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9-01-1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郭有春

数学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预设思路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 郭有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教育的崇高理想,而在现实生活中,集体授课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像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工业流程,课堂更像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这种模式少了互动、少了活力、少了唤醒的意味,多了一种工厂标准化的流程模式。很多教师对于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学生的困惑、灵感与顿悟等都视而不见,使本来应该活跃、问题百出的学习过程变得静悄悄、封闭、呆板,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限制。随着教育学及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而是一种知识的主动建构及顿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时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生成性教育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充分重视预设性生成教育资源和意外生成性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要善于发现、分析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对生成性资源的认识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不仅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生成性教育资源的重要性。由于高中数学任务重、时间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都将“预设性教学资源”作为首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他们宁可花更多的心思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当中,也不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问题,有些教师甚至想当然地认为有问题是学生不用心听讲的缘故,有责任的教师最多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下课后我单独辅导你”。他们看不到这些问题当中的创造性成分,或者是学生对相关知识在掌握上的薄弱环节,把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疑问当成课堂障碍,而不是教育资源加以利用。重视生成性教育资源,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却得出不同于教师讲解的结果时,教师应捕捉这些思考的有用成分,利用学生急切的求知欲,做到适时启发,才可以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同的,将新知识与原有的旧知识建立联系时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学生的这些差异导致他们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设的思路发展,尤其是高中数学知识的关联性、逻辑性如此强,当学生真正认真思考、真正努力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教师运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做到因势利导,将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1.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问题生成性资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讲解只是辅助学生更新知识体系,但由于大部分高中课堂都是以大班授课制,教师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思路,于是会以某些学生的思路为基础进行讲解,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有可能在听课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不在教师的预设范畴之内,却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给予这些问题一定的关注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而且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独立思考。

2.巧妙开发与利用学生错误生成性资源

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一定是活跃的课堂,随时可能有意外和错误产生。学生的学习是自己主动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容器,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承担着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责任的教师,应正确看待课堂当中发生的一切,将错误看成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进而利用这些错误巧妙地调整教学思路,促进学生的动态有效生成。

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本身就非常复杂,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不可能只按一种方式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在课堂中产生听不明白、跟不上思路、答错问题等情况,教师要做课堂教学中的有心人,密切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信息,不要怕学生出错影响进度,而是要善于发现错误背后的创造性因素,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做到因势利导,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预设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