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2019-01-11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清泉小学温发春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清泉小学 温发春
小学所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点属于最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是保证小学生在日后学习生活当中可以高效学习的基础保障,可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融入德育元素,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还可以保证小学生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步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融入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其中存在着诸多较为显著的阻碍性问题影响因素,导致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工作当中的开展成效一直无法得到快速的提升。而这些需要改进的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理念需要改进,要保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德育核心素养提升,诸多教师在课上并不重视德育元素的渗透,还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干预,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彰显出自身的主观能动力。其二为,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一种方法会贯穿教学的始末,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于语文德育知识的探究学习动力,同时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其会有意识地不去使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德育教育元素无法快速且有效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意识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三为,小学语文德育教师并没有充分挖掘出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势功能,导致信息化教学技术这一辅助性教学“工具”,并没有发挥出其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直观性以及提升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效率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1.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丰富语文德育教育模式
现阶段,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就必须要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来丰富语文德育教育模式,并满足小学生的德育素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工作需求。为此,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趣味教学活动的开展,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当中观察与语文教材相关的事物,并探究其中的德育元素,然后深入分析这些知识点的具体应用路径。其次,要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式学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讲解《坐井观天》这一寓言小故事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要运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严禁以狭隘的眼光看待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寓言小故事表演大赛,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自己所选择的故事进行表演,然后在故事的最后阐述出其中所需要表达的核心含义。但是需要保证主题与《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相似,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到文章的核心含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
2.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重视语文德育教育工作
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所秉持着的语文教学理念是主导其自身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只有保证教师所奉行的教学理念与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才能够保证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基于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摒弃不适合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将现代化核心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为此,首先,需要坚定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德育课上需要转变教学角色,明确自身教学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有想法就表达出来,对于学生所提出具有较强参考价值的信息要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课上教学模式调整。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语文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语文教材当中深入挖掘德育元素,找到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点,并展示给小学生,使学生努力学习一些德育知识点。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狐假虎威》这一课文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此篇课文所蕴含的德育知识就是“不得倚仗别人的权势欺压恐吓别人”;然后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观点分析狐狸的行为,并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保证每一位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德育水平同步提升。
3.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提升语文德育教育直观性
现阶段,诸多小学教育机构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革新目标,引入了诸多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等。而这些信息化教学技术对于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较强的辅助作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对于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也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情况,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期间就需要重点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优势,并借助信息化教学提升语文德育教育的直观性。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例如,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推送一些关于语文知识点以及德育知识点的文章,引导小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以及复习,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并在课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听取完学生的观点后,只是进行补充或纠正,从而提升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效率。其次,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图像展示功能,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当中表演者的表情、影片背景来直观地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使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到语文知识以及德育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德育知识联系到一起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科目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走向,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活动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具体要求,需要小学科目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元素,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德育素养同步提升。经过众多小学语文教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研究发现,要想有效融合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需要保证教学理念适用、教学技术先进、教学方法多元化。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作为主要课题研究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德育素养可以得到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