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2019-01-11江苏省宜兴市太华小学单美琴

数学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情境内容探究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小学 单美琴

何为探究学习?即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出学生对于问题探究的兴趣,在其中可以进行独立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且对于需要探究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达到学习目的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当代教师都在开启探究式学习的课堂,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探究情境“简”些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能够根据他们的心理创造出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模式与氛围。这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然而,太过复杂的情境模式也许会适得其反,学生并不能理解,因此,教师要能够简化探究情境,让学生能够适应其中,从而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创造探究情境时,教师要能够结合生活情境,把握住学习目标,以达到有效的探究成效。而不是内容复杂,扯上许多虚头巴脑的东西,以至于学生抓不住重点,无法契合主题。例如,在涉及计算费用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学校组织大家一起出游所需花费这样的情境,将探究的问题集中在“如何进行人群分配,坐车可以节省费用”“怎样租车最为划算”等方面,而不是长篇解释“旅游的地点”“客车的品牌”等与数学问题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将所要探究的情境简单化,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理解所要探究的问题,也更加能够突出问题的重点。只有这样做,才能紧扣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二、探究内容“精”些好

在有些教师看来,对于学生的知识传输是越多越好,于是给学生大篇幅的内容以供探究,殊不知有些时候物极必反。探究的内容多了,学生花费的精力也就多了,因此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探究自然便不能够面面俱到,长此以往,每个问题的解决技巧都只掌握到皮毛,反而什么都学不明白。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所要探究的内容,教师应当严格把关,筛选出精练的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供学生参考,甚至必要时可以跨出课本,找一些课外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拓展。例如,在对学生讲授“粉刷墙壁”这一内容时,会涉及的问题有许多,如“求所需粉刷的墙壁总面积”“粉刷墙壁时需要的材料费用”“用什么样的方案购买材料较为划算”等许多知识点,但是若是将这些内容都布置为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完成,显然量太大,这时候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问题逐一分类,将计算墙壁面积的问题与材料费用问题和购买材料方案问题分为两个课时来教授,这样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便轻松很多,探究问题的时间也充裕很多。虽然进度可能会缓一些,但是学生接收的效果会大大加强。因此,“探究过程精一些”也是提升探究效果的一个好方法。

三、探究过程“直”些好

探究学习,顾名思义,是指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还是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有些教师显然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即是探究,便放任学生在探究的曲折中一直被绕,以至于课堂讨论时间中大多数学生放任自我,从而浪费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的探究之路稍微直一些,不必太过弯折,这样的探究学习才能体现它的效果。比如,在小学数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意识到问题结果与分母有关,并用等分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逐一论证却发现仍然得不出结果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让他们将这些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这时候学生便会恍然大悟,发现其中所含的奥秘。这种让探究过程“直”一些的方法,便能够大大提升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探究空间“大”些好

探究是一个过程,并且是学生自己动脑独立思考的过程。因此,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尽可能地施展自己,动手动脑,从而使探究成果更有成效。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时鼓励他们自己画画、摆摆,通过实践得出结果。例如“如果将一张卡纸连续对折四次之后裁开,一共可以分成多少张小纸片?”像这种问题,如果只是教师在一旁简单地讲授,让学生自己想象,定然是无法切实感受的,而如果教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自己亲手折一折、裁一裁,便能够很快得到结果并得到很深的体验,得出结果后,再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所得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能够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五、探究方式“活”些好

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同于成人,他们是简单直接的,因此他们的学习模式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然而,在许多探究学习中,教师都没有掌握这一重点,他们会更加侧重于探究的内容多样,所以时常将探究方式复杂化,许多小学学生无法快速将知识消化,以至于他们的探究内容停滞不前,拘束了探究活动的开展。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应该创造出符合他们特点的探究学习模式。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也与众不同,因此教师不能够从单一方向出发,而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他们往不同的方向探究。例如:“一共有四十八个桃子,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当这个问题提出后,教师不应该立即让学生算出答案,让他们计算48÷2是多少,可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比如估算,摆小棒,用竖式计算或者口算。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想法计算时,更加能够沉浸在探究的世界中,如此活学活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能够使探究学习更高效。

总而言之,探究式学习不应该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结合小学课本内容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高效的探究式学习。

猜你喜欢

情境内容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