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试着分类整理,小学生看到真实的树叶兴趣更浓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准确地说出是如何分类的。第三部分“想想做做”案例中,让学生圈出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可以结合乡村特色补充麻雀、蚂蚱、蝌蚪、乌龟等小动物,我们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案例,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愿意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因为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教材编写的统一性,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认知存在一定的脱节。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开发整合乡村资源,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在理想的课程教学资源状态下组织教学活动展开研究,将乡村资源开发整合落到实处,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发展。

猜你喜欢

图形资源小学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分图形
找图形
我是小学生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