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展灵性,造就精彩——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路径

2019-01-11江苏省淮安市东城开明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题型想象力想象

江苏省淮安市东城开明中学 孙 伟

爱因斯坦曾经提到:“相较于知识,想象力无疑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却可以无限延伸。如今世界上的一切,正是基于人的想象力,方能得到有效发展。”对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务必积极展开教学反思,并反思是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给予了足够重视。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对头脑中已接收和贮存的各种信息、材料和表象,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改造,创造出未曾感知过或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新表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面对如今这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仅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且创造力是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务必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给予高度重视。

所谓教学,即教师“教”与学生“学”,具体而言则是基于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来促进学生学习。对此,“S-O-R”理论认为,就同样的刺激“S”,主体“O”之间势必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而所能得到的反映“R”亦将不尽相同。且鉴于人们针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往往是基于自身现有的知识,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此,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教学时,应务必意识到自身所面对的将是数十名性格迥异的个体,而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唯有对其给予高度尊重,方能切实促进“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有效形成。不仅如此,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也不尽相同,因而针对学生予以层次性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对学生学习而言亦具有重大意义。对此,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着,教师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促进教师有效教的行为和学生有效学的行为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与时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需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可供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如此方能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创造余地。

如针对“字母表示数”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结合课本内容与文字来引导学生思考,如针对下题:“3+(-2)=(- 2)+3,0+(-4)=(-4)+0……a+b=b+a。”在上题中,无疑需要以字母来表示具体的数,而基于题目所给出的已知信息,教师可首先提出如下问题:(1)题中的a、b是否一定为正数?(2)a、b分别可表示怎样的数?(3)a与b谁大谁小?(4)试论a-b的结果与0之间有着怎样的大小关系?以上问题均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在实际解答过程中,教师亦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继而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身想法予以分享,由此将极大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发展。

三、作业的设计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学生针对某一方面知识展开合理想象,其必然是基于一定的基础知识。反之,若学生对此基础知识并不了解,则势必难以确保想象的合理性。因此,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仍在于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对此,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深化与补充,其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起到有效的补充与增容等多方面作用。当然,要想切实发挥作业效力,关键还是确保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如此方能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知识潜能的有效开发,继而在不知不觉间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想象与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一类题型要求班级全体学生均需掌握,问题均需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计,由此不仅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强化巩固作用,且能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当然,因此部分作业需学生全部掌握,因而作业的布置也应以学生为主,且设计过程亦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大纲。

第二类题型主要针对班级中部分对数学较为感兴趣且综合能力也相对较好的学生所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是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能力,继而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类题型主要是为了满足个别学生对学习的更深层次需求。鉴于此部分学生通常具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因而此类题型的设计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

总之,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务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及想象能力,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及观点,如此方能为其的想象插上翅膀,以帮助其在数学的灵空中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题型想象力想象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快乐的想象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