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建构与运用思考
2019-01-11江苏省如皋九华镇九华小学徐来芳
江苏省如皋九华镇九华小学 徐来芳
在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以及探究性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便作为一项有力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普及。在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从参与到互动,再到竞争与合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的碰撞,真正带给了学生一种学习的享受和启迪。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往往会由于年龄较小,而对于合作的认识尚不够深刻,再加之独生子女较多的原因,学生自我意识较为严重,越发造成了合作低效的结果。对此,强化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使其树立起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呢?接下来,笔者就依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注重学生合作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保证合作教学效果,关键就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而要实现对学生合作兴趣的激发,前提就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虽然部分学生也能够充分地展现发挥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但这样的学生终究是少数。之所以会造成这一问题,原因就在于课堂氛围不到位,无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也就显得尤为关键。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了这样一种教学情景;“小明妈妈准备了20颗糖果特用来招待来家里做客的小朋友,她想每人给3块,那么能够分给几个小朋友呢?结果怎样呢?小明妈妈想考考做客的几个小朋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么分?”随后笔者便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探究,在这样一种生活化情景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并且马上进入了学习状态,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不断尝试,甚至还有部分小组开展了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小明妈妈,其余学生则扮演来做客的小朋友,在分糖情境中,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最终在大家的一同努力下,也成功地得出了最后的结果,并很自然地从感性上明白了“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的数学知识。
二、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学生素养培养
基于“局部构成整体”的理论,“化大为小”和“化整为零”也作为一项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作为实现自主学习型构建的一种最佳方式,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而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要保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做到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保证小组合作教学的全面性,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事做”。小组学习作为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拥有着范围小、检测方便的突出优势,而且小组学习也可以称之为自主学习,因此该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有利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展示。此外,在小组教学过程中,成员之间通过积极的讨论和交流又能达成一种相互促进和提升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建设的成败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小组建设良好,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将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传统模式中一些原本教师需要做的事学生去做了,给教师对于其他一些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钻研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在这种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习能力的锻炼及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在小学六年级中就有这样一道探究性很强的题目:如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出一个容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一题目本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就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如果学生单独地进行思考,显然难度比较大,因此笔者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缜密分工,密切合作,积极交流,促使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的活跃,而且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集思广益,不仅促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也达成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效果。
三、丰富课堂趣味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目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也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共识。而当前我们所强调的自主学习也正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动态活动所组成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秉持一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成长”的宗旨,实施活动教学,通过一系列趣味性活动的组织,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进行阅读、思考与交流,从而帮助学生达成一种不仅手要“动起来”,而且思维也要“动起来”的效果,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几何”部分的教学中,笔者就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这样一种实践探究活动:首先笔者提出问题:如果一条线段上存在三个点(不包括两个端点),那么一共有多少个线段?如果有5个点呢?更多个点呢?待问题提出后,笔者便将课堂交于学生,由其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分组,也可以随意选择身边的资料素材,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需要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实践表明,这种有别于传统机械化讲读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成功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还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实现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当然,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在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教学方式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果。所以,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关注程度,加强引导和培养,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使合作学习的效用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由此也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